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1950年9月17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空降兵部队的成立日,标志着中国空降兵这一重要兵种的诞生。
1. 历史背景
- 成立初衷:空降兵部队的组建是为了适应现代战争需求,增强快速机动和远程投送能力,填补中国军队在垂直作战领域的空白。
- 早期发展:最初以陆军为基础组建,后逐步整合为空军直属部队,成为战略突击力量。
2. 里程碑事件
- 首次实战亮相:在抗美援朝后期(1951年后)承担敌后侦察等任务,但大规模运用是在后续的边境冲突和演习中。
- 编制升级:1961年,中央军委将陆军第15军改编为空降兵军,成为空降兵的核心力量。
3. 现代角色
- 任务扩展:从传统空降作战扩展到反恐维稳、抗震救灾(如2008年汶川地震中15勇士空降灾区)、国际维和等非战争军事行动。
- 装备现代化:列运-20大型运输机、新型伞降系统等,提升全域作战能力。
4. 国际对比
- 与美军第82空降师、俄军空降兵(VDV)并列全球主要空降力量,但中国空降兵更注重合成化、模块化发展。
5. 纪念意义
- 每年9月17日被定为”空降兵成立纪念日”,部队会举行跳伞演练、开放日活动。
截至2025年,中国空降兵已发展成涵盖侦察、火力、电子对抗等多兵种的合成作战单位,成为国防体系中的”尖刀力量”。
(浏览 6 次, 今日访问 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