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前,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彻底终结。
一、解放背景与过程
- 渡江战役突破防线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百万大军从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强渡长江79。4月23日,第三野战军第35军率先从浦口渡江,在南京下关码头登陆,并迅速占领总统府79。由于国民党军已提前撤退,南京未发生大规模战斗即被接管。 - 群众支持与细节
南京市民主动用船只协助解放军渡江,下关一带江面出现“万船齐发”的壮观场景7。解放军入城时,群众夹道欢迎,高呼口号,庆祝南京重获新生。
二、历史意义
- 政权更迭的标志
南京作为国民党统治中心,其解放宣告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覆灭,结束了其22年的统治245。蒋介石被迫退守台湾,试图划江而治的幻想彻底破灭。 - 解放战争转折点
南京解放后,解放军乘胜追击,迅速解放杭州、武汉、上海等城市,加速了全国解放进程。毛泽东为此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成为经典历史写照。
三、后续影响
- 国际反应:南京解放后,多国开始重新评估与新中国的关系,加速了国际社会对新政权的承认。
- 城市接管经验:南京的和平解放为后续大城市接管(如上海)提供了范例,减少了战争破坏。
四、关键人物与纪念
- 毛泽东决策:毛泽东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指挥全局,得知捷报后写下著名诗篇,强调“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彻底革命精神。
- 纪念活动:每年4月23日,南京会举行相关纪念活动,总统府旧址作为重要历史遗址对外开放。
南京解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不仅终结了旧政权,也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如需更详细战役经过或相关人物事迹。
(浏览 7 次, 今日访问 7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