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1月30日 毕武斌同志牺牲

73年前,1951年11月30日,“空军董存瑞”毕武斌同志牺牲。

前言

毕武斌,一位在战争年代表现出非凡英勇的空军战士,被誉为“空军董存瑞”。在1951年11月的一次决定性战斗中,仅21岁的他驾驶飞机,不顾个人安危,带着九枚炸弹向敌人目标发起了壮烈的自杀式攻击。这一英勇行为永久地定格了他的青春岁月,使他成为了我们记忆中的英雄。毕武斌的故事如何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在1950年夏季,朝鲜半岛战火纷飞,北朝鲜的军队在初期取得了快速的进展,但随着美军及联合国军的介入,形势急转直下。美国作为联合国军的主导力量,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迅速改变了战场的局势,北朝鲜军队被迫退守至鸭绿江边缘。

面对美军的压力,北朝鲜寻求中国的援助。考虑到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及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中国政府决定出兵朝鲜,援助北朝鲜抵抗美国的进攻。中国人民志愿军随即奔赴前线,经过彭德怀元帅的精心指挥和志愿军将士的不懈努力,逐步收复了失地,并一度把战线推至接近鸭绿江。

美军虽然技术装备先进,但在连续的战斗中逐渐感到吃力。美国希望通过谈判找到一个解决战争的方式,但在谈判桌上却提出了苛刻的条件,要求割让开城地区等战略要地作为撤军的条件,表现出其一贯的强硬姿态。

此时美军特别重视的大和岛及其周边小岛,在朝鲜西北部占据战略要地,成为联合国军的情报前哨。美军在岛上配置了大量情报人员和特种兵力,不断对中国和朝鲜进行情报搜集和秘密破坏活动。

随着战事进展,大和岛上的美韩联军虽然被志愿军逼退,却依然顽强防守,构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重大安全威胁。得知此消息后,李克农,当时的中国代表,迅速洞察了大和岛的重要性。

在一次战略会议中,李克农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建议利用新组建的志愿军空军部队联合陆军发起一次针对大和岛的突袭行动。他认为这能够消除后方的安全隐患,同时也能在谈判中为中国争取更多的主动权。

彭德怀元帅对这一计划表示支持,他和李克农共同完善了作战计划,并向毛主席汇报了这一战略决策。得到批准后,志愿军空军与陆军协同行动,展开了对大和岛的决定性攻击。

1951年,随着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的战略部署,一场关键的空中战役正在酝酿之中。11月1日,作战命令传达至二、三、八、十师,确定了11月6日为执行日。这一天志愿军空军将迎来其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

通过精确的侦察和照相分析,目标位置和防御强度已被仔细评估。洪屯机场的空8师调派了9架图-2轰炸机负责实施精准轰炸,同时空2师的16架拉-11和米格15战机负责全程护航,确保轰炸机群的安全。此外空3师的24架米格15战斗机则提供了必要的空中掩护,形成了一个三层防护网。

当日行动的突然性和严密的计划确保了行动的顺利进行。尽管地面的防空火力尝试进行干扰,但志愿军空军的快速响应和精准打击能力让这些尝试付诸东流。在轰炸机群完成任务、安全返回基地之后,美军的F-86战机才匆匆赶到,但为时已晚,只见到一片空旷的天空。

这次行动的成功体现在轰炸机的安全返回,更在于轰炸的高效率和准确性。据战后统计,共投放炸弹81枚,其中71枚直接命中目标,有效摧毁了敌方的关键设施和军事阵地。志愿军空军首次使用轰炸机在实战中对外国军队进行地面攻击。

志愿军空军在首次轰炸行动中成功摧毁了大和岛上敌军的关键指挥中心,使敌方的军事行动暂时陷入停顿。但是对方迅速反应,增派兵力,还迅速重建了指挥设施,继续其在岛上的军事活动。

为进一步削弱敌军的战斗力,并为即将到来的陆军登陆行动创造条件,志愿军空军决定在11月29日晚进行第二次精确轰炸。此次任务由空军第十师二十八团夜航大队承担,该大队是空军中首个专门执行夜间任务的部队,成员均为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飞行员。他们驾驶装备精良的图-2轰炸机,深夜悄无声息地起飞,准确地在23时22分到达目标上空。

目标锁定雷达站和其他关键设施。在完成精确轰炸后,所有飞机安全返航。由于我军的电子对抗措施和夜间行动的突然性,敌军的F-86战斗机群错过了拦截时机,当他们赶到时,志愿军的飞机早已安全返回基地。

这次行动之后,美军远东空军第五航空队向其上级——威兰空军上将报告此次遭遇,称赞志愿军首次使用电子对抗和照明手段进行夜袭,形成了长达40多公里的电子干扰带,使他们的雷达和通讯设备受到严重干扰。

为了确保陆军登陆作战的成功,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计划于11月30日再次对岛上敌军进行轰炸,以彻底摧毁剩余的军事设施,并配合148师的登陆行动。这次行动的目的是确保可以无障碍地夺回并控制大小和岛,结束敌军在此的占领。

这场关键的空战在大和岛附近展开。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虽然新组建,装备和经验均不如美军。这次空战中,志愿军仅有9架老式螺旋桨飞机,面对30余架装备先进的F-86喷气式战斗机。

空八师的飞行员们虽然训练有限,仅有不足20小时的飞行经验,但在大队长高月明的领导下,他们决心完成任务,保护国土。战斗的天空中,云雾重重,视线受阻,但志愿军飞行员们依然坚持战斗。

美军战机群首先发起攻击,志愿军飞行员们机智地调整战术,进行了勇敢的还击。空八师师长从地面发来的指令是“坚决完成任务!”,这一命令成为了飞行员们的战斗口号。

在交火中,敌机改为采取单机连续交叉攻击的战术,企图瓦解志愿军的防线。但是志愿军飞行员们配合默契,紧密地保持队形,勇敢地冲向敌人。局势极为不利,志愿军飞行员仍表现出难以置信的勇气和坚定不移的决心。

毕武斌驾驶的轰炸机在执行任务中遭遇了极端危险的境地。他的飞机在激烈的空战中被数架F-86喷气式战斗机紧密包围,而且还遭受了持续的俯冲射击,致使飞机机尾遭受重大损坏,通信设备和射击系统已全面瘫痪。

飞机的油管在敌机的猛烈火力下破裂,浓烟和火焰迅速蔓延至整个机身,机翼已经开始冒烟,座舱盖也被敌弹击中出现了巨大的裂口。在这种生死存亡的关头,领航员陈海泉与毕武斌展开了对话,陈海泉的声音中带着无法掩饰的焦急和恐惧:“要不要跳伞?

毕武斌的回答凝重而坚定:“你跳吧,能活着回去就活着回去。”看着陈海泉含泪离开飞机,毕武斌的心中充满了混杂的情绪。他心痛战友的牺牲,但更加坚定了完成任务的决心。

在指挥中心,高级指挥官通过无线电不断传来指令,命令毕武斌立即跳伞逃生。但毕武斌的决心已定,他通过无线电回复长机:“请求完成任务!”说完他深吸一口气,瞥了一眼下方的大和岛,那是他最后的目标。

操纵着已严重失衡的飞机,毕武斌全力向目标区域飞去。飞机的火势越来越猛,烟雾和火焰笼罩了驾驶舱,高温和浓烟让他几近窒息,但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为任务完成投下最后一颗炸弹。

就在飞机即将到达目标上空的瞬间,毕武斌用尽最后的力量,确保了炸弹准确投放。紧接着,他使飞机急转直下,向大和岛冲去。飞机在空中划出一道惊心动魄的轨迹,最终在大和岛上空爆炸,发出了震天动地的巨响。

毕武斌的英勇牺牲深深激发了他的战友们的决心,他们誓言要完成对大和岛的轰炸任务,以此向已逝的同袍们致敬。这一批空军战士承载了巨大的期望和责任,继续在空中战场上奋勇争先。

第三次行动中,九架飞机齐发,但只有五架飞机带着痕迹斑斑的伤痕勉强返回浪头机场,尽管损失重大,但这次任务的执行仍被视为完美成功。在短短九分钟的激烈交火中,志愿军飞行员们成功摧毁了敌军在大和岛的主要侦听设备,有效消除了战场上的一大威胁,为地面部队的行动解除了后顾之忧。这一战果也为停战谈判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消息传到刘亚楼,首任人民空军司令员的耳中,他高度赞扬毕武斌的英雄行为,并荣誉地称他为“空中董存瑞”,以示对其英勇牺牲的最高敬意。

这次行动初时被美联社误认为是苏联空军的作为,因为当时全球范围内能与美军抗衡的,似乎只有苏联的空军。但当真相大白,确认为中国人民空军所为时,国际社会对此感到震惊。令世界认识到新中国空军的实力与潜力。

(浏览 26 次, 今日访问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