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前,1946年6月21日,罗炳辉同志逝世。
从奴隶到将军:共和国历史上陨落的军事天才罗炳辉
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代初,中央军委两次审议确认了36位军事家的名单。在1989年首批审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三位军事家中,有一位早早就陨落著名将军,他就是罗炳辉。
![罗炳辉](http://taihangsummit.com/wp-content/uploads/2024/06/838da0ea0819442a9d5082a792ed14c5.jpeg)
从奴隶到将军
罗炳辉(1897.12-1946.6)出生在云南彝良一个汉族贫苦家庭。
“戎马三十载,将军滇之雄”是对罗炳辉将军一生最好的评价,电影《从奴隶到将军》中的罗霄将军原型就是罗炳辉将军。
![电影《从奴隶到将军》](http://taihangsummit.com/wp-content/uploads/2024/06/9bb09c2ee83f4b06b0c3bd08ce985dc0.jpeg)
1915年入滇军当兵,因作战勇敢升至营长。
1922年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东征战争和北伐战争。
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在江西吉安领导靖卫大队士兵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旅长、第六军第二纵队长、第十二军和第二十二军军长等职。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不久,任红九军团军团长。
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率部参加广昌保卫战,并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征。
抗日战争时期,罗炳辉先后以副参谋长和副司令员的名义在武汉从事统一战线工作以及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罗炳辉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领导枣庄战役。同年6月21日在山东临沂病逝并安葬于临沂。
![红军时期,徐海东(左)同罗炳辉(中)、陈伯钧在一起。](http://taihangsummit.com/wp-content/uploads/2024/06/a81192327c62412ebd1b4df51c17dd4e.jpeg)
四渡赤水出奇兵
《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四曲,美国作家哈里森·在所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到:长征是独一无二的,长征是无与伦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而“四渡赤水出奇兵”中的这支奇兵,就是长征时期罗炳辉率领的第九军团。
1935年4月1日,罗炳辉率领的红九军团接到了中央军委的任务,其部要伪装成红军主力,将敌人引向错误的方向。
很快主力红军就渡过了乌江,而红九军团则依然留在了乌江北岸,往前是涛涛乌江水,后面还有国民党的百万重兵(夸张了点,对于当时弱小的红九军团来说,国军十万和一百万其实区别都不大,都是强敌)。
在此危急时刻,罗炳辉显像出了他的英雄本色,毅然决定不过江,要为红军主力争取更多的时间。
在罗炳辉的领导指挥下,在指战员们的浴血奋战下,仅在菜子坳一役,红九军团就以仅17个连(不超两千人)的兵力打垮了黔军3000多人,俘敌1800多人,缴获枪支千余、弹药万发。战士们欢呼,“这一仗打得好,是罗团长指挥得好!”
菜子坳战役,成为红军以少胜多的一个战斗典范。
因红九军团屡次担负掩护主力部队任务,牵制敌军迂回作战,成为了长征时,行军路线最长的一个军团,总共走了3万余公里。
![四渡赤水](http://taihangsummit.com/wp-content/uploads/2024/06/e867a30aa0f4480d8af4239f21fde1a4.jpeg)
抗战中“梅花桩”阵
而在抗日战争期间,罗炳辉也打了一场堪称教科书式的战斗,他还发明了一种名为“梅花桩”的阵法,用此战法以牺牲50余红军战士,击毙了日军500余人的巨大胜利。
“梅花桩”阵法,简单说就是把部队打散,成为一个个小组,像钉在地上的梅花桩一样纵深分布,同时各部相互协同。
而这种“梅花桩”阵法是明朝时抗倭名将戚继光创造的“鸳鸯阵”的升级版。
1941年4月10日至14日,在罗炳辉的指挥下,新四军第二师以第四、第五旅及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独立第四团各一部,向侵占扬州、仪征、天长地区的日伪军展开反“点线”(据点和封锁线)作战。
新四军连克仪征、天长等地多处据点,并进袭天长县城,歼敌150余人。
4月16日夜,驻扬州等地日伪军700余人携带轻重武器直濮六合,试图歼灭罗炳辉领导的新四军。
而此时罗炳辉已经为日军步好了“梅花桩”大阵,只等着日军上钩了。
17日日军进入了新四军防区,他们故意走田间小路,可依然被一部流动的“梅花桩”发现,两军交火了。在罗炳辉的指挥下,我军故意败退,诱敌深入,但到了五里墩高地时,开始集中火力全面压制,敌人已无法再前进一步。
经过半天的激战,敌700余人的部队,500余人被歼,新四军还缴获轻重机枪9挺、步枪40余支、掷弹筒2具。新四军仅牺牲54人,在兵力弱势的情况下,罗炳辉打出了1:10的战损比,堪称大捷!
![抗战时期的罗炳辉(左)](http://taihangsummit.com/wp-content/uploads/2024/06/8a98357bb54d4cdbb1a701a06c84267d.jpeg)
将星陨落 遗体遭摧残
1946年4月,解放战争爆发,罗炳辉任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兼新四军第二副军长。6月9日,在罗炳辉的指挥下,新四军向盘踞枣庄的军队发起进攻,全歼对方部队,解放枣庄。此次战役解放军歼灭国军2.8万余人,受降4000余人,罗炳辉又打了一次大捷。
1946年6月21 日,罗炳辉因脑溢血而去世。
毛主席对罗炳辉有很高的评价,说他是“正派耿直”,“在滇军中是革命的”,“战争经验丰富,有军事才能,很会打仗”的战士。
罗炳辉去世后,他当时所在的新四军军部在山东当时的首府临沂给他举行了葬礼,之后就安葬在当地。
在他去世的第二年,1947年的3月,国民党方面大举进攻山东,占领了山东临沂。他们发现了罗炳辉的墓地,并且毫无人道地下令挖开了他的陵墓,把遗体取了出来,丢在了沂河的沙滩上。
罗炳辉生前曾在日记里说:“敌人恨之入骨,欲获辉剥其皮、食其肉、碎其骨。”,没想到,他所言竟然成真。
![罗炳辉事迹陈列馆](http://taihangsummit.com/wp-content/uploads/2024/06/cd1845b2e596471cb2850a31956975bc.jpeg)
人民功臣
一九五0年,人民政府为罗炳辉建造了宏伟的陵墓,周恩来亲题:“人民的功臣罗炳辉同志不朽!”朱德亲题:“炳辉同志纪念,革命彻底,死而后已,精神不死,万古长存!”刘少奇亲题: “炳辉同志千古,志在革命,功在人民。”任弼时亲题:“永垂不朽!”陈毅亲撰挽联:“罗副军长炳辉千古:为被压迫阶级争自由、剧战久经、到死不离民众,当反革命势力已陨灭、丰碑特建、勒铭永记殊勋!”
一九八九年,中央军委授予罗炳辉将军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三位军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