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前,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打倒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的战略任务。
1948年9月8日至1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九月会议),是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前夕的一次关键会议,为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政治、军事和经济基础。
一、会议背景
- 军事形势: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解放军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辽沈战役即将发起(9月12日),国共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
- 政治需求:需要统一党内思想,明确政权建设、经济政策等重大问题,为建立新中国做准备。
- 地点选择: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是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被称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二、主要议题与决策
- 军事战略部署
- 提出“五年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目标(实际进程大大提前)。
- 强调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确立“三大战役”的作战方针。
- 政权建设与统一战线
- 讨论未来国家政体,初步明确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 强调联合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为政治协商会议做准备。
- 经济政策调整
- 确定土地改革、发展生产、统一财经的方针,支持战争需求。
- 提出保护民族工商业,避免“左”倾错误。
- 党的集中统一
- 要求加强纪律性,克服无组织无政府状态,建立请示报告制度。
三、历史意义
- 为战略决战提供指导:会议结束后不久,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相继展开,加速了全国解放进程。
- 构建新中国蓝图:会议内容成为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的先导,直接影响了《共同纲领》的制定。
- 思想统一与组织强化:强化了党对军队和地方的领导,为从农村转向城市治理做准备。
四、延伸阅读
- 关联事件:会议召开次日(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进一步细化建国方略。
- 人物角色: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参会,毛泽东作主题报告。
(浏览 6 次, 今日访问 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