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县是全国七个以革命英雄命名的县份之一。1942年5月,八路军前方总部副参谋长左权在辽县麻田壮烈殉国,同年9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将辽县易名为左权县。
八路军党政机关驻扎最多的地方——辽县(左权县)。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前方总部、野战政治部、总后勤部、卫生部、军工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新华社华北分社、鲁迅艺术学校、晋冀鲁豫边区生产贸易管理总局等党政军学商机关单位共150余处在这里驻扎八年之久。
(图为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
晋东南最早的中心县——辽县。1938年6月初,中共晋冀特委成立辽县中心县委,协助指导辽县、榆社、祁县三个县委的工作。
晋冀豫区党委直属领导的唯一的实验县—辽县(1939年11月成立)。基于根据地建设已由初创进入巩固阶段,而实际经验却很缺少的原因。区党委以自己直接摸索的经验,抓典型推动一般,抓中心带动全面,这是提高整个干部领导水平,建设根据地的重大措施。区党委所以选定辽县为自己的实验县,首先,是因为辽县地处太行腹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便于坚持,便于发展自己、打击敌人;其次,区党委、一二九师等领导机关驻于辽县,便于直接领导,军队和许多后方机关以及华北新华日报社、太行群众团体的领导机关也在辽县,对辽县工作可从多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第三,它是中国共产党较早开辟的根据地,辽县党组织已普遍建立,各级政权已基本改造,群众发动较好,群众对八路军有深厚的感情,军民亲如一家。这些都是辽县作为区党委实验县得天独厚的条件。
冀豫晋省委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党的活动分子会议。1938年1月底在辽县召开,通过这次会议,冀豫晋区内共产党组织从思想上、组织上走向统一。
冀豫晋省委首次召开专门研究建立太行根据地问题的会议——建立太行山根据地会议。1938年3月在辽县西河头村召开。会议历时七天,主要讨论了对建立太行根据地的基本认识,敌人进攻和我们的政治工作,群众工作,武装问题,统一战线工作和政权问题,战时经济问题以及党的组织工作,宣传教育工作等问题。会议提出:“要利用自然山和建立人造山;根据地要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组织我们自己的力量,成为统一战线的核心力量;组织我们的武装;组织基本的群众团体,充实官办的团体,在这些团体中要壮大我们的党,加强党的领导。”会议强调指出“吸收各党派、各阶层参加政权机关,但党要在内起核心作用,取得绝对领导。”这次会议,对建立和巩固太行抗日根据地,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太行抗日根据地游击战发祥地——辽县。1937年11月至1938年春,一二九师师部和冀豫晋省委在辽县西河头开设游击训练班,把部队排以上干部和地方区以上干部进行轮训。学员毕业后,分赴各地,发展壮大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经过一个时期蓬勃发展,抗日根据地“麻雀满天飞”,游击“种子”发展成一支支抗日游击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抗日游击战争遍地开花,烈火熊熊,直到迎来抗日胜利的曙光。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诞生地——辽县,“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的重要发祥地和率先践行地——辽县。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于1941年7月7日在辽县召开,按照“三三制”原则选出了抗日民主政权。
(图为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旧址)
八路军总部驻扎时间最长的地方—辽县(左权县)(1940年11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
一二九师在晋冀豫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军区——晋冀豫军区在辽县殷家庄成立。(1938年4月)
新385旅组建地——辽县马厩村。1938年6月,第129师将第769团与师直属的新编独立团,合编为新的第385旅,司令部设在马厩村。
(图为马厩八路军一二九师第385旅司令部旧址)
八路军在太行根据地最早的军事工业生产基地之一、抗战时期太行军事工业生产核心区之一——辽县(左权县)。1937年11月,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在辽县高峪村组建修械所,下设三个分所,任务是修枪、锻造刺刀、制造地雷和各种炸弹。1941年,辽县诞生了八路军军工部机器制造厂,造出车床、冲床、磨床及专用刀具、量具,解决了兵工生产专用设备不足的难题;发明了水轮发动机,提高了生产效率。随后,生产出了五〇小炮、六〇炮弹、八二迫击炮。高峪、杨家庄、尖庙、南井上、云头底、土棚、西崖底、西隘口等近20个村庄都留下了兵工印迹,见证了八路军兵工生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军工部机器制造厂诞生地——辽县尖庙村。(1941年1月)
八路军总部军事测绘机构诞生地——麻田苏公河北沟。1941年3月,八路军总部测图室在辽县苏公村河北沟成立,依靠简陋的制图工具和石印机,夜以继日地制印地图,保证总部作战指挥和部队抗日作战的用图需要。
腾杨方案诞生地——左权县。1944年4月1日,八路军总部在左权县麻田镇颁布参谋长滕代远、副参谋长杨立三制订的《总部伙食单位生产节约方案》,通称《滕杨方案》。方案按照公私兼顾、按劳分配的原则,根据集体单位与个人生产的情况,规定奖励与分红办法,鼓励生产,鼓励节约,提倡个人积蓄。方案批评了在发展经济问题上的“左”倾观点,同时反对干部个人经营商业。这一改革方案,调动了太行根据地干部和八路军战士的积极性,而且大大鼓舞了战士自主生产的劳动士气,从根本上扭转了根据地物资极度短缺的困境,有效解决了根据地军民粮食和生活物资所需。
冀南银行在太行和太岳地区最早的业务机构—晋东南办事处(后改组为总行营业部),地址在山西晋中辽县芹泉村。
(图为芹泉冀南银行晋东南办事处(营业部)旧址)
晋中地区最早成立的农救会—辽县农救会。(1937年11月)
冀豫晋省委对内机关报《战斗》创刊地——辽县西河头村。(1937年11月9日)
(图为左权县西河头村)
冀豫晋省委对外机关报《中国人报》创刊地——辽县。(1938年5月1日)
晋冀鲁豫边区生产贸易管理总局成立地——辽县桐峪村。1941年7月,晋冀鲁豫边区贸易总局与太行生产合作总社合并,改组为冀太联办生产贸易管理总局,后称晋冀鲁豫边区生产贸易管理总局,它的性质是政权机关的组成部分,领导人民经济斗争的执行与权力机关。
(图为桐峪晋冀鲁豫边区生产贸易管理总局旧址)
八路军保健医院创办地——左权县城。1945年4月,左权县城解放后,八路军总部卫生部及时在县城开办保健医院,开展医疗卫生工作,为人民群众治病,防治瘟疫流行,同时救治战后伤病员。
华北朝鲜青年联合会创办地——辽县桐峪。1941年1月10日,为了统一和扩大在华北的朝鲜人民的抗日力量,在桐峪召开了华北朝鲜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华北朝鲜青年联合会。从此,在华北的朝鲜青年有了自己的抗日组织。
( 图为桐峪华北朝鲜青年联合会创办地原址)
晋冀鲁豫边区第一个专门编辑出版发行图书的机构——华北新华书店在左权县岭南村创办。(1942年1月1日)
华北新华书店第一个门市部建立地——辽县麻田村。(1941年1月)
(图为左权县麻田村)
华北书店创办地——辽县桐峪村。(1941年1月1日)
中国青年新闻学者学会北方办事处成立地——辽县武家峧村。(1940年8月)
(图为武家峧中国青年新闻学者学会北方办事处旧址)
抗战建国学院成立地——辽县泽城村。(1940年8月)
(图为泽城村抗战建国学院原址)
一二九师“白求恩医院”在辽县羊角村成立。(1940年8月)
(图为羊角村一二九师白求恩医院旧址)
中共冀豫晋省委把领导生产作为根据地党政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一次发出《关于春耕运动的通知》的地方—辽县。(1938年2月14日)
在辽县华北敌后最早一部《毛泽东论文集》出版地——辽县华北新华日报社。(1940年12月)
在华日本人建立的第一个反战组织“觉悟联盟”诞生地——辽县麻田。(1939年11月)
新华社华北总分社成立地——辽县山庄村。(1941年初)
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商贸中心——辽县(左权县)。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开展对敌经济斗争,八路军在辽县成立了一系列的商贸机构。1938年,太行合作总社在芹泉成立;1939年,太行贸易合作社、太行土货合作社在西黄漳成立。1939年6月,一二九师司令部移驻桐峪滩里村,开设“泰记”商号,出口土特产品,购置部队后勤补给和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1941年7月,晋冀鲁豫边区生产贸易管理总局(后更名为晋冀鲁豫工商管理总局)在桐峪成立,1942年7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将税务总局与工商总局合并,仍称工商管理总局,边区各商店管理机构和贸易体系网络逐步完善。
(图为滩里一二九师泰记商号旧址)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左权文旅):辽县(左权县)抗战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