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晋绥日报》:研究党史、革命根据地史、革命新闻史的一手史料

党报是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组织指导工作和教育动员广大群众的重要思想武器。《晋绥日报》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其前身是《抗战日报》,1946年7月1日正式更名为《晋绥日报》,至1949年5月1日终刊。《晋绥日报》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又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而壮大,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许多重大事件。为便于运用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献,上海书店出版社原貌影印出版《晋绥日报(全十册)》,该项目已纳入“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成果。下文摘选自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徐建刚为本书所撰写的“出版引言”。

新书推荐|《晋绥日报》:研究党史、革命根据地史、革命新闻史的一手史料

《晋绥日报(全十册)》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图书馆 编

唐月娥  李新宇 主编

上海书店出版社

1

《晋绥日报》概况

《晋绥日报》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支持抗日战争,推进解放区建设和党的新闻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晋绥日报》的前身是《抗战日报》,诞生于抗战烽火中。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9月下旬,遵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主力挺进抗日前线,进入晋西北地区,会同当地党的组织和民众抗日武装,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晋西北根据地在多次粉碎日伪军的“扫荡”、坚决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反共事变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及时传达党对抗日根据地建设、对敌斗争的工作方针和抗日民主政府的政策法令,统一思想,交流各项实际工作的经验,宣传抗日军民奋勇杀敌的英勇事迹,坚定抗战到底的信心,中共晋西区委于“九一八”事变九周年纪念日——1940年9月18日在山西兴县创办《抗战日报》,刊头为毛泽东所题。初为三日刊,后改隔日刊、日刊。主要内容为社论、国际国内新闻、地方消息等,旨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指导根据地的地方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在晋绥边区的重要宣传平台,也是边区历史上第一份铅印报纸。此后,随着抗日根据地的扩大,又成为中共中央晋绥分局的机关报。

抗战胜利后,《抗战日报》完成了它所肩负的历史使命。1946年7月1日,正式更名为《晋绥日报》,报纸专门发表社论《本报今后的任务》,说明改名的原因:“抗战胜利的结束,本报的主要政治任务业已完成。当兹国际国内形势进入了争取和平民主的新阶段之际,由于晋绥人民所给予本报之新的任务,已与《抗战日报》原名互不相称,因特征得党政军民各界同意,本报从今日起更名为《晋绥日报》。”同时申明:“本报今后将一本初衷,无条件地为我晋绥人民服务,晋绥人民的利益就是本报的利益,晋绥人民的疾苦就是本报的疾苦,使之真正成为广大晋绥人民的喉舌。”

新书推荐|《晋绥日报》:研究党史、革命根据地史、革命新闻史的一手史料

1946年7月1日,第1版《晋绥日报》

《晋绥日报》保持日刊,期号延续《抗战日报》,至1949年5月1日终刊,共出版 2171期。

《晋绥日报》是新中国成立前我党在敌后根据地出版的重要地方党报之一。根据地人民喜欢读它,党中央领导同志也喜爱读它。在陜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领导经常读这张报纸。作为一份地方党报,它十分出色地诠释了报刊的党性原则,配合当时开展的全党整风运动进行了深入学习和忠实客观的记录。该报深受毛泽东同志的关注,是1947年3月至1948年3月期间唯一一份毛泽东必读的党报,曾多次得到毛泽东的直接指导。该报遵循“地方化、通俗化、杂志化”的编辑方针,注重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内容丰富多彩,版面灵活多样,地方特色鲜明,发行甚至扩大到游击区和敌占区,是解放区办得较好的一份报纸。

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的重要经验,一言以蔽之,就是‘全党办报’。”《晋绥日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党报的党性原则,从根据地实际出发,把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作为编辑工作的唯一依据。他们贯彻“全党办报”的方针,坚持“为晋绥人民办报”的思想,通过社论和其他言论,传播党的声音,宣传党的主张,为群众讲话,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全心全意为晋绥人民服务,扎根于群众之中。贺龙同志说它成了“晋西北根据地的一面旗帜”。

2

《晋绥日报》的办报特色

《晋绥日报》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作为一份地方党委主办的报纸,主要以反映晋绥人民斗争生活的地方新闻为主,除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外,《晋绥日报》在编辑办报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影响力不限于晋绥地区,发行量由初期两千余份,后增至一万五千份,受到广泛欢迎。

一是通俗化、杂志化的编辑方法。晋绥根据地是一个文化教育极其落后的地区,农民群众中多数是文盲,识字的很少,能看书看报的人更少。《晋绥日报》在通俗化、杂志化的编辑方法上下了很大功夫,力求通俗化、大众化。包括说短话,写短文;语言表达口语化,少用生僻字;开设《黑板报》等通俗化专栏。让识字的人能看懂,不识字的人能听懂。

杂志化则是采用综合的办法,将消息加以概括分类报道,设立小栏目,刊登一些前线的政治理论文章和各种知识介绍,让读者看起来明白易懂。如在国内国际新闻版上,除了重要消息报道外,还设立了《小资料》《地理常识》《人物介绍》《读者常识》《国际知识》《三日国际》《国统区剪影》《大后方舆论一束》《大后方动态》等小栏目。在地方新闻版上,则经常发表一些短小的理论文章,刊登介绍农时、卫生等常识性小资料。就连报纸的副刊,除了有文艺作品,还有向群众传播先进思想和普及科学知识的小栏目如《思想漫谈》《自卫战争笔谈会》等。采取这样的编辑方法办报,报纸提供的信息量很大,不仅帮助读者理解和接受报纸所宣传的思想观点,而且帮助读者提高文化科学知识水平,破除种种封建迷信思想。正可谓一张报纸在手,尽览天下大事,有效地对干部群众进行了事实宣传和形势教育。

二是图文并茂,整合专题的版面设计方式。报纸版面图文并茂,为群众喜闻乐见,是《晋绥日报》长期追求的目标之一。当时,根据地没有照相制版设备,不可能刊登新闻照片,报纸版面的美化,只能通过美术工作来实现。这期间创作了一批水平较高的美术作品。比如李少言的木刻《重建》《挣扎》《日军守备队的生活》《黄河渡伤员》,力群的木刻《送马》、年画《做军鞋》,牛文的木刻《丈地》、年画《攻城仗》,苏光的木刻《翻沙》《丰收》等,发挥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后来还被收入美术作品集,为中国美术馆、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学习美术的珍贵教材。

大量专题组合也是该报版面设计的亮点,将同一主题的若干篇新闻组合成一个大专题,通过排列组合多方位、多视角地深化主题,展示编辑的立意和扩大报道的影响力。如,1947年5月1日,用整幅版面刊发了对工人的专题组合报道。稿件有《封建剥削下的煤窑工人》《工厂就是我们的家》《以战斗的姿态迎接“五一”》《我的回忆》《工人之歌》《上海工人罢工统计》六篇。整版报道比较了两种体制下工人的生活情况、歌颂了新时代工人的精神风貌。稿件生动平实、内容独立、题材多样、组织灵活、层次分明、编排紧致、重点突出,极具可读性。

新书推荐|《晋绥日报》:研究党史、革命根据地史、革命新闻史的一手史料

1947年5月1日,第4版《晋绥日报》

三是独具特色的副刊。《晋绥日报》从创刊起,就以第四版整版篇幅作为副刊,主要刊登有关思想文化性质的尖端文章,以及反映根据地各个方面斗争生活的文艺作品。1946年下半年以后,副刊陆续开辟《前线故事》《阎顽区小影》《思想漫谈》《自卫战争笔谈会》《如此蒋管区》《问答》《卫生》《辞典》《编者短简》等小栏目,以通俗、活泼、清新的文风,从各个侧面反映晋绥人民的斗争生活,揭露敌人的罪恶行径,传播先进思想和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和传统观念,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和认识能力。

副刊囊括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把思想性、战斗性、知识性、趣味性结为一体,兼具指导工作、启迪思想、传播知识、活跃生活、联系读者等多种功能。

四是培养造就一批新闻人才。《晋绥日报》开创了党的新闻事业的许多优良传统,同时为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培养了大批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催生了一批在新闻业界和学界著名的新闻人,他们为中国解放和新闻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代表人物有:常芝青,曾任《晋绥日报》总编辑、社长、新华社晋绥总分社社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西南《新华日报》社长、中共中央西南局宣传部副部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光明日报》总编辑、《大公报》总编辑兼财经出版社社长等职;甘惜分,时任新华社晋绥总分社记者、编辑,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新华社西南总分社采编部主任,1954年后在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杨效农,曾任《晋绥日报》总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任《四川日报》社社长、新华社驻巴黎分社首席记者、《参考消息》副总编辑等职;纪希晨,是当时毛泽东谈话的记録者,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日报》记者部主任;穆欣,时任《晋绥日报》通讯采访部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光明日报》总编辑、中国外文局副局长等职。

《晋绥日报》乃至晋绥新闻事业,在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和重要地位,书写了不朽的传奇篇章,其中藴含的精神值得继续挖掘、传承和发扬光大。

3

《晋绥日报》的影印再版

《晋绥日报》是研究党史、革命根据地史和革命新闻史的重要资料,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但由于革命战争年代环境和保存技术条件的影响,《晋绥日报》完整保存至今的数量不多,且受当时条件所限,报纸使用的纸张质量不高,存至今日的《晋绥日报》纸张都已变脆泛黄,部分单位所藏原件也无法承受社会公众的频繁翻阅,难以对公众开放,提供服务。因此,整理再版《晋绥日报》刻不容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建设。”挖掘《晋绥日报》资源,对于深化党史、革命根据地史和革命新闻史的研究,进一步弘扬光荣传统和红色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图书馆藏有整套《晋绥日报》原版合订本,保存完好。对这套珍贵合订本如何穿越千里,从黄土高原来到黄浦江畔,其辗转过程细节已不可考。据初步考证,应为1949年《晋绥日报》报社相关人员参加南下解放上海战役时带来,1978年上海市委党校复校时留存至今。从2016年起,上海市委党校图书馆陆续完成了对馆藏《晋绥日报》的整理和数字化加工。2021年国家图书馆将上海市委党校的《晋绥日报》整理项目纳入“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成果。

新书推荐|《晋绥日报》:研究党史、革命根据地史、革命新闻史的一手史料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图书馆藏《晋绥日报》

本次出版基于《晋绥日报》原版,8开4版,也有少数节假日的8开2版,从1946年7月1日起至1949年5月1日止,共1034期,4062版。通过对原版高分辨率扫描的方式,对比原版和1986年山西日报社出版的《晋绥日报》影印版两个版本,补全了原1986年影印版中缺印部分,以求完整。因此,本次整理再版也是第一次完整呈现了《晋绥日报》的原版原貌。期待本次再版能为相关研究者及有兴趣的读者参阅提供更多的便利。

新书推荐|《晋绥日报》:研究党史、革命根据地史、革命新闻史的一手史料

购买方式

发行中心联系人:陆老师
电话:021-53202172
手机:13916502006
QQ:394197784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号景路159弄C座707室

出版社联系人:陈老师
电话:021-53202301

手机:18221714584

QQ:2386088407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号景路159弄C座602室

新书推荐|《晋绥日报》:研究党史、革命根据地史、革命新闻史的一手史料
新书推荐|《晋绥日报》:研究党史、革命根据地史、革命新闻史的一手史料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上海书店出版社):新书推荐|《晋绥日报》:研究党史、革命根据地史、革命新闻史的一手史料

(浏览 10 次, 今日访问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