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前,1949年7月10日,中共中央决定建立空军。
一、决策背景
- 国内局势稳定
1949年春,解放军已基本完成对国民党政权的军事胜利,全国解放在即。空军的建立被视作巩固政权、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 国际环境影响
冷战初期,周边国家空军力量发展迅速(如苏联、美国),中共中央意识到需建立现代化空军以应对潜在威胁。
二、决策过程与组织架构
- 中央军委会议通过
1949年7月10日,中央军委正式通过《关于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的决定》,周恩来主持会议并强调空军对国防现代化的意义。 - 领导机构组建
空军司令部设在北京,刘亚楼任首任司令员,萧华任政治委员,下设航空学校、航空工程部等机构。
三、早期建设与发展
- 技术基础薄弱
初期仅有少量缴获的国民党飞机和东北老航校(1946年成立)的培训体系,苏联专家的援助对技术提升至关重要。 - 首次实战检验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中,空军首次参战即取得击落多架敌机的战绩,标志着中国空军初步形成战斗力。
四、历史意义与后续影响
- 国防体系完善
空军的建立填补了解放军作战体系的空白,为后续国土防空、核威慑等战略任务奠定基础。 - 技术自主化开端
从仿制苏联米格系列到自主研发歼-5、轰-6等机型,空军发展推动了中国航空工业体系的建立。
(浏览 5 次, 今日访问 5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