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图片系作者所摄。版权所有,其他网上所用此照皆为侵权,请自行删除。否则,本作者将提告
一、台湾来人了!军机在大陆降落以后,他经历了什么?与植诚在一起的日子全纪录。
一九七九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同时宣布停止延续了二十年(1958、8、23开始)的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行动,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台湾问题被提上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实现中国统一,民族复兴,始终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台海间爆发了一条震撼人心的突发新闻:
一九八一年八月八日,台湾国民党空军五联队督查室少校飞行考核官黃植诚,因不满台湾当局反统拒和的政策,拥护祖国和平统一的主张,毅然驾机起义,飞越台湾海峡,投向祖国怀抱!
黄植诚何许人也?其驾机起义又所为何事?在大陆降落以后,他经历了什么?生活工作状况又如何?新闻公布以后,有关报道文章汗牛充栋,车载斗量。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络自媒体的兴起,不管见没见过黄植诚,有没有采访过他,仅靠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或张冠李戴,似是而非;或东拼西凑,侵权盗版。不少人都来凑热点。为了吸引眼球,有的作者因不了解有关对台政策,发表的文章还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以致谬言流传,误人子弟。我把我的亲身经历整理叙述如下,希望能够借此澄清历史事实,以正视听,并就教于方家。
我于一九八O年起,调任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群联部任联络干事。曾有幸完整参与见证了黄植诚驾机起义事件的始末。从黄植诚驾机起落架在福州机场跑道落地的那一刻起,直到进京后宣布他就任空军临汾十二航校副校长,赴晋履新。如今功成身退。虽然时光荏苒,已过去了四十多年,我与植诚在一起的日子,从榕到京,恍如昨日,记忆犹新!
上午九点三十分左右,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高兴民急匆匆地来到群联部联络科办公室。军区空军属于兵团级机关,政治部是正军级单位。虽说平时大家都在一个大院里办公,但由于机构庞大、职务悬殊,政治部各个科室从上到下共有二百来人,光是师团级以上的干部就有百余人。作为“一哥”的首长平时是难得一见的。今天首长突然现身科室,颇为罕见。不免让大家都感到惊奇!科里的同事们:不管是科长、副科长;还是老干事、新干事;男干事、女干事……一见主任进门,立马齐刷刷地站起立正。只见高主任附在科长王明山耳边,急急地说了几句什么。倏忽之间,就又消失在门外。大伙正发愣呢,王科长边收拾桌上的东西,边对我交代说:“快,台湾来人啦。带上照相机,我在车场等你……”
我当时是科里负责对台宣传的联络干事,摄影是我的工作业务内容之一。我还没听清科长的意思,只见他抓起一个黑公文包,转身就消失在门外。我无法追问,便忙着打开铁柜,提出照相机,随手抓了几个彩色胶卷,塞进摄影包里,然后跟着他屁股后面追赶。边跑还在边想:“来人”是什么意思?
大院车场上,一辆北京吉普车已经发动了,车门大开着,车里除了王科长外,还坐着福空保卫部的刘宝贵副部长。他们都急着向我招手喊“快,快”。我来不及多问,急急忙忙挤进车,车门还没关上,小车就“呼——”地冲了出去。
等到坐定以后,刘副部长才告诉我们:来了一架台湾飞机,是投诚起义的。九点二十八分降落在福州机场。目前只知道有一个飞行员。刘副部长极简单地介绍了情况。
从福空政治部机关到福州义序机场有三十多公里的路程。吉普车风驰电掣,一路狂奔。约半个小时后,车子开到了内场。来到招待所前,但招待所内空无一人。那个时候别说手机了,就连座机电话都很少。信息沟通很不容易,从场站内场打个电话到外场,都要通过总机人工接转。与其在话筒前“喂、喂、喂”地吼,不如直接过去看。于是,我们便都上了车,朝外场驰去。
1981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年月。此前全国的机场,基本上都是军用机场。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义序机场为了适应东南沿海日益增长的经济需要,正开辟作为军民两用机场。机场设施如候机、安检、导航、地勤(油、气、电)保障等,均无法满足民用航空的要求。增加的民航部分设施这段时间正在扩建,跑道已经对外关闭。福州机场暂时解除战备,原先在这里战斗值班的歼击机,此时也都转场去了龙田机场。为了适合大型客机起降,以及人流、物流的扩展,候机楼、跑道全在扩修扩建。
我们来到外场,远远望去,只见整个外场人来车往,道路边上还乱丢着一些施工的工具、碎石、水泥渣什么的。民工们也这一群那一群的,叽叽喳喳地讲述目睹台湾飞机降落的情况。
(黄植诚驾机起义,飞机在福州机场时的情景。后舱盖弹射时脱落)
起义的飞机是一架涂着灰色外漆的F—5F双座战斗教练机。降落时由东往西滑行,这时正停在跑道的西头。我们到达时,场站已派战士设立了警戒线。许多围观的人被挡在远离飞机的机场边上。我们的吉普车开不过去,只好停了下来。我钻出汽车,忙掏出照相机,对准F—5F,一口气从不同的角度连拍了六七张。
我照完相后,刘宝贵副部长联系到了场站的站长和政委,指示他们:为了防止意外,必须把F—5F推进机库。场站站长马上调兵遣将。(不知为什么当时没有调牵引车来牵引,而是全部派兵用人力推飞机)。两个地勤机务兵一前一后的坐在座舱里操纵飞机,几十个兵在机身左右两边,慢慢地将飞机推到机窝后面的机库里(机库是一幢供平时修理飞机用的大礼堂一样的大房子)。当时通往机库的那条路的路面是砂石路,(跑道西头的停机坪距山脚下的机库约2KM)。飞机后主轮的左轮胎在推行过程中不幸竟被地面上的异物扎爆了。
当时为什么要把飞机推进机库呢?这主要是为了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翻修机场跑道,机场上所有的歼击机都转场到龙田机场去了,福州机场解除了战备,没有一架军机。F—5F停放在跑道西头,孤零零的。无论是在地面远眺还是从天空中看下来,都很显眼。为了防止台湾方面报复破坏,转移是必要的。
再来说说这架F-5F型战机。一般的歼击机只有一个座舱,这架战斗教练机,所以有前后两个座舱。降落时,后座舱的座舱盖已经掀缺了,留下一个明显的空挡。其他部位都是完好的。(后来才知道这是黃植诚带飞时的中尉飞行员许秋麟在东引岛上空跳伞所致。只要飞行员一跳伞,座舱盖必然先弹掉)。这种飞机是台湾从美国购买的F5型飞机中装备最先进的,也是当时台海两岸空军中性能最好的飞机之一:机上装有两座涡轮喷射引擎,两座独立燃烧系统。最大时速1700多公里,属于超音速战机。机上还装有特种自动定向仪、“塔康”导航系统、敌我识别系统、波段多用途雷达。
武器装备方面,本机可携带两枚空对空响尾蛇红外导弹。机上还装有一门20MM机关炮,可做空、地攻击。但由于本次是执飞训练科目,所以机上并没有携带任何武器。
黃植诚后来介绍说,台湾空军曾拿F—5F和我空军当时装备的主流歼六型战机做过空中格斗飞行比较,从速度、机动性能、武器装备等方面对比,结果得出结论:在飞机的电子设备、雷达和其它高级仪器方面这架飞机比歼6型战机较为先进。在高空歼六飞机性能好,而低空则是F—5F性能好。所以台湾空军总结出一套战术,和中共空军相遇时,要尽量往低空引导,企图发挥该机低空的机动性能优势歼灭对方。从中也可以看出美国企图维持海峡两岸军事力量均衡的用心。我靠近飞机细细观察,只见机头上喷着“中正”两个字。机身两侧的进气道上涂着一个国民党徽和机号:5361,进气道两侧,用中文喷着清晰的小字:此机值美元XXX万务请小心爱护。据地勤技术人员后来检测,飞机设备完好。可惜的是飞机的左主轮轮胎破了,停在那里,机身略略显得倾斜。
就因为这个轮胎,黃植诚后来见了,很生气。这天下午上停机坪拍电视时,黃植诚一走近飞机就发现了,他一发现马上就问:“这是怎么回事?”机务中队的人说是推回时爆的。黃植诚显得很生气,说:“我飞了几千个起落,还从来没有刹爆过一个轮胎。你们推一下就推破了?”说的那些地勤人员红了脸无话可说。黃植诚一看对方下不了台,才换了口气说:“都是国家财产,要爱护嘛。是吗?”听的兵马上点头,心里都感到惭愧。看到这些,我心里也很有感触。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纪真):亲历:黄植诚驾机起义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