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1师因何出藏进疆?张震戏称“本位主义”,粟裕笑称手太长

战忽局编外工作室



1978年夏,时任总后勤部部长的开国中将张震将军率领工作组到青海、西藏调研边防部队后勤保障情况。在西藏,老将军上高山、上哨所,亲临一线考察调研。通过身临其境的走访,他深刻地感受到在当时情况下做好高原高寒地区后勤保障工作的艰巨性。

当时,我军驻藏部队全部实行实物供应,根据统计,平均每个官兵每年要一吨的物资保障,除了极少数的物资当地可以供应外,几乎全部需要从内地进来。而当时,西藏军区驻军部队和家属(含进藏探亲的亲属子女)共有近9万人。这就意味着每年需要供应给藏区部队的物资就要达到9万吨,其中主、副食品就达到约5万吨,占比一半还多。



而由于青藏铁路尚未开建,运送物资全靠青藏公路线、川藏公路线上的几个汽车团前送,运输任务十分繁重。汽车团官兵全年几乎都在执行相关的运输投送任务,每年都会有不少官兵牺牲在恶劣的气候条件导致的高原反应或是塌方、泥石流中。由于运输线长、驻军偏远,为了保障这些物资的运输,每年还要消耗掉大量的汽油,经济负担也十分沉重。

张震同时认为,经过了1962年快刀切牛油式的自卫反击作战,加之在战后又重新占了便宜,曾经不可一世的对手也变得老实了起来。因为是既得利益者,且被打怕了(战后没几年,伤疤虽好,但痛感仍强烈)。边境附近的其他几个国家和我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边境总体比较和平安宁。张震判断,我国在这一方向虽与个别国家存在边界争端,但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主要靠外交谈判来妥善解决,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发生大的边境武装冲突或战争。这也和当时国际环境缓和,邓公认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世界大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打不起来的判断相呼应。



基于以上考虑,久经战阵的老将军认为西藏驻军可适当减少一些。比如,可以减少一个师的野战兵力。平时加强道路和战场建设,万一到了战时,也可以快速调兵到战场。达到平时少驻兵,战时快运兵的目的。为此,他还和陪同视察的时任成都军区后勤部部长杨以山、西藏军区司令员郄晋武等将军交换了意见。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他们也均有同感,同意张震的判断。


1948年10月,陈士榘(右起)、张震、粟裕在研究淮海作战方案


回到北京后,张震向军委汇报了此行的情况,并提出若干加强边防、强化藏区后勤保障的建议。其中就有一条,建议将陆军第11师调出西藏。

当时参会的军委常委、时任军事科学院第一政委的粟裕大将闻之,对老部下(张震长期在粟裕身下任职,曾经任过三野参谋长)半开玩笑地说:“你的手不短啊,伸到总参来了。”

面对老上级的调侃,张震也半开玩笑地说:“我是‘本位主义’,是从后勤供应方面着想。”

其实,张震将军的这一建议在当时来说是十分重要且及时的,他对形势的判断也是正确的,军委的其他领导也认可了他的这一提议。



于是,当年12月18日,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了步兵第11师(当时驻西藏米林)调防命令。1979年4月,该师调离西藏开赴新疆,归乌鲁木齐军区建制。此后,西藏驻军只保留有两个步兵师和十多个边防团。在当时的情况下,无疑极大地减轻了西藏地区的后勤保障压力,同时,由于该部调入新疆,极大地加强了中印西线的力量(新疆驻军由三个师增加到四个师),相对于高山峡谷、机动部署和作战都极为困难的中印东线,加强西线的力量对对手的压力反倒更强。

1985年“百万大裁军”时,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在西藏的这两个步兵师也被改编为山地步兵旅。这是我军首次出现的新型战役合成步兵单位,人数相对于上万人的步兵师更加精干,合成化程度也更高,高原山地作战能力反而得到极大的提升。



历史也证明了张震老将军的判断,1987年中印边境突然紧张之时,我军计划迅速调集包括13集团军、21集团军、54集团军等三个集团军入藏,以优势兵力迅速围歼对手。只是因为对手在关键时刻屈服,使得这一宏大计划未及实施。但也可以看出,当年减少在西藏的驻军并未减轻对印的压力。要不其也不会那么快就屈服。

(浏览 1,457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