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上的今日:1979年2月17日,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

为保卫祖国而牺牲的英烈永垂不朽
向对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付出青春和热血的战友致敬
军史上的今日:1979年2月17日,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
1979年2月17日,遵照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云南边防部队对侵犯中国领土的越南军队进行自卫还击作战。3月16日全部撤回国内,完成作战任务。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达到了预期的作战目的,打乱了苏联和越南的战略部署,摧毁了越南北部的工矿业,对于保护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有重要的意义。
20世纪70年代中叶,越南结束抗美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后,把中国视为“头号敌人”,中越关系急剧恶化,中国边疆的和平、安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在此情况下,1979年2月17日,遵照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云南边防部队对侵犯中国领土的越南军队进行自卫还击作战。3月16日全部撤回国内,完成作战任务。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达到了预期的作战目的,打乱了苏联和越南的战略部署,摧毁了越南北部的工矿业,对于保护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有重要的意义。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中国收复老山、者阴山之战,中国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
通过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维护了中国西南边疆的稳定。对越南方面来说作战的影响是持久的,国力遭到了长期消耗和破坏,最终不得不改弦更张。
作战过程
战前准备
自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以来,越南一面换取苏联的支持,一面加紧占领柬埔寨。
1978年12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中央军委会议,作出了自卫反击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人民解放军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开始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12月8日,中共中央军委正式下达命令,以广州军区、昆明军区部队,拟歼灭越南第一线边防部队,摧毁其军事设施,还击越南当局奉行的侵略政策,保卫中国边疆地区的和平安定。中国军队开始了频繁的调动,直至1978年12月底,中央军委调动22.5万大军,随时准备对越南发起突然袭击。为了防止苏联的进攻,中国在南线部队全面备战的同时,与苏联、蒙古接壤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也进入了一级战备。
1979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关于对越进行自卫反击、保卫边疆战斗的通知》向全国发出,《通知》指出:
“事实反复证明,同越南侵略者打交道,委屈已经不能求全,忍耐已经被当作软弱可欺,劝告、警告一概成了耳边风。他们最近所散布的所谓和平谈判完全是对世界舆论的欺骗。他们欺人太甚,我们忍无可忍。中央经过反复考虑,决定进行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给越南侵略者以应得的惩罚。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求得我国边疆地区的和平和安定,以利于四个现代化的顺利进行。战斗的地区、时间和规模,都是极为有限的,都是根据这一目的确定的。我们决不要越南的一寸土地,也决不允许别人侵占我们的一寸土地。我们的这个宗旨,早在一九六二年中印边境冲突和一九六九年中苏边境冲突中得到确实无误的证明,为全世界所周知。本来,越南人民在抗美救国战争胜利以后,也需要进行经济建设的和平环境。黎笋集团投靠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甘当亚洲的古巴,推行地区霸权主义,是违背越南人民的愿望的。中越之间有个和平安定的边界,是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这个战斗的性质是正义的。我们的战斗,不仅将得到中国人民的拥护,而且将得到世界人民(最后也将包括越南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战事爆发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评论文章,正式宣告将与越南方面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规模“进行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
1979年2月17日拂晓,从中国南疆几个前线机场一批批战机起飞巡航;南海海域,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一支支由驱逐舰、护卫舰、导弹快艇、鱼雷快艇、高速炮艇和猎潜艇组成的混合编队,巡逻游弋在北部湾、西沙群岛和海南岛西南海域。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此次对越还击作战将是一场“有限目的,有限时间,有限地区,有限规模”的边境局部作战。因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海军不做主动出击,而是以实际行动对越南空海军实施威慑,配合边防部队的还击作战;“三北”战区按兵不动,密切监视苏联当局可能采取的对越配合行动。考虑到苏军完成军事动员大约需要2周时间,中国军队的还击作战将以此为限,力求“有理、有利、有节”。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云南前线部队进入阵地完毕。火炮脱掉炮衣,标定射击诸元;工兵准备好爆破器材;坦克装满油弹;通信兵做好架线的一切准备;步兵进入冲击出发阵地,有的已进入越军阵地的“鼻子底下”;侦察兵正在攀山越岭……。广西前线指挥部坑道的作战室里,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坐在作战部署地图旁,紧盯着怀表的指针。突然,许世友抬起头来宣布:“时间到,还击开始!”顷刻间,万炮齐发,作战开始。
反击作战
总体进程
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分别以中国的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两个作战方向,总体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共中央向全国公开下达了准备开始自卫还击作战的通知,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对越南的打击是自卫还击作战。
第二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了越南境内的军事要塞谅山市。
第三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交替掩护、边清剿边撤退的方式,于1979年3月6日至3月16日全部军队撤回中国境内。
具体作战
具体作战进程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1979年2月17日开始到26日结束历时10天。以歼灭越南高平老街之敌为目标,同时对同登、芒街和封土地区之敌实施牵制性攻击。
1979年2月17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云南边防部队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在广西、云南两个方向同时向越军发起攻击。参战部队的步兵、装甲兵等陆军部队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一举击退了入侵越军。广西边防部队采取南北对进的作战手段,于22日完成了对越南重镇高平之越军的合围,战至25日,攻占了高平。云南边防部队发起进攻后,右翼部队强渡红河,迅速歼灭了对岸守敌,左、右两路达成对老街地区越军的合围,激战至20日,歼灭了老街守敌大部,攻占了市区。22日一部夺占了代乃,切断了越军顽抗部队同增援部队的联系,尔后,反击作战部队分左右并肩突击向纵深发展,25日云南方向参战部队占领柑糖市和柑糖矿区。
第二阶段,从1979年2月27日开始到3月5日结束,历时7天。以夺取谅山市和歼灭龟缩在沙巴地区之敌为主要目标,造成在战略上威逼河内的态势。作战达到预期目的后,根据中央军委指示,3月16日,各战区部队全部撤出越南境内。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宣告结束。
1979年2月27日,广西边防部队分三路向谅山发起攻击,3月4日,反击作战部队在强大炮火掩护下,越过奇穷河,占领了谅山市,控制了市区以南各要点。云南边防部队于27日对越军增援部队发起攻击,至3月3日,攻占了沙巴、铺镂、郭参、封土等要点。3月5日,中国边防部队推进到浅近纵深20~40千米,攻占谅山、高平、老街等省城和20多个边境城镇及战略要点。3月上旬,解放军歼灭了越军346师。中国军队攻克越南北部一系列重镇,越南首都河内已经完全暴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火力射程下。
1979年3月5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自卫还击作战的预期目的已经达到,自当日起参战部队开始回撤。并重申:“我们不要越南的一寸土地,也绝不容许别人侵犯我国领土。”至3月15日22点20分,中国军队最后一辆军车回到中国领土。3月16日,中国宣布完成撤军行动,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
作战结局
作战影响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沉重地打击了越南当局的侵略扩张气焰,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的中国的尊严,保卫了中越边境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作战中经受了复杂恶劣环境的考验,取得了边境地区长期坚守防御作战的宝贵经验。
作战结果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对不断武装侵犯中国领土的越南地区霸权主义者进行自卫反击战。在20多天的作战中,中国边防部队重创越军4个正规师10个团,毙敌37300余人,俘敌22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和作战物资,摧毁了越南北部地区针对中国构筑的大量军事设施,给越南侵略者以有力的打击,在政治上、军事上取得了重大胜利。在完成预期目的之后,中国边防部队于3月16日全部撤回中国境内。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国参战部队广大指战员,继续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和作战作风,勇敢战斗,不怕死,不怕累,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战后评选,仅云南参战部队,就有9000个集体,60000多人荣立战功;70000多人受到嘉奖。
1979年9月17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52个英雄模范单位、79名解放军指战员和12名民兵以荣誉称号。
越方伤亡
广西方向
中国军队突入敌纵深20~40千米,攻占了高平和谅山2个省会城市,以及河广和茶灵等11座县城,基本歼灭敌2个师、3个团和9个营,大部歼灭敌2个团和6个独立营,部分歼灭敌14个团和1个装甲旅,共歼敌40671人,缴获大批的武器装备,摧毁了敌人一批军事设施。
云南方向
中国军队突入敌纵深40千米,攻占老街和柑糖2个市,以及孟康、沙巴、坝洒、封土和保胜5个县城,前出郭参、铺楼、外波河、黄连山口和封土地区,共歼敌16480余人。
中方伤亡
中国军队伤亡情况,云南方向是7886人,其中牺牲2812人,失踪15人;广西方向未见公开披露的数字。
另据报道,作战期间中国军队牺牲总数为6000多人,负伤战士为21000多人。同时,在救护伤员方面,中国军队也与以往有不小的改进,随着战斗的进程,大批直升飞机24小时连续工作,将伤员陆续运回中国国内救治,从而降低了死亡率。
后世纪念
烈士陵园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自1979年2月17日开始,先后经历了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作战,以及扣林山、法卡山战斗,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战斗等,历时近十年,数以万计的中国热血青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躯体倒下了,但精神与世长存。在1300多千米的中越边境线上,至少有14个陵园安葬着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牺牲的烈士,他们依然坚守在祖国边疆。
中国边境各地烈士陵园
广西靖西烈士陵园
靖西县烈士陵园位于靖西县新靖镇环河村球路屯东高坡岭上,是为1979年2、3月间安葬在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烈士陵园内安葬的1089名烈士中,大多来自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省区。
云南蒙自烈士陵园
蒙自烈士陵园位于云南蒙自县城南郊的小新寨水库东侧,安葬着290余名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牺牲的13军烈士,包括跟随13军作战的20余名支前民兵。
广西宁明烈士陵园
宁明革命烈士公墓共安葬烈士675名,部分为红军、抗日阵亡将士、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烈士,其余大部分为1979年对越作战牺牲的人员,主要为43军127师、128师、,55军164师、50军148师442团等。
广西防城烈士陵园
广西防城革命烈士陵园主要安葬着广西独立3师参加1979年对越作战牺牲的烈士,他们来自54206、54207、54208、54218部队,其中以广东、江苏、湖南籍居多。他们原安葬在东兴那良镇,1990年全部迁到防城。
广西凭祥烈士陵园
广西凭祥市匠止烈士陵园主要安葬着1979年对越作战阵亡的55军163师官兵、163师组建的广西边防3师、支前民兵、部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凭祥公安局等烈士合共1008人。
云南河口水头烈士陵园
陵园里长眠着358名烈士,是1979年2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支前民兵以及1995年特大洪灾抢险救灾中牺牲的武警战士。
云南屏边烈士陵园
屏边烈士陵园在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城郊,园内安息着解放初期剿匪斗争、对越自卫反击战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部队官兵、地方干部、民兵、干警等烈士1046名,其中,自卫还击战斗中牺牲的有988人,建国初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有58人。
广西那坡烈士陵园
广西那坡烈士陵园位于那坡县新村街,安葬着1979年对越作战中牺牲的41军及配属部队的烈士,其中部队721人,民兵民工215人。
广西凭祥匠止(丈止)烈士陵园
936位55军为国捐躯的烈士。
云南西畴南疆烈士陵园
位于云南省西畴县城东郊花果山,陵园内安葬着在者阴山作战中牺牲的214名烈士。
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
麻栗坡烈士陵园,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城北郊4千米处,从山脚至山顶共安放着21排937名烈士遗体,其中英雄台安葬着被中央军委和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15位英雄。
云南马关烈士陵园
马关县烈士陵园(即马白烈士陵园和仁和烈士陵园),占地54658平方米,安葬革命烈士761人。其中马白烈士陵园安葬现园内安葬有烈士230名(对越作战牺牲的有159名)。仁和烈士陵园安葬538人。
广西凭祥法卡山烈士陵园
凭祥法卡山烈士陵园:位于凭祥市夏石镇322国道旁,由凭祥上石旧法卡山烈士公墓搬迁而来,共安葬着1981年5月在收复和坚守法卡山的战斗中牺牲的广西边防部队154名烈士。
云南金平烈士陵园
金平烈士陵园位于云南金平县城西北角山上,陵园内现安葬有全国20个省135个市县的烈士814名。在自卫还击作战牺牲烈士中,有9位烈士被中央军委、昆明军区分别授予各种英模称号,他们分别是:战斗英雄蒋金柱、杨正喜、兰世洪、刘全旺、胡树;“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陶少文;“英勇献身的模范指导员”和自兴;“模范教导员”邓如良;“模范卫生员”孙振旺。
广西龙州烈士陵园
龙州烈士陵园位于广西龙州县上龙乡弄平村弄平屯,陵园共安葬2008人,其中对越作战牺牲1879人。
总体评价
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沉重地打击了越南当局的侵略扩张气焰,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的祖国的尊严,保卫了中越边境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作战中经受了复杂恶劣环境的考验。针对亚热带丛林地区高山、密林、谷深、路险等特点,发挥强大的地面火力威力,采取多路迂回、向心攻击,进攻和搜剿相结合的战术手段,给越军以沉重打击。克服了毒蛇、潮湿自然气候条件等危害,取得了边境地区长期坚守防御作战的宝贵经验。
(中央电视台、国史网 评)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国达到了预期的作战目的,打乱了苏联——越南的战略部署,摧毁了越南北部的工矿业,对于保护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有重要的意义。
(中华英烈网 评)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沉重地打击了越南当局的侵略扩张气焰,越南的军力一蹶不振,很快从柬埔寨撤军,大越南的梦想被中国军队击成了泡影,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出了士气,打出了军威。同时对亚太地区地缘政治的影响还包括,苏联也被拖入越南这个无底洞,其亚洲扩张野心受到遏制。每年对越南数十亿美元的援助和苏军侵略阿富汗的战争极大的削弱了苏联,也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随后柬埔寨也再次摆脱越南,转而向中国示好,老挝也开始更多转向北京。
(凤凰网 评)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中国边防部队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苦,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勇往直前,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出大批的英模人物和先进集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史要》 评)
点击观看视频【1979年2月17日凌晨640对越自卫反击战总攻开始珍贵历史影像】(腾讯视频)


点击以下链接看《铁军文化(公众号)》以往文章

1.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4军对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简介
2.英雄壮军威山河泣忠魂–深切怀念对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二级战斗英雄杨长群
3.慈母泪
4.铁血豪情:军人的使命是和平
5.芳华年代,我们把生命交给了祖国–《兄弟,我带你回家》的断想
6.烽火是昔年–步兵第486团部分老战士战地重游影册
7.军旗猎猎:轶事为何总萦怀(图文版)
8.军旗猎猎:卫国的勇士 杀敌的尖刀——482团2连穿插650高地战斗纪实
9.军旗猎猎:鸣枪,为烈士送行!
10.军旗猎猎:481团1979年作战大事记
11.军旗猎猎:抹不去的记忆(图文版)
12.军旗猎猎:大别山之子
13.军旗猎猎:扶伤
14.军旗猎猎:战争让女兵更坚强——记震撼灵魂的战地救护所(图文版)
15.军旗猎猎:直面战俘
16.军旗猎猎:国有战事甘赴死—— 我的参战经历
17.军旗猎猎:追忆战场上的青春岁月
18.军旗猎猎:永恒的丰碑 永久的怀念 —- 纪念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胜利42周年
19.军旗猎猎:南疆烽烟三十周年祭———— 悼中越自卫还击战的烈士
20.军旗猎猎:八连在郭蛮的作战经过
21.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4军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简记
22.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43军127师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经过
23.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43军129师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经过
24.朱志伟政委在54军自卫反击保卫边疆作战庆功大会上的讲话


点击以下链接看《铁军文化(公众号)》以往文章

1.麻栗坡,烈士陵园里那一首永恒的情歌 ——《吻你,我不惊醒你》
2.寻访31年前那群祭奠麻栗坡烈士陵园英烈的小学生
3.老山生死日记 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


点击以下链接看《铁军文化(公众号)》以往文章

1.军史上的今日:1948年3月7日临汾战役开始
2.军史上的今日:1948年3月15日,东北解放军冬季攻势结束
3.军史上的今日:1942年3月18日,中国远征军滇缅路作战
4.军史上的今日: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在北平西苑机场举行了盛大阅兵式
5.军史上的今日:1930年4月1日,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宣誓讨蒋,中原大战爆发
6.军史上的今日:1928年4月3日,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7.军史上的今日:1998年4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成立
8.军史上的今日:1938年4月7日,台儿庄战役取得最后的胜利
9.军史上的今日:1946年4月8日,叶挺等人不幸遇难
10.军史上的今日:1999年4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组建完毕
11.军史上的今日:1936年4月14日,陕甘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创建人刘志丹牺牲
12.军史上的今日:1947年4月14日,羊马河战役成为西北战场战局的转折点
13.军史上的今日:1965年5月22日,我国取消军衔制度
14.军史上的今日:1935年5月24日,中央红军强渡大渡河
15.军史上的今日:1939年5月24日,抗日战争随枣会战获得胜利
16.军史上的今日:1938年5月26日,毛泽东作《论持久战》演讲
17.军史上的今日:1942年5月26日,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逝世
18.军史上的今日:1947年5月28日,豫北战役胜利结束
19.军史上的今日:1997年5月29日,中国决定参加联合国维和待命安排
20.军史上的今日: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成立
21.军史上的今日:1949年6月2日,京沪杭战役结束
22.军史上的今日:1932年6月5日,中共临时中央对第四次反围剿作出部署
23.军史上的今日:1949年6月15日,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命令
24.军史上的今日: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成立
25.军史上的今日:1954年6月19日,人民解放军海军组建潜艇部队
26.军史上的今日:1930年6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三军团成立
27.军史上的今日: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28.军史上的今日:1945年6月29日,八路军太行军区发动了安阳战役
29.军史上的今日:1932年6月30日,规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
30.军史上的今日:1988年7月1日,全国人大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
31.军史上的今日:1976年7月6日,朱德元帅逝世
32.军史上的今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
33.军史上的今日:1950年7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边防军组成
34.军史上的今日:1944年7月22日,美军观察组第一批成员抵达延安
35.军史上的今日:1928年7月22日,平江起义
军史上的今日:1954年7月26日,中国第一次自己制造初级教练机成功
36.军史上的今日:1930年7月27日 红三军团攻占长沙
37.军史上的今日:1953年7月27日,签订《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
38.军史上的今日: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39.军史上的今日:1944年8月5日,中国军队攻占密支那
40.军史上的今日:1935年8月6日,沙窝会议结束
41.军史上的今日: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八七会议
42.军史上的今日:1947年8月7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43.军史上的今日: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44.军史上的今日:1946年8月1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发起陇海路战役
45.军史上的今日: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
46.军史上的今日:1941年8月14日,日军向晋察冀边区大举“扫荡”
47.军史上的今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日。一寸河山一寸血,勿忘这无数苦难换来的胜利
48.军史上的今日:1942年8月18日,日本人反战同盟华北联合会大会闭幕
49.军史上的今日:1925年8月18日,国民革命军正式组建
50.军史上的今日:1947年8月20日,沙家店战役结束
51.军史上的今日: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52.军史上的今日:1930年8月23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
53.军史上的今日: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炮轰金门
54.军史上的今日:1937年8月26日,南口战役结束
55.军史上的今日:1949年8月26日,解放军占领兰州
56.军史上的今日: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胜利到达大别山区
57.军史上的今日:1909年8月28日,云南陆军讲武堂成立
58.军史上的今日:1928年8月30日,黄洋界保卫战
59.军史上的今日:1945年9月2日,二战结束!
60.军史上的今日:1924年9月4日,孙中山组建北伐军
61.军史上的今日: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
62.军史上的今日:1945年9月9日,侵华日军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63.军史上的今日: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
64.军史上的今日:1935年9月16日,中央红军攻占腊子口
65.军史上的今日:1948年9月16日,华东野战军发起济南战役
66.军史上的今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
67.军史上的今日:1949年9月19日,绥远起义
68.军史上的今日: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平型关大捷
69.军史上的今日:1941年9月25日,狼牙山五壮士
70.军史上的今日:1949年9月25日,陶峙岳、包尔汗于新疆率部起义
71.军史上的今日:1955年9月27日,北京隆重举行新中国第一次授衔仪式
72.军史上的今日:1954年9月28日,重新成立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
73.军史上的今日:1927年9月29日,三湾改编
74.军史上的今日:1946年10月3日,正式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
75.军史上的今日:1948年10月5日,太原战役开始
76.军史上的今日:1940年10月6日 新四军黄桥决战取得胜利
77.军史上的今日: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长征结束
78.军史上的今日:1941年10月9日,第二次长沙战役结束
79.军史上的今日:1948年10月10日,辽沈战役之塔山阻击战
80.军史上的今日:1939年起,新四军将成立纪念日改为10月12日
81.军史上的今日:1952年10月14日,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开始
82.军史上的今日:1949年10月16日,衡宝战役结束
83.军史上的今日:1948年10月17日,长春和平解放
84.军史上的今日: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鲜前线
85.军史上的今日:1934年10月21日,长征第一仗白石战斗首战告捷
86.军史上的今日:1948年10月23日,黑山阻击战
87.军史上的今日: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第一仗温井作战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
88.军史上的今日:1938年10月27日,武汉会战结束
89.军史上的今日:1948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军委颁令将野战部队改为野战军
90.军史上的今日:1949年11月1日,“西南战役”开始
91.军史上的今日:1984年11月1日,邓小平首次提出裁军
92.军史上的今日:1937年11月2日,忻口战役结束
93.军史上的今日:1948年11月2日,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沈阳,辽沈战役结束
94.军史上的今日:1931年11月4日,江桥抗战爆发
95.军史上的今日:1930年11月5日,中央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行动
96.军史上的今日: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
97.军史上的今日: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成立
98.军史上的今日:1937年11月12日,淞沪会战结束
99.军史上的今日:192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
100.军史上的今日:1939年11月15日,桂南会战
101.军史上的今日:1935年11月19日,红二、红六军团主力离开湘鄂川黔苏区开始长征
102.军史上的今日:1935年11月19日,直罗镇战役
103.军史上的今日:1925年11月21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叶挺独立团)在广东肇庆成立
104.军史上的今日:1950年11月27日,长津湖战役打响
105.军史上的今日:1948年11月29日,平津战役开始
106.军史上的今日: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重庆市区,宣告重庆解放
107.军史上的今日:1934年12月1日,湘江战役红军强渡湘江
108.军史上的今日:1941年12月10日,英请求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109.军史上的今日:1944年12月10日,豫湘桂会战结束
110.军史上的今日: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
111.军史上的今日: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
112.军史上的今日: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113.军史上的今日:1937年12月13日,南京保卫战失利,日军攻入南京开始长达四十多天的南京大屠杀
114.军史上的今日:1931年12月14日,宁都起义
115.军史上的今日:1935年12月17日瓦窑堡会议召开,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
116.军史上的今日:1930年12月25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召开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毛泽东解释游击战术思想
117.军史上的今日:1930年12月2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开始
118.军史上的今日:1929年12月28日,古田会议召开
119.军史上的今日:1956年1月1日,《解放军报》创刊
120.军史上的今日:1944年1月5日,常德会战结束
121.军史上的今日: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
122.军史上的今日: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
123.军史上的今日:1972年1月7日,我国第一枚实用氢弹试验成功
124.军史上的今日: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
125.军史上的今日:1937年1月12日,红军西路军遭受国民党“围剿”,血战高台
126.军史上的今日:1945年1月13日,中央军委命令成立苏浙军区
127.军史上的今日:1949年1月15日,解放天津后,中央军委下令包围北平
128.军史上的今日:1949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关于各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指示》
129.军史上的今日:1935年1月17日,遵义会议结束
130.军史上的今日: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首次陆、海、空协同作战解放一江山岛
131.军史上的今日:1974年1月19日,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
132.军史上的今日:1937年1月20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在延安成立
133.军史上的今日:1947年1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军区部队发起保南战役
134.军史上的今日:1967年1月23日,解放军奉命参加“三支两军”
135.军史上的今日:1935年1月29日,四渡赤水战役开始
136.军史上的今日:1947年1月30日,山东、华东两野战军合并,新四军番号撤消
137.军史上的今日: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和平进入北平,平津战役结束
138.军史上的今日:1929年2月10日,大柏地战斗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铁军文化):军史上的今日:1979年2月17日,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