81年前,1944年7月24日,邹韬奋同志逝世。
邹韬奋(1895—1944),原名邹恩润,是中国近代著名新闻记者、出版家、政论家和爱国民主人士,被誉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先驱”之一。
一、生平简介
- 早年经历
1895年11月5日生于福建永安,早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美国留学,主修新闻学。回国后投身新闻出版事业,立志以媒体推动社会进步。 - 新闻出版事业
- 1926年接办《生活》周刊,将其从娱乐性刊物转变为关注时政、社会问题的进步媒体,发行量达15万份,影响深远。
- 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出版大量进步书籍,成为抗日救亡文化的重要阵地。
- 抗战与流亡
抗战爆发后,他积极宣传抗日,参与发起“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因遭国民党当局迫害,流亡香港、新加坡等地,仍坚持办报呼吁团结抗日。 - 英年早逝
1944年7月24日病逝于上海,年仅48岁。中共中央追认其为“优秀的共产党员”。
二、主要贡献
- 新闻理念
- 提出“为大众服务”的办报宗旨,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主张新闻应“反映人民疾苦,推动社会改革”。
- 首创“读者信箱”栏目,注重与民众互动,开创中国新闻界亲民风格。
- 出版事业
- 生活书店鼎盛时期在全国有56家分店,出版《大众生活》《抗战》等刊物,以及马列著作和鲁迅作品,推动新文化传播。
- 抗日救亡
- 作为“救国会七君子”之一,因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被国民党逮捕(1936年),获释后继续投身救亡运动。
- 民主斗争
晚年呼吁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其思想对战后民主运动影响深远。
三、历史评价
- “韬奋精神”:周恩来称其“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项“韬奋新闻奖”即以他命名。
- 文化遗产:其著作《韬奋文集》和办报实践至今被视为新闻从业者的典范。
(浏览 8 次, 今日访问 8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