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前,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同志牺牲。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四川省自贡市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革命女烈士,坚贞不屈的巾帼英雄。
早年经历与革命启蒙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一个农民家庭,8岁随母亲逃荒到重庆,10岁进袜厂当童工。后考入重庆南岸中学和中国公学附中,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地下工作与革命斗争
假扮夫妻开展地下工作
1943年,党组织安排江竹筠与彭咏梧假扮夫妻,组成”家庭”作为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江竹筠主要负责通信联络工作,为地下党组织提供安全掩护。
考入大学继续革命
1944年,江竹筠克服重重困难考入四川大学,以普通学生身份开展党的工作。她积极加入川大文学笔会和”中国青年民主救亡协会”,联系发动进步青年。
正式结婚投身革命
经过两年共同工作的考验,1945年夏,江竹筠与彭咏梧正式结成夫妻。抗日战争结束后,她随彭咏梧回到重庆,以中央信托局会计的公开身份开展活动,并负责处理党内事务和内外联络工作。
武装斗争与英勇牺牲
奔赴斗争前线
1947年,江竹筠受中共重庆地下市委指派,负责组织重庆大中学校学生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她承担《挺进报》的联络和组织发行工作,并随彭咏梧奔赴川东武装斗争第一线。
丈夫牺牲接替工作
1948年春节前夕,彭咏梧在组织武装暴动时不幸牺牲。江姐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表示”这条线的关系只有我熟悉,我应该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
被捕入狱坚贞不屈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江竹筠在万县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面对敌人用尽各种酷刑,她始终坚贞不屈,说出”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的豪言壮语。
狱中斗争与壮烈牺牲
在渣滓洞监狱中,江竹筠领导难友同敌人展开坚决斗争。1949年8月,她写下托孤信,嘱托亲友教育儿子”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1949年11月14日,重庆解放前夕,年仅29岁的江竹筠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渣滓洞监狱。
江竹筠的英勇事迹被写进小说《红岩》,搬上舞台、银幕和屏幕,教育、影响和激励了几代人。她坚贞不屈、顽强斗争的崇高精神,永远感染和激励着每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