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瞧办主任

社论
运用报纸指导工作
解放军报,经过三个月的试版,现在正式出版和读者见面了。这个报纸的任务,归结起来有三方面:第一是协助总部各领导机关加强对部队的高度集中统一的领导,使中央、国防部和总部各机关的指示更加迅速地、准确地、同时又是“一竿子插到底”地传达到各个部队中去;并且帮助领导机关随时了解下情,发现和解决部队中所存在的问题。第二是多方面地介绍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表扬部队官兵中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我军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批判和克服各种消极因素;同时交流各部队、各军种、兵种、各机关、学校的经验,使我军各个部分得以互通气息,互相学习,以适应我军现代化建设中兵种协同一致的需要。第三是帮助全体军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党的路线政策,学习我军的战斗传统和苏联先进军事科学,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以提高军官的素质,保证部队战斗力的不断增强和建军作战任务的完成。
很显然,报纸圆满地执行这些任务,对于我军现代化建设是有极重大的意义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地重视运用报纸来指导部队的工作。当然,指导部队工作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正如斯大林同志指出:“报纸是一种最有力的武器,在它的帮助之下,党每日每时地、用自己的、党所需要的语言,来同工人阶级讲话。”我们军队的党和领导机关,同样应该借助于报纸来经常地同广大的官兵讲话,以加强领导和部队官兵之间的联系。
我们必须善于运用报纸这个有力的工具,及时地解决部队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毛主席教导我们:“一有问题就去解决,不要使问题成了堆才去作一次总解决。”解放军报现在是每隔一天和读者见面一次,它有着充分的条件帮助领导机关迅速地、直接地解决部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重视运用报纸解决问题,不但可以帮助领导机关更加深入下层,避免和克服工作中的文牍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而且所谓“千条小河归大海,万件指示下连来”的现象,也可以得到适当的纠正。
及时地推广先进经验,是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的任务。部队的先进经验是很多的,有人比喻为“遍地是黄金”。这种“黄金”就是部队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因素,就是推动部队前进和克服各种消极因素的战斗力量。我们要善于运用报纸来反映各种群众性的创造,报道各个方面的先进人物和先进经验,表扬他们战胜困难的精神,同时把群众中这种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引导到正确的方向。通过报纸及时总结群众的经验,将使我们的领导更加密切联系群众,有助于克服目前存在的某些领导落后于实际的状况。
报纸必须注意典型的报道。过去我们写文章,常常存在着“求大求全”的思想,面面俱到、无所不包,有时材料收集一大堆,但多是现象罗列,平铺直叙,对问题缺乏深刻的分析研究,抓不住问题的本质,看不出运动的主流,因此提出解决的办法也就难于打中要害。我们应该抓住一两个典型,进行周密而详细的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的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正当大家缺乏办法的时候,报纸能够给大家一个可行的办法,尽管这个办法还不是十分完善的,但它的提出正在群众需要的时候,这比那些虽然很完善但是事情已经过了很久才提出的“马后炮”的办法,价值要高出多少倍。
现在,我们正处在原子能和喷气技术高度发展、军事科学的进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必须适应我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和军事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要求。我们每个军官,既要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习党的政策和决议;在目前说来,还特别需要加紧学习军事科学,学会在使用原子条件下进行战斗行动的技能,学会在现代战争中指挥部队战胜敌人的本领。解放军报担负着辅助全军军官学习军事、政治和文化科学知识的责任,应该尽一切努力来满足军官在学习方面的需要。
解放军报因为是初办,在全军同志们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三个月的试版,虽然摸索到了一些经验,但是缺点还很多。除了报纸编辑部需要努力改进工作以外,希望全军的同志们关怀和支持这个报纸。在全军共同努力下,把它办成一个真正适应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广大读者多方面的需要的报纸。这就迫切要求大家积极为报纸写稿,经常向报社反映情况,提出批评和改进的意见,并且把运用报纸来指导工作,当作本身的一个任务。
李达上将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军官集训的内容,有射击和基本战术两门。在射击方面,要求每个受训的同志按照新的教程学会使用步兵武器(主要是步枪、轻机枪、重机枪、冲锋枪和手枪五种),学会正确地训练兵、军士和军官使用步兵连装备的武器进行射击。在战术方面,要求按照新的条令学会和熟练兵和小分队的动作,学会对兵和小分队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战术训练方法。
我们组织这次集训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把这些基本的东西学好,然后带回去训练部队。近几年来,我军的战斗训练是有很大成绩的,也取得了不少经验;但是严格说来,我们的训练质量还不高,赶不上时代的要求。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军官的基础差,本身的训练能力和督导能力薄弱,所以不能有效地训练部队。有的士兵说:“两分的教员,教不出五分的兵。”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事实也是这样,军官不行怎么能把部属训练好呢?通过这次集训,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你们是专门作部队训练工作的,首先应该把基础打好。你们在集训中学习成绩的好坏,将影响全军1956年度战斗训练的质量。
在这次集训中,不管是哪一级军官,都要完全过士兵一样的队列生活;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要严格按条令办事。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因为军官如果不能体验士兵生活,本身不能在这方面以身作则,那就不能够很好地训练部队和严格要求部属。你们在这次集训中,无论是对射击、基本战术或队列生活,都应该下苦工夫学习和锻炼自己。
这次集训要少说多做,练多于训,野外多于课堂。在训练和学习方法上也要为部队作出榜样。你们要抓紧这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真正学到一些本领,为1956年度的部队训练作好准备。
你们大部分都是共产党员,在集训中要把党的工作做好。党员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发扬集中领导下的民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群众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保证集训任务的顺利完成。
连續打击蒋贼飛机取得重大勝利
国防部嘉獎福建浙江沿海部队
本报讯国防部在1955年12月21日发出嘉奖令,嘉奖我福建、浙江沿海高射兵部队和海軍航空兵最近打击蒋賊飛机的重大勝利。國防部在嘉奖令中勉励作战部队很好地总結驗,教育全軍,戒骄戒躁,进一步提高战斗積极性,提高技術、战术,争取更大的胜利。
据新華社讯我驻汕头地区高射砲兵部队,在1955年12月28日击落、击伤美造蒋机各一架。我福建前綫高射砲兵部队,在29日、30日兩天内,又击落蒋机一架,击伤两架。
(我注:下边这篇小文挺适合部队战士的,写的不错。发表在解放军报第一期的头版)
早晨的战斗
熊树声
1955年12月22日清晨,在福建前线某岛。
太阳从海天相接的地方慢慢探出头来,把海面和山峰照得一片灿烂。天空带着淡淡的蓝色,没有云,只有几只鹰在悠悠地盘旋。
“海岛的早晨,多么美啊!”高射炮兵最先迎接了祖国的早晨。
阵地在夜里也是醒着的,这时候更加活跃了。三炮手秦振锁正在检查他的瞄准具。他的额角长了一个疮,半个脸都肿了,右眼肿得只剩一条缝。可是无论同志们怎么劝他,也没有能够使他离开炮位。正在地下擦炮弹的一个胖胖的士兵看着秦振锁做了个鬼脸说:“喂,一只眼睛的瞄准手,敌人飞机来了可别抓瞎呀!”秦振锁好像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脑子里正想着一件事:一星期前他们打过一仗,把蒋匪的几架F-84型飞机打得冒黑烟。第二天,从收音机里他就听见北京向全国广播这个胜利消息。秦振锁多么高兴啊!
警报器呜呜地响了起来。只十几秒钟,炮手们、侦察员们都已就位,炮口一齐转向一个方向。
“××号方向,敌人飞机临近!”侦察员报告。
“目标捕捉!”各岗位上几乎在同一秒钟这样喊着。
四架F-84型美造蒋贼战斗飞机,排成棱形队形,从阵地北面的天空偷偷地闯了过来。
一、二炮手们凝神屏息,从观测镜里的十字线上,竭力捕捉敌机的影子。五炮手们赶紧把一排排的炮弹压进炮膛,拉开了保险。测远机手不断地报着敌机距离。敌机摆着俯冲的架势。“长点射——放!”顿时,像天崩地裂,无数发炮弹冲出炮口,飞向天空。
敌人慌里慌张,做着反高射的动作,拐着弯,有的向东,有的向西,逃跑了。
“不能让它跑,打呀!”又是一架敌机,机翼冒出一股火光,摇晃着向海上逃去。另一架敌机,尾巴上拖着长长的浓烟,向着对岸山后直栽下去。
战斗结束了。士兵们检查完武器,跳下炮位,一齐欢呼。肿着右眼的秦振锁,找到刚才跟他开玩笑的战友,轻轻捶他一拳说:“怎么样?对付蒋介石,一只眼睛也顶用吧!”那个士兵正要回答,忽然听得文化教员大声地喊:“同志们!仗打完了。现在我们来和全国人民一道做早操吧!”阵地上又响起愉快的广播体操的乐曲。





《解放军报》第一号(创刊号)内容完。–我有《解放军报》1976年以前的每一期每一版面的内容。
长按以下二维码并识别,进入《北京瞧办主任》公众号,可以放心审阅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