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临(关照)过北京老字号的贵宾(二)

  

 

   
       北京的老字号,内容丰富,文化内涵高,名字起得韵味别致,我在北京几十年了,我也到过大部分老字号,仅仅是到过啊,不是光临或关照。光临和关照的都是德高望重的名人前辈。

听鹂馆 

       颐和园听鹂馆在解放初期以举行国务招待活动为主。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主席从西柏坡到北平后,在颐和园的第一餐,就是由听鹂馆制作的。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都在这里宴请过外国领导人。1954年12月,周总理陪缅甸总理吴努到颐和园,从长廊快到听鹂馆时,欢腾的人群把路围得水泄不通,总理微笑着站在台阶上向游人频频举手致意说:“今天贵宾来游园,这是我们国家请来的客人,大家都是主人,对贵宾要表示欢迎。”游人鼓掌拥护,自动形成了夹道欢迎,气氛热烈秩序良好,吴努连连称赞。

      1955年10月2日,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领导人在听鹂馆宴请印度总理尼赫鲁并观看了京剧《三岔口》。

      1957年5月2日,周总理陪缅甸议长到颐和园,在去听鹂馆的路上,游人拥挤着争看总理和外宾。

      总理尊重游人,见有工作人员推游人,就小声批评道:不要推人,并高声对游人说有客人,请大家让一让。”人群松动了,总理才陪外宾进入听鹂馆。

      1971年7月9日,周总理在听鹂馆接待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当年10月20日,基辛格二次访华,安排美国总统访华事宜,周总理又在听鹂馆宴请基辛格。

      1972年8月,周总理陪同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游览颐和园,在听鹂馆用餐。之后,中日联合声明恢复了正常邦交。

      前不久杨得志将军的女儿秋华大姐,告诉我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彭德怀元帅被安排居住在去颐和园的路边的挂甲屯,彭老总听说杨得志将军在听骊馆参加宴请外国军事代表团,就在路边站着等杨得志将军回城的车队,可惜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走这条路,后来憨厚的杨得志将军听说彭老总在寒风里站在路边等自己时,非常难过和难受。
仿膳饭庄
      周恩来总理生病期间,曾多次到北海公园。1975年5月23日,总理在北海散步到仿膳门前,见门匾落款处的署名被挖去,补了一块木片,便问为什么挖去署名,饭庄人员说因为是老舍写的,总理深情地说:”老舍是文化人,太可惜了。”你们应该补上老舍的名字!”
      过了一段时间,总理又督促此事,指出:”老舍是文化名人,给仿膳写个字有什么错!”老舍署名终于恢复。当天,简单的午餐后,总理说:仿膳的小窝头很受欢迎,要保持下来。肉末烧饼也好吃,如果肉末里加上南荠和笋末,吃起来更加爽口,就不感到油腻了。
       此后,仿膳就按总理的意见作了改进。餐后,总理要结账,饭庄说交1.5元,总理说不对,后来收了 3.7 元。但第二天总理又派秘书来,说还是算少了,最后按5元结清。
      仿膳服务员马玉玲和老师傅一起接待总理,总理问过她的姓名、年龄等情况后,亲切地对她说:”你刚刚 19岁就参加工作,真幸福啊!要好好向老师傅学习啊。”又嘱咐老师傅:”你们老师傅不要保守,要带好徒弟。”总理重病在身,仍带着许多文件仔细阅批,偶尔在仿膳吃一次简单便饭,一定要付饭费,并嘱咐:”不要为我搞特权。”一次,总理专门听小马唱《红灯记》的李铁梅,殷切地嘱咐她:”小马,你要向铁梅学习,爹爹挑担千斤重,你要挑起八百斤!”
      7月下旬的一天,总理再次来到仿膳,饭庄经理说:”总理,很多人从报纸上看到您在仿膳漪澜堂接见美籍华人李振翩的合影照片,都说您精神很好,也胖了,您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呀……”总理深情地说:主席健在,小平同志出来了,这就好哇。至于照片,只是照片,我的身体我自已知道。总理又招呼小马唱了《红灯记》选段,临走前深切地对她说:”你要学习铁梅啊!挑起革命的重担。””下次我还要听你唱呐!”这竟是总理对小马的最后一次教诲。

北京百货大楼

        1955 年百货大楼开业后,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领导人先后来大楼指导工作慰问职工。开业前夕,周总理来大楼,在呢绒部与老售货员刘志泉有过一次亲切的长谈。总理见大家都站着,坚持不坐,与刘志泉从解放前谈到解放后,从思想工作谈到家庭,在详细了解刘师傅一天的作息情况后关切地问:你每天下班很晚,回家时谁给你等门?这样无微不至的关怀,令刘师傅感到无比温暖。总理像普通顾客一样,多次来大楼,在柜台察看商品质量,并与售货员交谈,询问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等情况有一次,总理走遍了一、二、三楼在刮脸刀片柜台前,总理笑着对售货员说:请你替我向工业部门反映反映,要努力提高刀片的质量,像我这样的胡子就不好用。在金笔柜台前,总理请售货员拿过一支金笔并问:我能不能蘸水试一试?正低头结账的售货员点了点头,再一抬头,才发现是敬爱的周总理。鞋帽部职工正在开班后会,总理不想惊动大家,轻轻走到柜台后边,认真听售货员发言,大家发现后欢呼起来,总理谦虚地说:干扰你们了请同志们继续开会。张秉贵是大楼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陈云同志为介绍他事迹的书题写了书名:《“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
友谊宾馆
      1953年9月,为解决援华苏联专家居住问题周恩来总理指示:“要保证在1954年入冬前完成1200名专家住房的建设任务。”当年10月9日,邓小平副总理批示中央财政部拨款1000亿元(新币1000万元)修建西郊专家招待所。1954年9~12月主楼、配楼相继竣工,由专家工作局第二招待所管辖。1956年3月9日,经时任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批准第二招待所改名为北京友谊宾馆。周总理对外国专家和宾馆工作十分关心。一次,宾馆张姓司机接送专家时,因疲劳驾驶发生事故,三位苏联专家受伤,总理亲赴北京医院看望,并要求迅速查清事故原因,汇报处理结果。住在宾馆的一位伊朗专家与一女服务员恋爱并提出结婚,总理得知后做了指示:一是了解伊朗专家有无配偶:二是向伊朗专家组征求组织意见:是以上两点如无疑义,拟同意结婚,婚事一定办好遵照总理指示,婚礼在友谊宾馆举行,双方领导到场祝贺。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史称“七千人大会”。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同志曾来友谊宾馆参加分组讨论。少奇同志要求与会同志讲真话,讲实话,并轮流到各桌与代表共餐,说这样可以多接触一些基层同志多了解一些情况。当时主食和菜限量,少奇同志对代表说,这次开会,没有丰富的菜肴,这是我们国家遇到了困难,人民生活下降了,我们能吃上这样的饭菜也很不容易了,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嘛。1970年4月按照总理指示,宾馆部分楼、厅归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使用。1972年年底,西哈努克亲王在宾馆举总理和叶剑英元帅出席。室内温度高行小型宴会,总理问服务员:”能降温吗?”宾馆找来几把扇子,当把扇子递给总理时,他马上示意给西哈努克亲王等外宾用,自己用湿毛巾擦汗,总理的体察入微令在场人深受感动。
光临(关照)过北京老字号的贵宾(二)
(接续前篇,未完待续)

长按以下二维码并识别,进入《北京瞧办主任》公众号,可以放心审阅其他内容

光临(关照)过北京老字号的贵宾(二)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瞧办主任):光临(关照)过北京老字号的贵宾(二)

(浏览 12 次, 今日访问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