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奉命对国民党金门防卫部队和炮兵阵地等重要军事目标及驶往金门的运输舰进行猛烈炮击,击毙金门防卫司令吉星文、赵家崮、章杰三个中将,击伤运输舰一艘。24日至9月8日,前线陆、海军联合作战,又击沉、击伤国民党两艘舰只,并封锁了金门。
美国政府为摆脱为国民党军护航的被动局面,诱使国民党军撤出沿海岛屿,以实现其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中共中央为粉碎美国的阴谋,决定以金门、马祖拖住美帝国主义,10月6日,国防部长彭德怀发表《告台、彭、金、马军民同胞书》,宣布停止对金门炮击一周,让国民党军恢复补给,但以美军不得护航为条件。
这次战役是自国民党当局败退台湾之后,两岸军队之间发生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双方海、陆、空三军均有交火,时间长达60天,这一战役是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一次军事示威。
金门炮战,又称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台湾称为八二三炮战,是指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间,发生于金门及其周边的一场战役。国共双方以隔海炮击为主要战术行动,因此被称为炮战。
1958年及其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对据守福建省金门岛的国民党军进行的惩罚性大规模炮击封锁行动。
炮战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先发起,国民党军队随后开始反击。炮战初期,解放军打击岛上军事目标,后期重点封锁海运线,以围困金门。在炮战初期,国民党军队猝不及防,损失惨重,随着战事继续,逐渐恢复战力。并得到美国海军护航,维持金门补给线,甚至利用M55式203毫米榴弹炮反击及瘫痪厦门车站内的补运单位。炮战期间,双方海军舰艇和空军也多次战斗。
10月初,解放军宣布解除封锁,改为”单打双停(逢单日炮击,双日不炮击;单打双不打)”,逐渐减少攻势。大陆方面维持单打双不打状态,直到1979年中国大陆和美国建交为止。金门炮战是第二次国共内战的一部分,也是国共双方陆海空军迄今最后一次大较量,此后双方军事冲突局限于海上,并逐渐停止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