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那些事儿(91–100)

       继续整理汇总发送名将那些事儿这个系列文章,早几年写的东西,基本没有什么改动。

名将那些事儿(91)曾克林让唐凯捋胳膊 

(2017-03-22 21:45:35)

      当年曾克林和唐凯带领一支八路军部队紧急到东北和苏联红军接头。在路上遇到了苏联红军的先头侦察部队,但是苏军不认识没有任何标志和军衔的八路军。苏军的翻译竟然是一个蒙古人,中文不怎么样,俄文也不怎么样。

     我八路军临时找了一个曾经在海参崴打过工的老乡来做翻译,可想而知的后果。

双方剑拔弩张僵持了好长好长时间。

突然曾克林让唐凯赶快捋起袖子让苏军领队看你的胳膊。苏联人看到了镰刀斧头图案。

“哈拉少,达瓦里氏”。

      随后苏军和曾克林唐凯带的部队还一起攻打了山海关的日本鬼子和伪军,夺取了山海关。

名将那些事儿(92) –曾克林出关大功与“小过”

      我八路军带队出关第一人当属曾克林。

      到了东北,同苏联红军协同合作仍然有很多的麻烦。曾克林做了很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但有军史资料说,曾克林向延安报告说,东北地区有大量的军品和武器,都说该信息影响了延安方面的安排……。

      如果上级指挥机关对最现场的局部信息不能够正确判断,而做出了行动动作,造成的后果应该是谁负责呢?

      曾克林带队出关,和苏联红军协同作战打下了日本鬼子和伪军重兵把守的山海关。当然看到大批武器和军用品,后随苏联红军打击装备不错的关东军,一路到了沈阳。当然曾克林看到的都是从未看到过的精良武器和八路军从未穿戴过的军用品,谁都会认为东北有大量的精良武器和充足的军用品。

      另外这样报告的目的也应该有:希望延安尽快安排部队出关,怕晚了被别人抢走了的愿望。这也没有错啊!所以我说这根本就不算过,小过都不算。人家黄克诚带山东的部队赶到东北,就没有只穿单衣!指挥员的判断分析很重要。

       至于曾克林出关立的大功那可是了不得的。

      刚开始苏联军队和我们八路军没有很好的沟通环节,机要通信都没有建立。

       所以曾克林在没有导航、没有气象保障的情况下,生生带着苏联红军马林诺夫元帅的联络副官XXXX上校乘坐的苏军飞机愣是盲降在了延安机场。曾克林跳下飞机就向包围来的八路军战士喊道,不要开枪!快去报告:我把苏联人带来了!

      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立即接见了联络官,详细了解了方方面面的情况,并且即刻做出了要求苏军飞机返回时带上我们的几个人。

      这几个人可非同小可,那就是先于林彪等军事干部到东北的东北局书记彭真、陈云、伍修权等!

     飞机返回东北时,在山海关机场落地加油时,飞机冲出了跑道,倒栽在田地里了,彭真胳膊受伤,伍修权头部受伤,陈云毫发无伤,一头冲进了驾驶舱,得以缓冲吧。

      他们只好改走陆地从山海关到沈阳愣是走了十多天。

     东北党组织及时的建立,开辟成立和发展了东北根据地。

名将那些事儿(93)–江青要汪东兴打他屁股

      汪东兴鲜为人知的也是一位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的开国将军。

       1974年汪东兴陪同风光红火的江青前往宝坻小靳庄。

      在前往的专列上,江青拿着花名册挨个询问当时被他们抓的批林批孔试点连队的三位指导员。

      当点到卫戍区六连和浙江省军区防化连各自指导员时,他们都分别站起来行军礼高声答到。 

      当江青点名到38军8连指导员时,这位指导员仅仅是坐直了身子,微微点头说了声“在”。

      江青很是不满意,面带不满地说到:你们军人见了首长是不是应该立正敬礼啊?他们两位指导员不是就这么做的吗?

      野战军出来的指导员,也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军队内务条例第多少条多少款规定,在车船行走时,遇到首长和上级可以不起立敬礼答到。

      江青碰了鼻子灰,不甘心地说到:汪东兴你揪他起来,打他的屁股。江青想用这样的调侃缓解自己的尴尬,这也是江青的领导本领之一吧。 

      汪东兴本来就对江青插手军队,尤其是军队基层工作,很是不满意。回答江青说到:他是一位合格的军人!他说得在理,做得对!

       江青找茬地说道:你戴个眼镜,是后门兵吧?当知道这位指导员是大学生人伍,是她认识的一位开国老将军的儿子,就很不高兴地说到,后门兵要退回去补课。所以当时就引出来毛主席的那段:前门来的兵不见得都是好兵,后门里接来的兵不见得都是坏兵的文件。

      但是江青还是让这位指导员下放到了株洲农村8个月。这位指导员后来被王震将军肯定为硬骨头,没有跟着江青跑。那是后话了。

      这位指导员和他的父辈们对于当时毛主席支持搞得批林批孔运动,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参与,怎么去做。但是他们和大家一样知道不应该怎么去做。

名将那些事儿(91--100)

名将那些事儿(94)–萝卜刻印的聂凤智

(2017-04-06 09:29:51)[编辑][删除]

     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南京后,1949年5月12日,上海战役打响。

     第三野战军40余万兵力围攻上海,除吴淞口外,上海市区的周围已经全部解放,汤恩伯带领嫡系部队5万余人从吴淞口撤退,登舰逃跑,任命刘昌义为淞沪警备副司令,统率51军和青年军等部队。

      国民党第五十一军原为西北军,军长刘昌义有意弃暗投明。在地下人员的联系下,刘昌义和聂凤智见了面。

    当时聂凤智是第三野战军第27军军长,为自身安全,刘昌义要求会见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当时无法满足刘昌义的要求,战事又迫在眉睫,聂凤智急中生智,吩咐政治部主任用萝卜刻成陈毅“关防大印”,谈判期间当场向刘昌义宣读陈毅命令。

   刘昌义“谨领”,回到驻地率部起义,27军率先突破苏州河防线突进上海核心。

名将那些事儿(95)–因知道牛顿差点儿丢性命的徐深吉

名将那些事儿(91--100) (2017-04-09 22:18:12)[编辑][删除]

  徐深吉中将是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七里坪区徐家河村人,17岁参加黄麻起义,20岁参加红军,历经战火硝烟的锤炼,沙场百战,成为了英勇善战的骁将。

    他出身贫寒,没上过几天学,但他聪明好学,红军时期他跟着徐向前、陈昌浩学文化,识字、撰文、学测绘军事地图。

     有一次同张国焘聊天,说:这个牛顿不简单,创造了三大定律。

     话没说完,被张国焘强了一句:好你个徐深吉,你还知道牛顿?

     在一旁的徐向前忙接过话,说:他一个放牛娃,懂什么!

      徐深吉忙说:我是从地图册上学识字看到牛顿的。

      这才转移了张国焘的注意力。

       徐深吉吓出一身冷汗,那么多被张国焘杀害的所谓‘改组派’都是有点文化的人哪。

徐深吉(1910-2000)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交通队班长,红四军军部交通队排长,第十一师三十一团连长,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二一七团营长,二一八团团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参谋,红军大学军事主任,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一师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一团团长,独立旅旅长,青年抗日游击纵队司令员,新编第四旅旅长兼冀南军区第二、第四军分区司令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分校校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军政大学副校长兼冀南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顾问。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豫军区军政大学副校长兼冀南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北军区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他为祖国的国防现代化和空军、北京军区部队建设作出了贡献。

      2000年8月8日,徐深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和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名将那些事儿(96)–范汉杰被俘后说到

(2017-04-22 21:41:19)[编辑][删除]

       解放战争中一场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战役,那就是攻克锦州的战役。

       东野攻得凶悍猛烈,范汉杰兵团守得也可圈可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胜利者的骄傲!他们不是输于对手的强大,而是输于自己的腐败。这是旁观者的清醒!历史一次次上演了这一幕,还将继续上演这一幕!

    锦州国民党守军将领范汉杰,是国民党军中的佼佼者。他被我东野九纵俘虏后,九纵司令员詹才芳和政治委员李中权问他,有什么想法?范汉杰说道:“我们万万没有想到东野会攻打锦州,这是大战略家做出的决策!”

    老实说,攻打锦州是林彪指挥的,但是这个伟大的战略决策,实实在在是毛主席在华北做出的。真的是了不起的大战略家!

毛泽东是伟大的战略家和军事家,几十封的电报与林彪来往商榷。

幸而,林彪终于下决心打锦州。

  两个军事家的观点完全一致了,胜利是必然的。

 1948年9月12日开始辽沈战役,共52天。一举歼敌47万人。一年后,1949年10月1日建立新中国。

当然,辽沈战役的胜利是与国府的腐败及国军的指挥无能是分不开的。

范汉杰(1894—1976),今三河镇梓里村人,出身清贫之家。幼年就读于梓里公学,后考进广州理工学堂、广东测绘学校。毕业后,在粤军第一军邓仲元部任参谋和连、营、团长等职。1924年进入黄埔军校,是第一期毕业生。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营长、团长等职,参加过第一、二次讨伐陈炯明的东征。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二十九团团长、十师师长。北伐期间,参加过大败军阀吴佩孚的汀泗桥战役和讨伐孙传芳的江西德安马回岭战役。北伐后出国留学,曾到日本、德国考察,研究欧美和日本的政治、军事。回国后,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谋。

     “九一八事变”后,任十九路军参谋长、第三路军总部军长兼副总指挥。1933 年,李济深与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在福建成立福建省人民政府,他任参谋长,随后,担任国民党中央军校教育处长,后转任国民党军委会中将高级参谋。抗日战争时期,任二十七军军长,率部在山西太行抗击日军达4年之久。1941 年冬调升为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后调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参谋长,国防部参谋次长、国防部陆军副司令兼郑州指挥部主任、第一兵团司令、冀热察边区总司令兼热河省主席、国民党军装甲兵团司令、东北“剿总”副司令等职。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虏于锦州。1960年获特赦,后任全国政协文史馆专员。1964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1976年逝世,终年80岁。

詹才芳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四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黄麻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湖北黄陂县游击大队大队长,红一军第一师第三十团排长、连长、连政治指导员、营长、团政治委员,参加鄂豫皖苏区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一九三二年十月随红四方面军主力向西转移入川。一九三三年任红四军十二师政治委员,红九军政治委员,红三十一军政治委员,川西第五纵队司令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一九三七年一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任抗大第二分校大队长,晋察冀军区第三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冀热辽军区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一九四五年八月任冀东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九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四十六军军长。参加了辽沈、平津、衡宝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南军区公安部队司令员。一九五四年九月任中南军区公安部队兼广东军区司令员。

一九五五年三月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一九七八年任广州军区顾问(大军区正职)。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九八八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党第十三、十四大特邀代表。一九八二年任党的十二大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二日在北京逝世。

李中权1915年12月14日生于四川达州。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南京军区空军原第二政委。2014年8月4日6时10分左右,南京军区空军原副司令员、原第二政委李中权将军在北京病逝,享年100岁。

 

名将那些事儿(97)–李福泽道歉

(2017-04-24 18:31:50)[编辑][删除]

  发射将军李福泽所指挥的发射大队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用俄语写了一幅标语,这位大学生本想表达的意思是:“苏联专家同志们,你们辛苦了!”可他俄语基础差,写标语之前,没有请教专业翻译,自己翻了翻字典,便自以为是地写了这条标语。结果,这位大学生把“辛苦了”,写成“痛苦了”;不仅意思搞反了,而且语法不当。所以苏联专家一看,这条标语的意思就变成了:“苏联专家同志,和你们在一起很痛苦!”或者是:“苏联专家同志,苦难降临到你们头上了!” 

  情况搞清后,将军哭笑不得。他首先向苏联专家诚恳地道了歉,然后又详细做了解释,并让写标语的大学生写了检查。最后,“标语事件”才未被扩大为政治事件,大学生也逃过一劫。 

    李福泽将军说:“刷标语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准确。如果‘老大哥’不喜欢这些玩意儿,咱就别弄了。其实刷个标语抹个口号,也没多大意思。‘老大哥’说得对,发射场就是发射场,别搞得像个会场似的。他们在发射场摸爬滚打几十年,怎么才能把导弹打上天,心里最有数。如果刷标语、喊口号就能把导弹弄上天,还请他们来干什么?以后呀,不管遇到什么事,该让的要让,该忍的要忍,坚守我们民族的感情是对的,但也要考虑到苏联专家的感受。人家来这里干什么?不就是为了帮助咱们搞导弹吗?现在是咱们求别人的时候,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委屈点算个尿,韩信还受过胯下之辱呢!” 

  下属说:“李司令,我以后一定注意!” 
  将军说:“去吧,找几个人,把这些标语拿掉算了!哦,对了,告诉那位新来的大学生,掌握知识,一定要扎实,来不得半点马虎。在这节骨眼上,不准再出任何差错了!下次再犯这种低级错误,我可要收拾他了!” 
  本来,下属是等着挨将军一顿臭骂的,没想到将军的态度今天竟是如此温和,而且事情会是这么简单,反而感到很不好意思了。他跑过去,叫上几个战士,刷刷刷,三下五除二,就把“苏联专家同志,和你们在一起很痛苦!”的标语,痛痛快快地给清除掉了。回来时,下属见将军坐在发射场边上,正咬牙切齿地抠脚丫呢!便走过去,鼓着勇气,多少有点讨好的意思问了一句:“李司令,晚上就在这儿吃饭吧?” 
  “好啊。”将军说。 
  下属没想到将军答应得如此痛快,简直是受宠若惊。他知道,将军是极少在下面吃饭的,每次下来检查工作,每次都挽留将军吃饭,可每次都被将军谢绝。将军总是说,不行,粮食本来就不够吃,我饭量大,吃一顿,顶好几个兵呢!可今天,将军居然答应留下来吃饭,而他正好也有事要找将军,所以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叫来炊事班长,吩咐道:“李司令今晚要在这儿吃饭,快去,把咱们那头黄羊给做了!”

名将那些事儿(98)–顾祝同说粟裕一件小事

(2017-05-02 16:52:55)[编辑][删除]

名将那些事儿(91--100)

    1946年停战调停时期,顾祝同在徐州宴请各方将领要人,土布军衣整齐的粟裕将军,始终端坐在宴会桌旁,不动碗筷。

      顾祝同亲自近前问道后,按粟裕的要求叫了盘炒辣椒和一碗米饭。粟裕吃完后仍然端坐。

      后来在解放战争时顾祝同和他们幕僚说起这件事,并说到抗战时期上海的日本人研究此人,一直到最后也没有研究出个结果,我们要好好研究这个只吃辣椒的人。

名将那些事儿(99)–聂凤智见许世友

名将那些事儿(91--100) (2017-05-08 21:19:39)

     有一次聂凤智跟另外两个师长打了败仗,去见许世友司令,那两个师长一直心惊胆战,许司令的脾气谁不知道?发起火来天王老子也敢踹两脚。但聂凤智不在乎。

     到了司令部,还没等他们开口汇报,许世友就破口大骂:“打仗前说得头头是道,打起仗来狗屁不如,还有什么脸来见我!”

       三个人哪敢还嘴,只好乖乖地听着。

       终于,许世友骂累了,看着三个低着头不说话的部下,问:“你们还有什么说的?”

      这时,聂凤智慢悠悠地说:“司令,我们在前线打了半天仗,又来听了你半天臭骂,到现在还空着肚子呢,哪还有力气说话?”

      许世友虽然脾气暴烈,但对部下向来很关心,一听这话,也愣了,说:“没吃饭怎么不早说!”

       聂凤智说:“打了败仗,哪还有人给我们饭吃?”

       许世友哈哈笑道:“别委屈了,都在我这儿吃,陪我喝几杯!”

       就这样,原本严肃的检讨会,变成了轻松的总结会。

        当然,这个变化的原因,自然是许世友对聂凤智的喜爱。

名将那些事儿(100)–罗瑞卿的公安观

(2017-05-11 22:46:14)[编辑][删除]

      大将罗瑞卿曾经长时间担任公安部长,他对公安人员的要求是极高的。

      有一年,罗瑞卿下去视察工作,当地的公安部门负责人汇报说:“我们这里很好,没有出什么大事,也就是工人丢了自行车、小孩被车撞了一下,还有几场小火灾。”

     罗瑞卿当时就扳起脸来:“工人一年收入是多少?买一辆自行车等于全家最大的奢侈品,丢了还不心疼死?你还说是小事?小孩被车撞了,是伤残了还是治好了?人命关天能是小事?封建王朝都讲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我们新社会如果还让工人的自行车随便的丢了,小孩子走在马路上随便的被车撞了,我们算是哪门子的社会主义?你我还配叫公安人员吗?”

       而当文革中砸烂公检法和百废待兴之后的八十年代初期,很多公安战线上的老人回忆起罗瑞卿做部长时的负责认真都不免发出感慨。 

长按以下二维码并识别,进入《北京瞧办主任》公众号,可以放心审阅精彩内容

名将那些事儿(91--100)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瞧办主任):名将那些事儿(91–100)

(浏览 147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