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 文】寒 舍 | 建 树(文)新 生(诵读)

河顺文艺·第1054期

【散 文】寒 舍 | 建 树(文)新 生(诵读)

编辑推荐语

今天发表的我刊副主编建树先生《寒舍》一文,很值得亲们品读。

此文冠以《寒舍》简朴之名,藏深厚之情。主人公寒冰之居所,虽名“寒舍”,却满溢温暖与艺术。此处不仅是其摄影艺术的摇篮,更是心灵交汇的港湾。从简陋到雅致,变化的是环境,不变的是主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执着。

寒舍,以情动人,以艺传情,让人感悟到:真正的富足,不在于物质的堆砌,而在于心灵的满足与艺术的滋养。

【散 文】 

【散 文】寒 舍 | 建 树(文)新 生(诵读)

建 树 / 文  

新 生 诵读  

一般来说,用文学手法来表达一些事物大多都不“实诚”,惯用的手法就是欲扬先抑、先悲后喜、欲擒故纵、声东击西。取名字亦是如此——它拧着来,叫“雅舍”的未必雅致,叫“寒舍”的也未必寒酸。
 
梁实秋在散文《雅舍》这样描写:“雅舍”旁边有高粱地,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土山坡,进屋后仍需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依山势而铺……入夜鼠子瞰灯,或在门槛上磨牙……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雅舍却格外猖獗。
 
这是哪门子的“雅”?
 
反观人们口里常说的寒舍,大多是为了向客人客套、谦虚一下而已,其实硬件设施大致还是能够说得过去的,不是金碧辉煌也是古色古香,没有瓷器珠宝也有文房四宝,最不济也要标配一个茶台或茶盘儿。
 
寒舍并不寒。
 
而寒冰的寒舍却非如此。人家叫寒冰——寒冰的房舍。名字取得顺其自然、理所当然,一点儿也不牵强。
 
【散 文】寒 舍 | 建 树(文)新 生(诵读)                                                                                              图片|黎明-供
 
再往上追溯寒冰为何叫寒冰,相信很多人不知情,我也不知情,也没有问过寒冰。我记得30年前在北京四季青人民公社临长河的一块菜地里初见他时,那时留着长鬓角貌似三浦友和的林县小伙儿叫付有良。后来听说他从事建筑业不尽如人意,山穷水尽疑无路时,一朋友带他登临太行山以明志,谁知柳暗花明,竟开启了他灿烂的摄影艺术人生。
 
【散 文】寒 舍 | 建 树(文)新 生(诵读)
                                             图片|黎明-供
我猜想那次登太行一定是冬天,和李白登太行属同一个季节。看到冰清玉洁且愈寒愈坚的冰,触发了他的灵感,于是给自己取笔名——寒冰。而且,当时的处境和李白的处境也高度相似——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果不其然,雪中登了一次太行山的寒冰大器晚成了,“济沧海”了。一帆风顺。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艺术生涯必将更加绚烂辉煌。
【散 文】寒 舍 | 建 树(文)新 生(诵读)
                                                                                                                寒冰作品
(感悟一下:人在绝望的时候,身体里某种未知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出来,从而人生别开生面。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可以说,“寒冰”成就了寒冰,寒冰营造了寒舍。寒冰寒舍,寒舍寒冰,反过来倒过去,听着都很舒服,就是套在上世纪90年代风靡林州电视台的那句经典广告词里也朗朗上口:摄影行家哪里有?渠东路上走一走。林州摄影谁最行?魏家寒舍找寒冰!用林县话和普通话讲,都合辙押韵。
 
其实,“寒冰”这个品牌现在根本不用做广告。几年前走吧网记者的一篇文章早把寒冰报道红了,一夜阅读量数百万,圈粉无数。在此我要抱怨那个小姑娘两句,为何把英俊潇洒的寒冰报道成了“河南大叔”?你写成“河南大师”不成吗?“大叔”与“大师”之间,寒冰不就只差那满头凌乱的长发或嘴上飘散的胡须吗?
【散 文】寒 舍 | 建 树(文)新 生(诵读)
 
寒冰、河南大叔这两个名字现在火了。在摄影圈里,更是红遍大江南北。他的作品——太行四季,光影的运用,明暗的对比,构图的取舍,角度的选择都运用到了极致,把太行山四季的美表达得淋漓尽致,妙到巅峰。不消说,他为宣传推介林州做出了巨大贡献。
【散 文】寒 舍 | 建 树(文)新 生(诵读)
                                                                                                                       寒冰作品
 
寒冰俨然就是林州乃至安阳摄影界的代言人。
 
人一旦成名,就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寒冰又热情好客,交往既有摄影界的鸿儒,也有诸如我这样的白丁。因此,他的工作室经常高朋满座。后来他想清静,想“归隐”到现在的寒舍,可究竟声名过于浩荡,想隐也隐不住,粉丝们还是寻微探秘纷至沓来。
 
如此盛况,我曾建议寒冰:何不因势利导,开一间“寒冰农家乐”,生意一定红火。寒冰笑答:有缘入寒门者分文不收,无缘者虽付万金,恕不接待。
 
以寒冰现在的经济状况,想达到这样慷慨的程度还有些困难。出入寒舍的摄友们很清楚这一点,因此来此小聚,俱是自带凉菜啤酒,“借桌”流觞。寒冰搭上农家黑皮南瓜、小米稀饭、夹心糖红薯面糠饼待客。食材虽然简单,却省去手搭凉棚剔牙除垢之麻烦,不亦乐乎。
 
寒舍究竟如何呢?
 
我曾两次造访寒舍。
 
寒舍就隐在红旗渠畔的民居里。寒舍四周植被茂盛,一株株一棵棵的板栗树、核桃树、李子树、苹果树相互簇拥着,密密匝匝,一片青翠葱茏。寒舍坐北朝南,主房五间,红砖墙身红瓦屋顶,单层带阁楼,东屋是同样的建筑,连着过道和街门,西边没有建筑物,一棵苹果树挂满果实探进寒舍半个身子来。西墙开一扇小门,可方便主人进出。南边东部空旷,西部与他家毗邻。院子一半水泥硬化,一半儿是泥土,在这块裸露的土地上,长着一棵对口粗挺拔的香椿树和一棵歪脖子李树。
 
【散 文】寒 舍 | 建 树(文)新 生(诵读)
                                            图片|黎明-供 
堂屋乃寒冰工作室,陈列简单,一台电脑一个茶桌一撮芦苇一拘枯蓬。比较耀眼夺目的是一摞摞的获奖证书和一座座奖杯,还有屋廊下一盆盆“多肉”。初入寒舍时的境况即使如此。
 
再入寒舍时,境况较上次大有改观:入寒舍门,过道迎风墙上,由中书协青年书法家李青飞书写一块内容为“寒舍”的木刻匾额便赫然入目。寒舍二字,姿态拙朴,字体遒劲,颇显功力;移步来到庭院内,但见靠西墙边新搭设一架凉棚,凉棚下摆一简易桌子,桌子上有茶壶茶杯,桌子三面设有带靠背的椅子,可正襟危坐,也可散脱无羁。靠南边的泥土地上,种植一块长方形的人工草坪,草坪上有两个景观地灯,夜色阑珊时,灯光骤亮,草坪上空迷幻缥缈,如同太虚幻境。
【散 文】寒 舍 | 建 树(文)新 生(诵读)                                          图片|黎明-供                   

寒舍庭院的西南角,新挖一座池塘。这座小小的池塘最为讲究的是它“不讲究”,随意那么一挖,规则不规则就他。若搞成中规中矩即为失败——水贵在无形!水贵在柔韧!寒舍有水,方能成冰,方能成就寒冰。可见这座池塘设计匠心独具。

池塘内绿水油油,有数尾金鱼游荡、有若干鱼草飘逸、有几株荷叶初绽。
寒舍的廊檐下是一片花的世界。有三角梅、兰花草、女真、玻璃翠、多肉等,叫上名和叫不上名的,足足有上百盆,花团锦簇、争奇斗艳。
置身于寒舍庭院,远山近水尽入眼帘,诗情画意荡然与胸。正是应了一首古词的境:
“阆苑瀛洲,金谷陵楼,算不如寒舍清幽。野花绣地,没也风流。也宜春,也宜夏,也宜秋。酒熟堪酌,客至须留,更无荣无辱无忧。退闲一步,着甚来由?但倦时眠、渴时饮、醉时呕。
短短横墙,矮矮疏窗,悠悠的小小池塘。高低叠峰,绿水边旁。也有些风、有些月、有些凉。日用家常,竹几藤床,靠眼前水色山光。客来无酒,清话何妨?但细烹茶、热烘盏、浅浇汤。
水竹之居,吾爱吾庐,石磷磷床砌阶除。轩窗随意,小巧规模。却也清幽、也潇洒、也宽舒。懒散无拘,此等何如?依栏杆临水观鱼。风花雪月,赢得功夫。烧柱心香,说些话,读些书……”
【散 文】寒 舍 | 建 树(文)新 生(诵读)
                                            图片|黎明-供
古词意境真是浪漫!可现实里的寒舍池塘,四周无栏杆可依,不过有苹果树可扶;风花雪月时,寒冰没有功夫去烧心香读书,此时太行雪景正盛,摄影人正在赶路。还有“吾爱吾庐”——其实,寒舍并非寒冰所有,寒冰也是客。“客里似家家似寄”!天涯羁旅,别说寒冰,就是普普通通的我们,现在也说不清哪里是家,家在哪里。
 
【散 文】寒 舍 | 建 树(文)新 生(诵读)
                                                                                                        寒冰作品

走出寒舍门,进入尘世间。凡夫俗子的我们无不在为生计而奔波。寒冰也不例外,他还要走红旗渠登太行山,拍民俗拍风光。往大处说他是为了摄影艺术,往小处说他是为了养身立命。
走进寒舍门,就是一副活脱脱的出世图。你可以卸下行囊忘却烦恼,和知己推心置腹,开怀畅饮,高谈阔论,天马行空。说渴了有茶,说饿了有夹心红糖糠饼,犯困了你就躺,感觉燥热你还可以光着膀子……喝多了不妨说句醉话:兰亭雅集较之则个儿?商山四皓较之则个儿?竹林七贤较之——又则个儿?
【散 文】寒 舍 | 建 树(文)新 生(诵读)
                                                                                                       寒冰作品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海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作 者 简 介

王俭周  笔名建树,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安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河顺文艺副主编。


 

-主播简介-

 

【散 文】寒 舍 | 建 树(文)新 生(诵读)

魏俊彦  笔名新生,河南省林州市人,大学文化,长期从事红色文化史料的研究和写作,编著出版有《血荐轩辕》《林州热土领袖情》《创业丰碑》《红旗漫卷林虑山》《林州市革命老区发展史》《林州市水利史》《中国共产党林州市历史大事记》等10多部文学、历史著作。爱好诵读、曲艺和书法。 

-End-

版权声明:【河顺文艺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河顺文艺):【散 文】寒 舍 | 建 树(文)新 生(诵读)

(浏览 4 次, 今日访问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