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前,1991年5月2日,吴运铎同志逝世。
一、生平与革命历程
- 早年经历
吴运铎1917年生于江西萍乡,祖籍湖北武汉。童年因家道中落,14岁便下煤窑做苦工,辗转从事电工、钳工等职业,积累了机械制造经验。 - 投身革命
1938年参加新四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修械所车间主任、淮南根据地子弹厂厂长等职,在皖南、淮南、大连等多地领导兵工生产。 - 晚年与荣誉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兵工局副局长、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2009年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二、兵工事业贡献
- 战时武器研发
- 三次重伤与坚持
吴运铎在试验中多次负伤,失去左眼、左手四指,右腿致残,全身留有数十块弹片。但他始终坚守岗位,甚至在病房中继续研究炸药。
三、精神遗产与影响
- “把一切献给党”的信仰
其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1953年出版)鼓舞了数代青年,发行量超千万册,被改编为电影、话剧等,成为革命精神的象征。 - 时代精神的代表
他提出:“即使化为一撮泥土,只要铺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就是最大的幸福。”这种奉献精神被总结为“吴运铎精神”,强调对党的忠诚、科学探索与无畏牺牲。 - 当代传承
- 影视作品:电视剧《兵火青春》以他为原型,展现兵工英雄群像。
- 传记研究:赵长安编著的《吴运铎全传》等9部作品,系统记录其生平与精神。
四、评价与启示
吴运铎的一生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以技术报国,用生命践行信仰。他的故事不仅是革命年代的缩影,更为当代青年树立了坚定信念、勇于担当的榜样。正如他所说:“只要我活着一天,就为党工作一天。”
(浏览 5 次, 今日访问 5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