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多谋善断,全局在胸,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当主、客观条件允许做某件事时,他能抓住机会。而当条件尚未完全成熟,但在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时,他又敢下大决心,发挥主观能动性。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敌我双方的现实态势,使决策者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立即组织力量向敌人展开大规模进攻,与敌人决战;要么等待时机,等到人民力量发展在全局上占绝对优势时,再与敌人决战。
选择第一个方案,需要决策者具备极大的勇气和丰富的谋略。毛泽东以他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做出了战略决战的伟大决策。只有通过决战,才能解决两军之间谁胜谁败的问题,解决中国的革命战胜中国的反革命的问题。战略决战阶段的斗争,是最激烈,最复杂,最变化多端的,也是最困难,最艰苦的。
因为决定胜负,对垒双方必然摆出全部力量,稍有不慎就会使己方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从指挥上说,是最不容易的时节,也是最能表现指挥艺术的时节。毛泽东以战略家的伟大气魄精心筹划和组织指挥了决战中的每一次大战役。这一环紧扣一环、一气贯注的通盘战略筹划与完整部署,谱写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壮丽篇章。
在解放战争的第三个年头,毛泽东透过弥漫的战争硝烟,科学分析了战争形势,毅然决然地抓住战略决战的有利时机,紧紧把握住“执行有利决战”的原则,亲自组织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律三大战役, 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空前的战略决战。
1948年下半年,中国的军事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人民解放军各部队在各个战场共歼灭敌军264万人,使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由430万下降至365万人,其中, 能够用于第一线作战的只有170余万人, 这170余万人构成5个战略集团,被我人民解放军分制牵制在西北、中原,华东,华北、东北五个战场上。
东北战场为卫立煌集团,48万余人,分布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依靠北宁线的锦、榆段作为他们与关内水、陆联系的通路;华北战场为傅作义集团,60余万人,分布于平绥线上的归绥、张家口以及北宁线上的北平、天津、唐山、山海关等地,依靠塘沽港作为他们海上补给的通道,太原之敌已被我人民解放军围困;华东战场为刘峙集团,60余万人,这个国民党军集团在我军进攻济南时,迟迟不作北援,当济南被我解放后,即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西起商丘、东至连云港的陇海线上以及南至蚌埠的津浦线上,企图阻止我华东人民解放军南下;中原战场为白崇禧集团,约75 万人,分布于平汉线南段及以汉口为中心的地区;西北战场为胡宗南集团,约30万人,被我人民解放军牵制在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一隅。
这五个集团已处于相互不能支援的状态。此外,在其战略后方,仅有36个旅,约23万余人,由于我人民游击战争的发展,只得分别守备着许多点线,难以机动。1948年8月, 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的军事会议,曾经酝酿过撤退东北、 确保华中、坚持沈阳至10月底,以观时局发展,原则上不放弃沈阳,同时亦作撤退准备的作战指导计划。
战争的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由120万人增加到280万人,其中正规军149万人。敌我对比已由解放战争初期的3.5比1下降到1.3比1,其中敌人能用于第一线的兵力为174万,与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对比为0.62比1,与人民解放军正规军兵力对比为1.16比1。从数量上说,人民解放军虽然还少于国民党军队,但是愈战愈强,军政素质上也有了很大提高。
在两年多的内、外线作战中,人民解放军提高了战斗力,在大量消灭敌人之后,缴获了大批的武器,装备了自己,并建立了炮兵和工兵,提高了攻坚能力,在石家庄、四平等战役中,积累了攻城作战经验,部队不仅能打运动战,而且能够开展阵地攻坚战了。
经过新式整军运动,部队的军政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解放区的面积随着前线的胜利而不断扩大,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深得人心,农业生产随之发展,群众积极性的提高,使人民解放军后方巩固,获得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力、物力的支援。
1948年9月的济南战役歼敌10多万,拉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在经过对全国各个战场的分析比较之后,毛泽东决定在东北发起第一个大规模的决战战役。毛泽东是这样考虑的:从经济和面积看,东北解放区已占东北地区总面积的97%,后方巩固,经济实力较强,在全国各解放区中位居第一。
从兵力对比上看,我军占绝对优势,当时我军兵力100万,还有炮兵、铁道兵各一个纵队,而国民党军队只有55万人,且被分割龟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点上。从战略计划上看,蒋介石曾有过“撤退东北,巩固华北,确保华中”的计划,这时正举棋不定,形势对我十分有利。
如果我军战略决战的方向不是首先指向东北而是指向华北战场,则我军将可能受到华北、东北敌军之夹击,陷入被动;如果我军首先在华东战场与敌人决战,则有可能促使东北敌人迅速撤退,以实现其战略收缩之企图。
可见,除东北战场外,在其他战场上同敌人实行战略决战都对我军不利。在敌我双方兵力对比上,华北、华东、西北、中原各战场敌人的兵力都超过我军。我军若先就地消灭东北政军,既可粉碎敌人战略收缩之企图,又可使东北我军转向关内机动,并取得东北工业支援全国战争。
选择东北为战略决战首战方向,是将初战的胜利建立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之上,也是毛泽东深思熟虑的决策。
在实现战略决战的战役指挥上,毛泽东十分注重抓住关键环节,照顾战争发展的全局,他是抓住战略枢纽去部署战役,抓住战役枢纽去部署战斗的。
在酝酿辽沈战役时,毛泽东按照将蒋军封闭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有利的构思,一方面他要求东北我军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同时又命令华东我军避免打很大规模的歼灭战,每次歼敌不超过两个整编师,以免引起东北敌人退缩增援,抑留敌人在东北加以聚歼。
当淮海战役激战正酣,平津战役即将发起之时,毛泽东又速电太原前线徐向前、周士第,要他们充分估计到若太原攻克过早,会使傅作义感到孤立,自动放弃平、津、张、唐南撤或分别向西向南撤退,增加尔后歼灭的困难这一情况,为此,应当立即停止攻击,进行政治攻势,部队固守既得阵地,就地休整。
待东北我军入关攻击平津时,再攻克太原。展开平津战役之际,为稳住平津之敌,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诸敌南下,毛泽东又命令淮海前线总前委,在歼灭敌黄维兵团之后,留下杜聿明指挥下的邱清泉、李弥、孙元良诸兵团之余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
这种战斗服从战役,战役服从战略,一环扣一环,环环连接的决策部署,保证了我军能够达到大量地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夺取决战胜利的目的。
在三大战役的过程中,毛泽东还针对各个战场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作战方针,确定各个战役的主攻方向。
对于辽沈战役,根据东北敌军分别孤立集中于三城和锦州处于重要战略地位的特点,毛泽东明确提出首战北宁线,打下锦州城。
也就是置长春、沈阳两地的敌人暂不打,卡住东北敌军撤往关内的咽喉,攻占锦州,关上东北的大门,敌之卫立煌集团就成了“瓮中之鳖”。先打锦州,攻其必救,可以吸引沈阳之敌来援,歼敌于运动之中。我东北野战军经过31小时的激战,攻克锦州,歼敌10万余人。
锦州一解放,形成了我军在东北战场上“关门打狗”的有利局面,迫使长春之敌一部起义,其余全部投降。接着我军又围歼由沈阳前来增援锦州之敌10万余人,解放了沈阳、营口。
正当辽沈战役方兴未艾之时,毛泽东抓住有利时机,立即部署了淮海战役。80多万敌人,采取一点两线, 重兵密集的部署,妄图守住中原、屏障南京。敌人兵力密集,便于机动和迅速增援,若要攻歼其任何一部,必须首先拦得住敌人援兵,以赢得时间,保持主动。
毛泽东审时度势,确定了“中间突破”的方针,首先围歼黄百韬兵团,以一半以上兵力牵制、阻击和歼敌一部,对付敌人另外两兵团,保证歼灭黄百韬兵团的胜利,切断了敌人的海上通道,为我军第二、第三阶段分批歼敌,创造了有利的态势。接着,我军又歼灭了黄维兵团、杜聿明兵团,取得了中原决战的伟大胜利。
当辽沈战役高奏凯歌,淮海战役鏖战正酣之际,华北敌军受到震撼,已成惊弓之鸟。毛泽东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命令东北野战军快速提前秘密入关,配合华北野战军发起平津战役。当时华北博作义集团是国民党在战略上唯一可以机动的兵力,蒋介石企图利用该集团阻止我军南下或增援华东战场,傅作义本身还有西窜企图。
针对这一特点, 毛泽东提出采取“隔而不围”和“围而不打”的方针。为防止出现把张家口、新保安、南口诸敌都打掉,迫使南口以东之敌逃跑的状况,毛泽东令华北部队对新保安之敌暂不要打,以华东战场延缓对杜聿明残部作最后歼灭之部署相配合,先稳住敌人,完成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
使华北敌人完全陷入收不拢、逃无路的绝境。华北敌军被我军斩头去尾,分段歼灭。我军先后解放了张家口、天津、新保安、塘沽,在重兵围困下,北平得以和平解放。我军先后歼灭蒋介石的正规军144个师(旅),非正规军29个师,共154万人,取得了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
在三大战役中,毛泽东伟大的革命胆略无人能及,他那深谋远虑,处处主动,正确地处理了三大战役的战略衔接,环环相扣的指挥艺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军旅警营):看三大战役中,毛泽东无人能及的胆略和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