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驾到】红旗渠和马家山村的故事 | 崔杰印

河顺文艺·第706期

【新人驾到】红旗渠和马家山村的故事 | 崔杰印

近期文章预告

*村名考释  申村–赵长生
*诗歌 婚礼的感叹–闫仓法
*随笔 雪–观海听涛
*方言岛 林县话儿·动物植物–田新法
说明:发表先后以当天发布为准。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新人驾到】红旗渠和马家山村的故事 | 崔杰印

红旗渠和马家山村的故事
口崔杰印
 

红旗渠是前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带领县委一班人和林县数十万人民群众战天斗地的成功创举。
红旗渠的建成,破天荒改变了太行山区林县人民几千年来的吃水、用水问题。
红旗渠的工程建成,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被周总理称之为新中国两大奇迹之一。毛泽东主席曾在新乡火车站专列上接见杨贵书记。

【新人驾到】红旗渠和马家山村的故事 | 崔杰印

毛泽东主席接见杨贵
然而,很少人知道,人工天河红旗渠和一个小山村马家山村有关联的来龙去脉的故事。

【新人驾到】红旗渠和马家山村的故事 | 崔杰印

马家山村位于林县(今林州市)北部,隶属河顺公社,过去是个行政大队所在地,另有三个自然村。北靠太行山东西余脉万米之下,向北有东西高山峻岭拦阻,山下有庙名叫武平寺,也是武平寺自然村,当时有十几户人家,离大队所在地约三公里,在两道山沟北面。马家山村东北方向沟东边两公里外是东庵沟自然村,当时约二十几户人家;西北方向二公里,山中间是白庵将自然村。马家山村往西绕过两道沟三公里地就是东岗公社西庵沟自然村。
记得我小时候,经常跟着母亲起早贪黑,去弯弯曲曲两公里开外的山沟里小井沟(叫小井,实际上是空山水,即山缝中渗出的水。说是井,实际上是个两三平米不方不圆的水坑),用水桶往家里挑水。
那时母亲挑着水往回走之前,每次都要在桶里水面上放点随手找来的草叶或树枝,防止桶里的水往外溢。
经常是天不明就得从家里出发,因为水源是空山水,晚上没人来挑,两三平米大的水坑里,水又清又多,去的晚了人多水少就得排队等。赶回家上午和下午,大人们还要去地里劳动。
我长大一点的时候,我记得妈妈挑着大桶在前边,我挑着小桶在后边儿跟着……

【新人驾到】红旗渠和马家山村的故事 | 崔杰印

另外,村里人去挑水还有一个地方,在村南边红土沟,路窄沟深,坡度在70度以上,一般都是男壮劳力人去挑,女的很难走上道来,所以,挑水、找水就是那个时代的头等大事,因为村里没有一眼水井,全靠天下雨下雪存旱井水或出门找水挑水。每天早上或者晚上第一要事就是挑水,解决当天或者第二天的吃水用水问题。
太行山区,土薄石厚,自然条件恶劣。五、六十年代前后,既是建国初期,又遇连年自然灾害…..因为天旱少雨,枯井干了,泉水断了……
从县里、公社到大队干部、社员都在为水发愁……
开始大队干部们就在村周边,进深山、下深沟里面找水,那时不论技术还是人力,都非常有限,找水也找不到,真是求天不应,叫地不灵。
可是,人总得活呀!
一次开会讨论时,有人提议:把西沟小井沟那边水坑挖大点,再引过来,既安全(因为曾发生过狼吃人事件)还省力省工。
根据初步估算,小井沟水位,顺着沟沿来到村边位置有一定的落差,这样远在两三里外的山沟里面的空山水就能引过来,省着社员们跑来跑去挑水。为此,困难再大也得办。
在大队领导和全村群众的积极配合下,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沿着半山坡挖了条水沟,把小井沟水引到了我们村西边来了,又建立了一个小水池,全村人都高兴得不得了啦!
难能巧合的是,我们村半个世纪前从西沟小井沟引水到村西头三公里多的小水沟,竟然同后来修建的红旗渠在一个平行线上,只是红旗渠岸高出小水沟20多米。
这个小水池并不大,30多立方米,因为水源很小,流到村头水就很少,还好,晚上时间长,挑水的人也少,相反每天早上去挑水的人也就多。
有时水池里面水不够用,有男的或女强人不想排队,就还继续去远处深沟里面去挑水。
可是不久,随着人们生活、农业浇地、牲畜增加用水量不断增加,人们看到这个水根本不够用,怎么办呀?还是愁在心头。

【新人驾到】红旗渠和马家山村的故事 | 崔杰印

崔复生
这个时候,我们村里面有个热爱文学写作的青年,名叫崔复生,在《河南日报》发表了《毛主席带来了清泉水》,赞扬挖沟引水的事;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马家山巨变》专著,这些在五六十年代都是罕见的事,轰动一时……

【新人驾到】红旗渠和马家山村的故事 | 崔杰印

【新人驾到】红旗渠和马家山村的故事 | 崔杰印

引水的事件引起了公社、县里面领导的高度重视,认为有推广和借鉴这个经验的作用。于是,县委县政府就在马家山村西,西庵沟召开了一个全县治山治水参观交流学习会议。
红旗渠动工后,60年代末,红旗渠二干渠开始动工了。马家山村干部群众热烈欢迎,积极参加,因为红旗渠二干渠的渠线是从马家山村串村而过,是从半山腰开渠,所以马家山大队的干部群众大力支持,社员们积极主动把自家的牛棚、草棚、磨房让出来,让外乡的修渠民工住进里面……经过马家山大队地盘往下游村庄走的渠线约有30公里,弯弯曲曲,从村地界西头到村地界东头,劈山、钻洞、架桥四十余处,环绕白庵井、武平寺、东庵沟三个自然村,然后向东延伸。

【新人驾到】红旗渠和马家山村的故事 | 崔杰印

红旗渠建成以后,马家山大队又建了个大水库、大水池。水库满足了农业浇地用,水池方40米左右,深10米,满足了人的日常生活用水。从此,马家山大队的生活环境、粮食产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庄最靠近红旗渠,最享福于红旗渠,沿着渠岸走就是围绕渠线走,看到的是一个青山绿水、自然和人造无缝连接的天然景区。
马家山村不仅有青年时代弃学从文、在红旗渠指挥部当通讯员、写有《太行志》《血染芳草》等著作成就作家的崔复生;有当时的大队长牛世德,收到被新华社下放河南新华社记者团的感谢信;有《林县报》头版刊登当时当大队长的《实干队长——崔天魁》并加《社论》;还有红旗渠补源技改工程南谷洞水库指挥长、副县长刘银良等等老前辈……  

【新人驾到】红旗渠和马家山村的故事 | 崔杰印

近年来,马家山村在村两委、村支书崔拴林的带领下,新农村建设成就年年有喜报,是乡、县、市先进典型模范,从农村建设到修路架桥;从尊老爱幼到重视人才培养;从关心群众生活到扶持村民创业……方方面面都在开创新局面。
历史上从村东,向东去是条深沟阻拦,严重影响着农村的发展,虽架过几个桥,但总体上都在沟底,上坡、下坡、窄小早已不适应现代交通的需要,目前在他的带领下即将变通途!
马家山山多坡多,过去荒山秃岭,如今变成了核桃、枣树、苹果园,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旺盛景象,新的征程上更加有力奋进。
难能可贵的是,大队党支部开设了农民夜校,设立了电商平台,组织党员干部每年慰问群众,经常放电影、演戏,群众文化生活搞得热热闹闹,还开展组织了老年棒球队等。马家山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标兵。

【新人驾到】红旗渠和马家山村的故事 | 崔杰印

由此,红旗渠旗手杨贵也和他的下属、他的同事——他们一起工作过的崔复生、牛世德、刘银良,成了生前真正的挚友。
因为马家山村故事多,也被市民协定为故事村。因为父亲崔复生从青年时代就跟杨贵书记在红旗渠指挥部当通讯报道员,县人委会1964年首次派他到山西红旗渠源沿线石城、王家庄公社采访,后写有《太行志》等著作。

【新人驾到】红旗渠和马家山村的故事 | 崔杰印

深受父辈红旗渠精神影响,为了继承老前辈的精神,我写词、谱曲、演唱并发表了《中国有条红旗渠》歌曲,并带领子孙用心书画了《红旗渠十大工程》彩铅画,用来歌颂、宣传和发扬伟大的林县人民奋斗精神!
【新人驾到】红旗渠和马家山村的故事 | 崔杰印

【新人驾到】红旗渠和马家山村的故事 | 崔杰印

【新人驾到】红旗渠和马家山村的故事 | 崔杰印

 – 作 者 简 介

【新人驾到】红旗渠和马家山村的故事 | 崔杰印

崔杰印 ,1958年生,大学文化,曾任省市报、电视台通讯员,大中型企业报编辑,当过教师,大企业工程部部长,高级工程师。1992年出席在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国科协首届青年学术年会,199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开拓前沿学科《管理效益学导论》专著。曾获国家专利多项,省市科技成果多项

-End-

版权声明:【河顺文艺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河顺文艺):【新人驾到】红旗渠和马家山村的故事 | 崔杰印

(浏览 248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