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摘选
朱德同志悼念左权同志的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在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中,献出了生命与鲜血的无数英烈的伟大意义与宝贵精神。在伟大的8年抗战中,长治老区人民与八路军生死与共,团结奋战,许多同志舍生忘死,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英勇牺牲。为永远纪念革命英烈,当时,各地抗日政府和人民群众,将一些烈士牺牲所在地的村名改为烈士名字。
——武云唐
李学孟烈士画像
李学孟(?——1945),男,原籍山东省曹州李家庄村人。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跟随父母四处流浪,在饥寒交迫中度过了童年。1930年随父母逃难到沁源县,在杨泉村石凹庄三孔破窑洞里安顿下来。全家开荒种地,勉强度日。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全面抗战开始。在共产党领导下,沁源掀起了抗战热潮,成立了抗日游击队。在党的教育和影响下,李学孟主动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后改编入薄一波领导的抗日决死三纵队二营六连,并很快由战士升为机枪班班长。他是一名出色的射手,在战斗中几乎弹无虚发,总能给敌人以巨大杀伤。所以,以后随部队转战于白晋线、正太路一带时,他大显身手,杀伤了许多敌人,受到领导和战友们的赞扬。
1942年9月,日寇占领沁源县城后,经常派出重兵侵扰我太岳抗日根据地领导机关驻地——阎寨。为此,李学孟同志奉上级指示,从部队转入地方,成立了一支战斗力很强的民兵队,担负起在县城附近——杨泉、南北石、闫寨一带袭击敌人,围攻敌人的艰巨任务。在他的带领和指挥下,这支民兵队神出鬼没,经常夜间出动,在敌人碉堡附近打冷枪,摸岗哨,搞得敌人丧魂失魄,胆战心惊。他还带领民兵队在岗狼沟巧布地雷阵,炸死炸伤许多敌人。在姑姑栈巧设口袋阵,杀死11名鬼子,缴获了许多粮食等物资。在断金桥配合正规部队,粉碎了敌人的抢粮食计划。在阎寨发动群众用烽火阵迷惑敌人,迫使敌人不得不从阎寨撤退,为“沁源围困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945年农历正月初一凌晨,汉奸董花魁和伪警备队长张景明带领敌伪队伍暗暗摸进杨泉村,分兵三路将石凹庄包围,妄图抓捕正在家中的李学孟。李学孟发现后,利用窑洞作隐蔽,持枪抵抗,连续打死好几个敌人。敌人见硬攻不行,就喊话劝降,李学孟坚守在窑洞中,用枪声来回答敌人。鬼子劝降无效后,把柴草堆在学孟家的窑洞周围点燃用火攻,同样没有凑效。敌人往学孟的窑洞投掷手榴弹,但被学孟一次一次地再反投出来。学孟的枪筒打红了,他尿上尿再打。就这样,一直坚持到当天下午4点多钟。学孟的子弹打完了,他留下一颗手榴弹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狡猾的敌人看看无计可施,就打发汉奸董花魅把学孟的干妈推进窑洞内。学孟看到干妈进来,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正在犹豫时,躲藏在他干妈身后的汉奸董花魅突然冲出来,把学孟抱住。窑洞外的敌人趁势而入,将学孟团团包围…….
敌人把李学孟带回到据点,先是好酒好肉招待,企图诱骗这位抗日英雄投降。但是他们失算了。李学孟同志破口大骂,根本不吃鬼子这一套。敌人恼羞成怒,便施以严刑,把学孟同志打的遍体鳞伤,死去活来。学孟同志仍然宁死不屈。最后,敌人把学孟同志的鼻子、耳朵都穿上铁丝,拖到汉奸郭高胜墓前。学孟同志看出敌人要下毒手了,就不顾疼痛,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革命口号。最后,在学孟同志的口号声中,他被敌人用铡刀斩为三 截,壮烈牺牲。
尔后,中共沁源县委根据李学孟同志生前意愿,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沁源人民为纪念李学孟这位坚贞不屈的抗战英雄,除在北石和城关烈士陵园立碑纪念外,并将杨泉村改名为学孟村。
连金熬(1912——1944),男,长子县晋义乡南沟村人。
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农家。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于当年8月加入牺盟会,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救亡活动,并担任二区区分队长。
他机智勇敢,曾经带领队员一次抓捕镇压3名汉奸,闻名全县,威震敌胆。
1944年1月24日,汉奸花晚孩和石哲镇伪特务队长白瞪眼带领日军小分队百余人,将连金熬同志的家团团包围,妄图将他活捉。
连金熬发现情况后,将妻子与不满10岁的孩子一起带到西楼,利用有利地形与敌展开拼死搏斗。日伪军进攻几次,都被连金熬打退。敌人见活捉不成,便用火攻。他们找来柴草堆在西楼四周,然后放火点燃。此时,连金熬同志枪里的子弹已经打光,便将枪支和身上的文件、笔记本等扔进大火,自己从楼窗口纵身跳到院中。
日伪军见状,立刻包围上来。在此千钧一发之际,连金熬同志拉响了身上的手榴弹,只听得轰隆一声,冲上来的5个日伪军与他同归于尽。
连金熬同志的妻子与孩子在大火中被敌人杀害。连金熬同志一家3口为抗日牺牲了。为纪念抗日英雄连金熬同志,经上级批准,将南沟村改名为金熬村。
长子县
范成旺(1924——1945),男,长子县团成村人。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1年,年仅17岁的他,目睹日本侵略者残害我人民群众的暴行,在共产党抗日干部的引导下,毅然参加了民兵组织,同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抓汉奸,送情报,攻炮楼,杀鬼子,样样工作冲在前头。
1942年春的一天,日伪军突然包围南陈村,烧房抢粮抢牲口,还抓走10余名青壮年。当时,范成旺正担任南陈编村村长。接到情报,当他带领民兵赶到南陈村时,敌人已经走了。他当机立断,兵分两路,绕道截击敌人。经过激烈战斗,消灭了20多名敌人,不仅夺回被抢走的群众财产,而且营救回了被抓走的10余名青壮年。
不久,范成旺同志调任长子县抗日政府第三区武委会副主任。当年10月,我八路军386旅772团、太岳分区20团,在团城与敌人发生激烈战斗。由于敌人兵力大大多于我军兵力,所以,我军决定撤出战斗,以便侍机再战。敌人凭借人多,对我军穷追不舍。在此危急时刻,范成旺同志与三区武委会主任张宝山各带领一路民兵,迅速运动于尧庙山之敌后面,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使敌腹背受到打击,有力地支援了我军北撤。为此,范成旺同志受到区委领导的表扬。
1945年6月,三区区委决定捣毁敌南陈炮楼。为了充分做好战斗准备,范成旺同志亲自前去侦察地形。他装扮成下地的农民,一边吃着窝窝头,一边向敌炮楼方向方向走去。当当走到良敌炮楼近百米处时,炮楼上的敌人突然向他开枪,罪恶的子弹把范成旺同志的腿部击伤,他倒在地上不能行走。炮楼里的敌人蜂拥而来。范成旺同志拔出手枪还击,几个敌人应声倒下。但终因寡不敌众,光荣牺牲。
为纪念这位抗日英雄,经县委研究,报太岳区党委批准,将南陈村改名为“成旺村”,让后人永远铭记他的英名。
千年古县——长子县
– 作 者 简 介–
武云唐 男,1945年生,武乡县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原长治日报副总编辑,主任记者。先后出版有《生命的音符》、《心灵的呼唤》、《又一春》等新闻著作。近些年来,他在《长治日报》、《上党晚报》、《长治方志》、《长治文史》、《红色太行》等报刊上发表近百篇有关太行抗战文化方面的文章。尤其是他编著的纪实作品《血泪太行山》、《浩气长存——太行抗战英烈谱》和《太行锄奸记》分别于2014、2015和2017年在《上党晚报》连载,在读者中引起一定反响。2018年8月在上党文化大讲堂宣讲《烽火连天话太行》,广受好评。
-End-
版权声明:【河顺文艺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河顺文艺):【新生党史汇】留得清漳吐血花(2) | 武云唐(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