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ll血火淬刀锋,重庆有兵工:1.5万门火炮的中国担当

?9月3日ll血火淬刀锋,重庆有兵工:1.5万门火炮的中国担当

【题记】原创I小刀99
9月3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宏言大义我就不就再饶舌了,只把曾经未能表达清楚的前辈兵工人、血火铸炮淬刀锋的家国担当,整理后再飨读者。

9月3日ll血火淬刀锋,重庆有兵工:1.5万门火炮的中国担当

【楔子】
1950年11月30日拂晓,入朝作战的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为追击南逃的美军,一路穿插,赶到了松骨峰一带。
为聚歼敌人,一营三连奉命抢占松骨峰北侧无名高地,与在军隅里败退下来的美二师打了个“照面”,敌人黑压压的汽车,坦克和步兵蜂拥而来。
连长戴如义一声令下,三连火力齐射……刹那间,公路上汽车、坦克燃烧起来,美国兵纷纷跳车乱跑。
这是一场残酷的阻击战。炮弹、汽油弹和燃烧弹把阵地烧得火光冲天。
战斗异常惨烈,三连打得只剩6人。对此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已有描述,不赘。
在这场阻击战中,335团的配置的57无后坐力炮发挥了重要作用,共击毁敌军车、坦克40余辆。
志愿军入朝初战,尚未列装苏式武器,2000米内可击穿轻装甲的57炮哪来的?
它来自重庆的第50兵工厂!

9月3日ll血火淬刀锋,重庆有兵工:1.5万门火炮的中国担当

?

1

第50兵工厂,座落于重庆长江岸边的峡谷郭家沱,后更名国营望江机器厂。从在广东建厂起,它造火炮的历史已有90余年。
火炮被誉为“战争之神”。
中国是最早使用火炮的国家之一。早在1332年的元朝时就装备了金属火炮,蒙古人用它攻城掠地,远达欧洲。
但近代中国的火炮却远远落后于西方。虽说自洋务运动起就“设局制炮”,但由于长期军阀混战,不能满足国家防卫的需要。
这一乱局直到“七七事变”后,才有了重大改观。
改观源于抗战初期卢作孚主持的宜昌大撤退,赢得了中国工业命脉的胜利西迁,大批兵工厂迁渝,重庆不仅成为大后方的兵工基地,也成为中国火炮的生产基地。
在内迂重庆的10余家大型兵工厂中,炮厂员工约1.5万人,他们生产的火炮主要有60、82、120毫米迫击炮和37战防炮、75步榴炮等,重点厂家包括兵工署第10工厂,第21工厂和第50兵工厂。
这几乎是中国生产火炮的全部家当。
3家工厂累计产炮1.5万门,为拯救民族危亡作出了贡献、也付出了重大牺牲。

9月3日ll血火淬刀锋,重庆有兵工:1.5万门火炮的中国担当

9月3日ll血火淬刀锋,重庆有兵工:1.5万门火炮的中国担当

在积贫积弱的中国,要造一门炮,得千锤百炼、淬血磨励

2

? ? ? ? ? ? ? ? ? ? ? ? ? ? ? ? ? ? ?

“我是1939年10月5日进50兵工厂的。”
家住重庆郭家沱望江村4栋的何兴元,我采访时他已年逾九旬,仍清楚记得进厂的日子。何是长寿葛兰人,生于1918年,“当初我正在城里干挑水工,听说郭家沱的兵工厂在招人,丢了扁担就往这边跑。”
其时,50兵工厂刚从广东迁来,不少机器设备正缺人搬运,“管事的一见我,就收下了,说,抬东西去!”
从进厂到上世纪80年代退休,何兴元和炮打了40年交道。最早教何兴元造炮的是广东师傅丁贵林,“他是个技师,有本事,见我人勤快,就问想不想跟他学技术,我可巴心不得呀!”
于是拜丁为师,学造炮。“那是1940年前后的事。”
何兴元先后干过60炮底座、37战防炮热处理等工种,“当时没电炉,37炮要开炮管膛线,得先用柴火将炮管烧软再开,有时上面半截开出来了,下半截却冷凝了,炮管就得报废,真心痛啊!”
50兵工厂外地人多,“他们太多是技师或技工。但不管来自哪里,大家都很团结,一心想着多造炮。”
何兴元记得,“50厂厂长叫江杓,上海人,身材高大,脑壳顶顶长一撮白毛,人有本事,就是脾气糙。每天晚上,他都要骑脚踏车到各个车间转,手里提根藤棍,只要看见谁不认真干活,他抬手就打,说是要那人长记性!现在想来,战时军品任务重,江厂长压力大,脾气也大呀!”
1940年,江杓也就40岁,脑壳顶顶都白了,可见情势之紧迫、人心之焦灼!
1941年8月11日,日机袭击50兵工厂,炸死员工28人,“工友的鲜血让全厂愤怒了,大伙边建厂房边造炮。”
据《望江厂志》载,50兵工厂在1939年恢复生产,当年就修造出86门150毫米迫击炮,制造炮弹41800发;1941年研制出中国第一门37战防炮,并大量生产60迫击炮。

3

? ? ? ? ? ? ? ? ? ? ? ? ? ? ? ? ? ? ? ??

??

“50兵工厂能迅速复工,与专家治厂有关。”
国家59所高工郑光宇告诉我,“解放前我在50兵工厂干过。它的历任厂长都是火炮专家。”
譬如第一任厂长江杓,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毕业,任50厂厂长时佩陆军中将军衔。“重庆兵工厂的厂长一股只是少将,可见当时对火炮之重视。”
50厂还有一位著名厂长叫李式白,同济大学毕业,曾主持研制60炮和57毫米无后坐力炮,“李厂长还为解放西藏和抗美援朝立过功!”
最先生产82炮的是21兵工厂。厂长李承干也是个牛人,年少时即被张之洞送日本留学,历练于汉阳兵工厂和金陵兵工厂。
迁重庆后,李承干扩大82炮的生产规模,并对迫击炮做了改造,让它兼顾平射和曲射。抗战期间全厂生产7611门, 其射程超3000米,深受前线好评。
无数兵工人才齐聚重庆,为制造火炮奠定了基础。

4

在那场关系民族存亡的大血战中,中国火炮是什么状况?
“中国军队的炮火,不及日军十分之一!”军事史专家李意志说。“七七事变”后,日军之所以能快速推进,除蓄谋已久的侵略野心外,“其火力凶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按说,抗战初期中国军队人数并不少,有作战师180个(包括归入建制的八路军3个师),但海空军力量悬殊,“特别是陆军火炮,更是差一大截。”
抗战爆发前,陈诚曾主持炮兵督导整训,全国可用火炮仅457门,有的作战师根本没炮。
而进攻的日军以师团为作战单位,一个甲种师团(如进攻山西的坂垣第5师团),下辖4至9个步兵联队(团)及1个野炮联队,兵力达2.5万人,拥有火炮120门,包括54门75毫米野炮,12门105毫米榴弹炮等,且每个步兵联队还有300余人的炮兵大队,拥有数十门迫击炮和反坦克炮。
日军凶狠的炮火,让初期参战的中国军队伤亡惨重,如淞沪会战时,中国军队为坚守大场、宝山、罗店等要地,与敌反复拉锯,日军炮火将阵地打成一片火海,大炮成了中国军人的绞肉机,“有些师和团,开上去几千人,撤下来只剩几百人!”
唯一的例外是,当时中国陆军炮兵第10团曾大显神威。
这个团拥有的德械重榴炮,正是江杓、李式白等人于1935年去德国莱茵炮厂监制的。该炮最大射程15公里,弹重42公斤;全炮重6吨,用汽车牵引,是中国唯一的机械化炮兵部队。
淞沪会战老蒋舍了本钱:除了将唯有的3个德械师全部拉上去,唯有的重炮10团也开了上去。
重炮10团先后对日军野战机场、黄浦江军舰和虹口司令部进行猛烈轰击,打得对手鬼哭狼嚎、死伤无数。日本人根本不知道中国军队竟拥有射程超过10公里的火炮,曾派汉奸到处打探,终无结果。
此后,重炮10团先后参加台儿庄、武汉会战,江阴保卫战,长沙和缅甸会战,一路血雨腥风,竟建制不乱、装备不少。

9月3日ll血火淬刀锋,重庆有兵工:1.5万门火炮的中国担当

9月3日ll血火淬刀锋,重庆有兵工:1.5万门火炮的中国担当

中国陆军的重炮10团,曾打得对手鬼哭狼嚎

5

重炮虽厉害,但对中国军队来说并不完全适用。李意志认为,“几次大会战后,中方转入防御作战,军队急需适合山地作战的迫击炮。”
郑光宇从技术上解释:“造重炮的技术要求高,战前只有沈阳兵工厂和山西兵工厂能造,但它们都被日军占领了。因此,重庆担当起造迫击炮的重任!”
这是历史对重庆的选择。
当年日机对重庆狂轰滥炸,目的之一就是要摧毁兵工厂。
何兴元称,为避日机,50厂的许多机器就藏在山涧里,生产车间设置在人工开凿的隧道中,“当时工人肯拼死命,都知道是在为抗战奋斗。”
沿江一带,夜夜灯火通明,机械转动之声轰鸣于峡谷,甚为壮观。郑光宇说,这期间生产的火炮主要是仿法国布朗德武60、82,120毫米迫击炮,50兵工厂还生产了少量战防炮和野炮。
1943年1月,21厂由工程师段士珍主持,重新设计120毫米迫击炮,“它比82炮威力更大,特别适合炸碉堡。21厂在设计中使用了胶轮和弹簧减震,全炮仅重212公斤,比470公斤的法国母炮轻258公斤,射程达4923米,在滇缅反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1年7月,兵工署令50兵工厂筹造60迫击炮,工厂参照布朗德式炮重新设计,于同年9月造出第一门,次年投入批量生产。
该厂1942-1945年共造3400门,加上第10兵工厂造的2770门,重庆共生产6100多门60炮装备前线,大大增强了中国军队的火力。
“这种炮的特点是轻,”参加过滇西松山大血战的重庆老兵杨克南说,“它的射速达每分钟18发,最大射程1400米,但全重仅18公斤,一人可背负行走。”
当时前线最大的威胁是日军频繁出动的装甲车和轻型战车,其装甲厚度为16-25毫米,“战防炮是它的克星!”
1938年5月兵工署令50兵工厂试制37炮。因受战争影响,1941年50厂才试制成功中国第一门37炮,“这是当时最优良的战车防御武器,最大射程6000米,400米内可击穿40毫米的钢板!”
由于原材料受限,50兵工厂只生产出94门,另外还修造了281门150毫米迫击炮,“它们是追击炮之王!”

9月3日ll血火淬刀锋,重庆有兵工:1.5万门火炮的中国担当

9月3日ll血火淬刀锋,重庆有兵工:1.5万门火炮的中国担当

9月3日ll血火淬刀锋,重庆有兵工:1.5万门火炮的中国担当

9月3日ll血火淬刀锋,重庆有兵工:1.5万门火炮的中国担当

9月3日ll血火淬刀锋,重庆有兵工:1.5万门火炮的中国担当

9月3日ll血火淬刀锋,重庆有兵工:1.5万门火炮的中国担当重庆这些简陋的厂房里,造出了前线急需的火炮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抗战中,重庆生产的1.5万门火炮,在前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李意志说,西迁后因复工及时,重庆火炮最先的立功是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1941年12月,日军调集5个师团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以13个军进行防御。
是役从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历时23天,50兵工厂生产的150迫击炮和21兵工厂生产的82炮大批送上前线。
中国守军将这些炮放置岳麓山上,加上原重炮10团的榴弹炮,给予日军毁灭性打击。会战共消灭日军5万余人,这是自太平洋战争开始后盟国的第一次大捷,引起强烈的国际反响。
参战的10万川军也配备了重庆炮,如杨森的20军有了火炮支持,三战新墙河,打得凶狠,以至日军多日不敢再犯长沙。
为收复云南失地、打通滇缅公路,1944年20万远征军配备的数千门重庆火炮,无论在松山、腾冲、龙陵、芒市、遮放、畹町,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它是重庆兵工人的骄傲!”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江杓的继任者李式白,也曾留学德国,在他任上,还“偷”过美军一门无后坐力炮。郑光宇称,这种炮是美国海军于1914年研制出来的,但真正大规模运用,是二战中美军在太平洋上的硫磺岛。
无后坐力炮威力大,1200米的射程可穿透75毫米钢板,中国造不出。
抗战结束后,美军一个观察团携炮来到50厂,在厂子旁的广阳坝试炮显摆。李式白见后眼热心跳,哪个搞兵工的理工男,按耐得住对好炮的心头之痒呢?
一定得把它偷过来!
所谓“偷“,就是悄悄测绘:该炮长1.55米,有28个零件。50厂的工程师只用了一晚上,就将它精细测绘完毕。
那天夜里美国人喝高了,竟浑然不觉!
新中国成立后,50厂根据美军图纸仿造的2000多门无后坐力炮,在解放西藏的昌都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38军在朝鲜松骨峰的激战,就有57炮血染的风采!
重庆兵工人,沥血铸炮,磨砺刀锋,杀无赦!
今天,所有的火炮,都尘封于时光档案
所有的披肝沥胆,还有多少人知晓
还有多少人喝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小刀99):9月3日ll血火淬刀锋,重庆有兵工:1.5万门火炮的中国担当

(浏览 1,622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