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泽县曾迎来冀南专署政委( 宋任穷 )上将

鸡泽县曾迎来冀南专署政委( 宋任穷 )上将

鸡泽县曾迎来冀南专署政委( 宋任穷 )上将

冀南专署政委宋任穷

1941年3月30日敌人推行第一次“治安强化运动”日军对鸡泽反复进行“铁壁合围”当时环境十分恶劣。鸡泽抗日工作陷入低潮,组织涣散,前途十分渺茫,抗日工作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抗日政府被迫转移在边区旧城营等村庄与日伪周旋。在这种形势下,8月上旬,冀南专署政委宋任穷曾到鸡泽县抗日政府暂驻地旧城营村宋林(原名叶家隆)家,帷幄鸡泽抗日局势,整顿党组干部队伍,激发人民抗日斗志。

1939年1月,杨直轩同志利用社会关系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组织抗日武装力量,创建了鸡南(鸡泽、南和简称 )边区,担任边区书记,组织了抗日游击队,打开了鸡、南边区的抗日局面  1939年12月鸡泽县在永年县正里寺召开各界代表会议,选举杨直轩为鸡泽县参议会会长。

鸡泽县曾迎来冀南专署政委( 宋任穷 )上将

1941年敌情恶化时为加强敌工工作,议长杨直轩重点抓敌工工作,参议会工作由副议长闫银城主持。

同年8月2日冀南专署政委宋任穷带大个子秘书(1.8米)赶赴鸡泽县帷幄鸡泽抗日局势时,由冀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兼滏西支队司令员赵海枫(原名赵金秀),指派滏西第六支队参谋兼本地地下交通站长王德普(西五间房村人),到旧城营与情报员先联系好,然后带宋政委(任穷同志)与鸡泽县敌工部长杨直轩同志接上头。

鸡泽县曾迎来冀南专署政委( 宋任穷 )上将

经敌工部长杨直轩同志安排后,宋政委冒险闯过邢堤炮楼的封锁,第一站到逄官营村逄老会家,在西屋开动员、部署、激发抗日小组会。往返又闯过邢堤敌人炮楼的封锁,第二站返到旧城营宋林(叶家隆)家召开县领导干部会议。宋政委然后又穿过敌人的几道封锁线转移第三站,到风正乡牛庄村公安助理牛鸿儒家部署抗日工作,不幸走漏消息半个多时辰功夫被日伪包围,宋政委及抗日干部从牛家地道撤走,宋政委离开鸡泽。但地道口终被敌人发现。宁死不屈的牛鸿儒同志被敌人打的遍体鳞伤,仍坚强不屈,日军气急败坏,将牛鸿儒同志带到鸡泽北关杀害。牛鸿儒为民族解放事业,为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鸡泽县曾迎来冀南专署政委( 宋任穷 )上将

宋政委而后又返回旧城营帷幄鸡泽抗日局势,激发广大人民抗日斗志,前后达半个月之久。在宋林家宋林曾问起宋政委名字、宋政委说:“我姓穷。名宋任”(非常时期不吐真名)。期间陈再道司令员还带卫兵、医生各一名与宋任穷接过头。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杨部长积极工作,到9月底全县恢复党组织81个,新发展党员360名,归队战士190人充实了党的队伍,壮大了抗日力量,激起了我县广大人民的抗日斗志。

鸡泽县曾迎来冀南专署政委( 宋任穷 )上将

相关人物链接

鸡泽县曾迎来冀南专署政委( 宋任穷 )上将

宋任穷(1909年7月11日——2005年1月8日),原名宋韵琴,曾用名宋绍梧,男,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乌石垅村一个破落地主家庭。192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鸡泽县曾迎来冀南专署政委( 宋任穷 )上将

担任职务

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三中全会增补)、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四、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鸡泽县曾迎来冀南专署政委( 宋任穷 )上将

人物荣誉

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鸡泽县曾迎来冀南专署政委( 宋任穷 )上将

人物履历

宋任穷幼年读过私塾。

1922年考入本县金江高级小学。毕业后当过小学教员。

192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先后任浏阳县冲和区农民协会委员长、区党委宣传委员兼共青团区特支书记。宋任穷积极投身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组织带领农民打土豪,斗劣绅,分田地,减租、减息、减押,在斗争中接受革命的洗礼和锻炼。

1927年“马日事变”后,任浏阳县工农义勇军第四团第二中队党代表,参加了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后跟随毛泽东同志上井冈山,任连党代表,在红军中积极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和发展党员。

1928年冬,敌人重兵围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宋任穷随红五军团转移被打散后,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历尽千辛万苦,重新找到红军。先后任红四军第三纵队连政治委员、红十二军三十五师一零四团政委、四十四师一三零团政委,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五次反“围剿”斗争。“宁都暴动”后,任红五军团三十八师政委、十三师政委、五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

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任中央纵队干部团政委。在突破国民党军队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激战土城、攻克遵义、四渡赤水、南渡乌江等战斗中,宋任穷和陈赓率红军干部团为掩护中央军委英勇作战。

1935年5月,宋任穷率部日夜兼程160里,抢占金沙江重要渡口皎平渡,消灭驻守敌人,掩护红一方面军安全渡过金沙江,为实施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作出了贡献。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干部团先后改编成红军学校特科团、随营学校、红军学校,宋任穷任政治委员。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二十八军政委,同军长刘志丹同志一起率部英勇作战,重创敌人,打通了陕北苏区和神府苏区的联系,为红军主力东征建立了巩固的后方。刘志丹同志牺牲后,宋任穷任二十八军军长。

1936年任援西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政治部主任,负责接待失散归来的西路军官兵。

抗日战争爆发后,宋任穷同志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训处副主任、政治部副主任。

1938年3月,率骑兵团和一个独立支队奔赴冀南,开辟平原抗日根据地,历任东进纵队政委,冀南军区司令员、政委,冀南区党委书记,冀南行政公署副主任、主任。宋任穷参与指挥东进纵队南征北战,摧毁敌伪组织,扩大武装力量,先后收复了广宗、平乡、永年、肥乡等10余座县城,给不可一世的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1939年6月,宋任穷全面担负起领导冀南区抗战的重任,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宋任穷积极贯彻一二九师首长提出的在平原建立“人山”的思想,广泛发动军民展开挖道沟、改造平原地形的大规模群众运动。在“百团大战”中,宋任穷率部捣毁敌人正在修筑的德西铁路(东段)以及在冀南区修筑的公路,毙伤日伪军1500余人,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宋任穷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战略方针,指挥部队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将进犯的国民党顽固派军队逐出冀南,冀南抗日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在冀南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宋任穷率领机关干部深入群众,积极组织生产自救,战胜严重自然灾害,极大地鼓舞了冀南抗日军民的士气。宋任穷领导的冀南地区瓦解敌伪军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受到八路军总部、北方局和一二九师的表扬。

1943年后,历任平原军区司令员、代理政委,平原分局组织部部长、代理书记。

1945年6月,在党的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这期间,宋任穷积极贯彻党中央“消灭敌伪,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指示,组织抗日军民向敌伪军展开全面大反攻,收复了广大沦陷区,解放了邯郸重镇,使太行、冀鲁豫根据地连成一片。

在八年抗战中,宋任穷作为冀南地区的主要领导人,以卓越的组织才能、军事才能和高超的领导艺术,领导冀南军民为夺取抗战的全面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宋任穷同志任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纵队政委、晋冀鲁豫中央局组织部部长、豫皖苏中央分局书记兼豫皖苏军区政治委员、中原局委员、华东野战军第三副政委。

1949年,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军区政委。宋任穷带领安徽人民组织数十万民工日夜赶送军粮,筹集渡江船只,支援渡江战役。

1949年4月,任南京市委副书记、南京市军管会副主任,协助刘伯承同志进行接管工作。

1949年6月,为进军西南作准备,根据邓小平同志建议,成立了以宋任穷为团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于10月率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经河南、湖南,挺进大西南。

在长达20多年的革命战争中,宋任穷同志舍生忘死,南征北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任穷同志任二野四兵团政委、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云南省军区政委、西南军区副政委。宋任穷与省委的同志们一道认真贯彻党中央针对云南实际提出的方针,严格执行各项政策,清除匪患,医治战争创伤,加强民族团结,尊重宗教信仰,恢复发展生产,稳定社会局势,使云南出现了党、政、军、群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各民族和睦相处,社会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1952年7月,任西南局第一副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宋任穷认真执行党的少数民族政策,十分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54年,宋任穷同志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宋任穷协助罗荣桓同志主持军委总干部部的日常工作。在选调优秀干部建立和充实解放军各总部和军、兵种机关,组建各类军事院校,安排大批干部转业复员支援国家建设,建立和完善一整套适应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干部管理法规,特别是在建立军衔制度和颁发勋章、奖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

1956年11月,宋任穷同志任第三机械工业部(后改为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事业大规模建设时期的主要领导者。宋任穷团结部党组成员,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原子能事业发展方针和规划,组建原子能事业领导机构,选拔使用大批优秀干部、科技专家和技术工人,为原子能事业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宋任穷经常深入到地质队、矿山、建设工地和研究所,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全面推进了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宋任穷坚持贯彻党中央提出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始终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上,重视建立中国自己的核科研基地和工业体系,开展科研工作,培养科技人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工业平稳有序地实现全面自力更生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国防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960年9月,宋任穷同志任东北局第一书记、沈阳军区第一政委。在东北局工作期间,宋任穷认真贯彻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以及对东北局“工业支援全国,搞好农业,加强国防”的指示,率领东北三省省委,努力工作,精心组织,周密筹划,恢复生产,渡过难关。在全国各项重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宋任穷受周恩来同志委托亲赴鞍钢,多次组织保钢夺煤会战,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支援全国的任务。宋任穷注重调查研究,每年以大量精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走遍了东北三省一百多个县。宋任穷十分注重抓典型,善于运用典型经验指导工作。宋任穷积极支持和推动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积极推广大庆油田经验,努力支援“三线”建设。宋任穷高度重视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提出必须坚持正面教育和群众自我教育。在宋任穷的领导下,东北三省的形势一年比一年好,到1965年出现了物价稳定、市场繁荣、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良好局面。

“文化大革命”中,宋任穷同志遭受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宋任穷刚正不阿,坚持真理,对党的信念毫不动摇,同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和崇高气节。

1977年10月,宋任穷同志任第七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宋任穷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带领部党组成员,制定了全盘工作安排和部署。深入揭批“四人帮”,积极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拨乱反正,大胆平反冤假错案,最广泛地团结干部群众,同时狠抓恢复科研生产秩序,调整各级领导班子,落实科技干部政策,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逐步消除了派性,增强了团结,使七机部的各项工作走上了正常轨道,得到了干部群众的广泛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1978年12月,宋任穷同志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宋任穷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政治敏锐性和高度责任心,把进一步落实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作为组织战线贯彻全会精神的首要和紧迫任务之一。在宋任穷的主持下,研究制定了数十个有关政策规定的文件,经党中央批准后贯彻执行。宋任穷日夜操劳,接待听取了许多受迫害干部的申诉和干部群众关于落实干部政策的意见、建议,亲自主持研究重大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和复查结论。到1982年底,基本上完成了“文化大革命”中被立案审查的230万名干部的复查平反工作,并对涉及120多万人的历史错误结论,进行了比较彻底的复查,作了正确的处理。特别是一大批久经考验的老干部重新走上领导岗位,有专业才能的知识分子得到使用,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促进了安定团结,从组织上保证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为完成党的这一历史性的重大决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宋任穷坚定地执行党中央关于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选拔一大批符合“四化”方针的年轻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宋任穷在党的建设、干部培训、老干部工作、知识分子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80年2月,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宋任穷同志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宋任穷除了参加中央书记处的工作,继续负责组织干部方面的领导工作。

1985年6月,宋任穷同志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废除实际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的号召,与王震同志联名向党中央提出申请,主动要求退出第一线。

1985年9月至1992年10月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主任。

1938年3月,率骑兵团和一个独立支队奔赴冀南,开辟平原抗日根据地,历任东进纵队政委,冀南军区司令员、政委,冀南区党委书记,冀南行政公署副主任、主任。宋任穷参与指挥东进纵队南征北战,摧毁敌伪组织,扩大武装力量,先后收复了广宗、平乡、永年、肥乡等10余座县城,给不可一世的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鸡泽县曾迎来冀南专署政委( 宋任穷 )上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精彩鸡泽):鸡泽县曾迎来冀南专署政委( 宋任穷 )上将

(浏览 179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