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发生了一起当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全国各地举办了1600余所“五七”干校,用来安置下放劳动的几百万干部与知识分子。近年来,关于“五七”干校国内已出版了不少当事人的回忆录和一些研究性的论著,其中涉及柳河干校、咸宁干校、沙洋干校的文章最多;而当年名噪一时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较少提及。笔者通过对原始档案、个人回忆录、口述资料及国家有关政策的梳理,试对中办“五七”干校的历史命运作一揭示。
※※※:“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
1966年前后,林彪给※※※寄来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这份报告强调了军队搞生产是一件大事,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看完报告后,※※※由军队搞生产,联想到办一种“大学校”的问题。这种“大学校”,各行各业都要办。在“大学校”里,可以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生产,由此形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契合了1958年他办人民公社的设想。于是,1966年5月7日,※※※给林彪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作出指示:各行各业均应一业为主,兼学别样,从事农副业生产,批判资产阶级。5月15日,中共中央向全党转发了这封信。※※※在“五七指示”中,要求党政机关也要办军队式的“大学校”,在这个“大学校”里,干部不仅是参加生产劳动,而且要学习军事、政治、文化与批判资产阶级。这表明※※※把干部集中起来办“大学校”的思路已初步形成。
“文革”初期,“斗、批、改”运动及各级政府机构精简造成大量的闲置干部,安置这些干部的需要成为“五七”干校产生和兴起的直接原因。
1968年下半年,各地“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相继建立。对于各级革委会的组建,※※※有明确指示:“革命委员会要实行一元化的领导,打破重迭的行政机构,精兵简政,组织起一个革命化的联系群众的领导班子。”响应※※※精简机构的“最高指示”,中央国家机关及各级革委会机构精简的力度非常大。中共中央批准的《关于国务院各部门设立党的核心小组和革命委员会的请示报告》中确定:国务院各部委机构由原来的90个精简为27个,各部委的干部编制总数压掉82%,27个部委干部只留下原来干部的18%。实际上,由于后派来的军队干部的加入并占用一定编制,原干部的留用还要少于18%。各级革委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力度不同的机构精简。于是,因精简而产生的大量闲置干部给干部安置带来了难题。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衲读):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