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峰:战场上的“总工程师”|想起了林彪打仗的事

吴东峰:战场上的“总工程师”|想起了林彪打仗的事(二)

林彪

1907125日—1971913

1955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开头语
武汉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刚爆发时,钟南山说过这样一句话“这是战争状态,是热核级的。”比尔·盖茨也曾说过,未来,流行病是比核武器更大的威胁。
?
在全国防控新冠病毒最吃紧的时刻,中央作出了防控工作由平时卫生防疫进入到战争状态的要求。而且是一个总体战的战役布局。从救死扶伤的战疫到你死我活的战役,一字之差,变化重大。
?
从战疫到战役,说明一形势严峻,二时间紧迫,三生死攸关。各级官员如何适应这一变化,尤其是湖北父母官们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大考。如何转变思路,转变作风、转变方法,以适应抗疫总战局的重大变化?
?
战争学,实际上是最实事求是的科学,也是最灵活机动的科学,是一点也来不得半点虚假的科学,丝毫也不能够粗心大意的科学。而在这次抗疫中暴露出的一些官员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等作风,都是违背战争科学最基本原则的东西,是离打胜仗最起码的要求越来越远了的东西。
?
笔者由此想起了湖北的乡勇,被称为“战神”的林彪。并突发奇想,如果林彪临危受命当上湖北省委书记,他会怎么办?

由此,想起了七十多年前林彪在东北打仗的那些事……

? ? ? ? ? ? ? ? ? ??

???

林彪终于出手了。
而且,一出手便牛刀小试,旗开得胜。
1946213日傍晚至次日凌晨,林彪指挥的东北民主联军(19461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新四军三师七旅与山东一师在一个叫“秀水河子”的小村镇,突然抓住国军之一个团,围而攻之,一举全歼。
?战史称,秀水河子战斗,是东北民主联军出关以来取得的对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第一个较大规模歼灭仗,也是林彪运用“三三制”、“一点两面”战术的经典战例。
也有人说,秀水河子战斗,是东北民主联军争取其在东北立足地位的关键一仗,也是林彪在东北民主联军争取其立足地位的关键一仗。
林彪万万没有想到,在他成为“林贼”夭折后的日子里,秀水河子歼灭仗竟被批判为右倾机会主义的“黑战例”。当然,这是后话,是距秀水河战斗二十九年以后的事了。

位于辽宁法库县境西部的秀水河子,是一个只有500余户的小村镇。东西走向的彰武至法库的公路穿越而过,把该镇分为南北两片。地势平缓的东南片,有一条秀水河,河水已被冰封;西北片地势起伏,北山和西山雄踞,是秀水河镇的制高点,镇内有着许多土围子似的独立院落。

?

当时的战场形势:国民党共调动了三个军六个师的兵力,分三路沿北宁路两侧大举进攻,企图驱逐东北民主联军,为其后续部队开进东北和进占沈阳创造条件。其中北路是国军第十三军,为进入东北的前锋军。該军由阜新、彰武出发,向法库方向攻击前进。此时,林彪刚率总部退驻法库,四周握有三个师和一个独立团的兵力。

?

吴东峰:战场上的“总工程师”|想起了林彪打仗的事(二)

华北战场上的林彪

?

“林彪到东北前线后,一直在寻找战机,但由于敌强我弱,他一直忍耐着没有出手。

?

19957月,笔者多次采访了安置在太原的李作鹏将军。老将军闻听“秀水河子”,立即眼睛发亮,情绪由郁闷转为兴奋。因为在秀水河子战斗中,李作鹏时任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总参谋处长,一直在林彪身边转,处理指挥作战事务。

?

李作鹏回忆,大约在29日前,当国军快到法库时,情报部门获悉十三军八十九师大摇大摆深入,先头部队二六六团和一个辎重营已远离主力。

?

其时,林彪在地图前问李作鹏:“这个团(国军二六六团)离八十九师多远了。”李作鹏答:“有一天的路程。”李作鹏忆此说,林彪听后,脸上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意,说?“送肉上菜板,正合我们的胃口。”

?

于是,由林彪口述、李作鹏记录,拟定了两个作战方案:

?

一个方案是,如果敌人由秀水河子继续东犯,即将其诱至法库西南双山子地区,用少部兵力在正面牵制,主力从敌侧后打出去,然后包围歼灭之。

?

另一方案是,如果敌人在秀水河子停止前进,就主动进攻而歼灭之。

?

210日凌晨,林彪向各参战部队发出了第一套作战方案的命令,要求各部队迅速集中到秀水河子周围的几十里的地方,布署了一个歼灭敌人的口袋。由于次日,国军二六六团一个营进至秀水河子继续东犯时与遭我军攻击又退回了秀水河子。为此林彪立即决定改按第二套方案行动。

?

林彪的第二套方案是:新四军三师七旅第十九团由西南向东北主攻,第二十一团助攻于西北;山东第一师第二团自北向南主攻,第一团助攻于东南。与此同时,新四军十旅和独立旅担任消灭鹜欢池之敌,并乘胜夺取阜新。秀水河子之战由山东第一师协同新四军七旅完歼敌任务,七旅旅长彭明治和一师师长梁兴初分别担任正副指挥。

?

林彪对这一仗,准备了又准备,研究了又研究。既格外坚决,又格外谨慎。在没有把握全歼敌人的情况下,他是不打的,即使打响后,如果发现没有把握全歼敌人,他也不会硬要打下去。

212日,林彪要求前线指挥部立即制定战斗计划,报来审查。

?

战斗计划的电报报来了,大意是,用一个师即三个团的兵力,攻击敌人一个连的兵力;用两个师的兵力,包围迂回敌人;一个独立团准备打敌人可能从新民来的增援部队。

?

李作鹏回忆,林彪看完战斗计划,考虑了一会儿,随即要求发一份电报,大意是:先不要动,明天他赶到到前线去。

?

2?13日下午三点左右,林彪来到秀水河子前线指挥所,没有休息就到突破口去看地形了。李作鹏说,亲自勘察地形,是他的老作风了。每次战斗他都强调干部必须亲自观看地形,对那些只看地图,不深入现场观察的指挥员,他严厉批评那是打“官僚主义仗”。

?

李作鹏回忆,?林彪和七旅旅长彭明治一起来到阵地最前沿,通过开阔的地方还要趴下爬过去,满眼是雪,子弹常在身边溅起雪花。

?

多少年后,李作鹏仍然记得林彪在雪地里来回奔忙的身影。

?

七旅的进攻突破口设在秀水河子的东南角。林彪先跑到突破口的北面,趴在一截断墙上,举望远镜看;又跑到突破口的南面,趴在一个坟头后,举望远镜看。有的地方看不清,还叫李作鹏跑到前面作指引标识。

?

李作鹏回忆,林彪看完突破口的地形后,明确对彭明治说:“你们七旅改从南面突破,这里的地形高一些。这边比那边好,那边太开阔了。”

?

他摘下望远镜,继续说:“七旅主力应由南向北,一部由东南向东北;一师主力应由北向南,一部由西北向东南。”略一停顿,又说:“战斗部署上,一定要注意头尖尾巴长,火力要集中;战斗开始时,首先一顿猛打,然后猛冲。这样一定成功。”

?

李作鹏清晰地记得,林彪到七旅视察回来后,约在下午3点半,又给吴(吴信泉)、钟(伟)、彭(明治)、梁(兴初)发去一封电报:“这一仗关系重大,必须打得很艺术,很坚决,切不可鲁莽、草率,务须严密弄清敌情,干部须亲自侦察地形,选择攻击点和布置火力,当面详细交代任务,切实做好联络,规定统一动作时间,一切布置好后即进行猛打,最好明日进行秘密包围(但须防止分散主力)免敌走脱,明夜或后日晚攻击,如情况许可时,一切望机断处置。”

?

在这封电报里,林彪突然变成了啰里啰嗦的老太太,唠叨不止,但细读全文,都是可操作性的要求,没有一句空话。

?

李作鹏与笔者言,林彪在打秀水河子的命令中说,这一仗“必须打得很艺术”,开始自己对此不太理解,后来感到这是对作战指挥的一个很高的要求。

?

不仅如此,总攻发起前,林彪还把指挥所前移,叫李作鹏通知参战部队领导,到指挥所一一询问、检查、总攻任务的准备情况。

?

秀水河子之战,于213日下午5点半打响,10点发起总攻,14日凌晨胜利结束。

?

此次战斗,被歼灭的国民党第八十九师四个营1500余人,其中毙、伤500余人,俘副团长以下90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38门、机枪100余挺,步枪800余支,汽车32辆及弹药、电台等,东北民主联军伤亡771人。

?

与此同时,新四军第三师第十旅、独立旅一举歼灭了由阜新进占彰武以西鹜欢池的国民党军第八十九师第二六七团一个营;击溃国军增援的另一个营,共毙、伤国民党军483人。

?

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明在回忆秀水河子战斗时说:“这是蒋军在东北第一次被?整个团被消灭的开始。

?

“林彪在战场上指挥打仗,就像一个总工程师。”

?

回忆起林彪在东北打仗的事,许多四野老将对林彪都有这样一个令笔者大跌眼睛的共同印象。李作鹏也与我聊到过这一印象。

?

他记忆中的林彪是:“日夜坐在军用地图前面判断情况,很多时间用在沉思默想,考虑战斗部署。一个心思想着打胜仗。他思想集中,深思熟虑地工作着,有时我去向他请示问题,在他房子里站几十分钟,像没有我在那里一样,我不打扰他,只好悄悄地退出去,或者给他留个纸条子。”

?

李作鹏说,林彪下命令,发指示,没有大话空话,很少说打不下来就枪毙,就杀头之类的话。他都是很明确地告诉你打好这一仗的具体办法,怎么进攻,怎么防御,兵力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有时甚至到一个营一个连应该怎么摆。一旦打起仗来,他就跑到前线指挥,事必躬亲,狠抓落实。

吴东峰:战场上的“总工程师”|想起了林彪打仗的事(二)

吴东峰到太原釆访李作鹏并与其合影。

??

编后小记:

没有考证过“不打官僚主义仗”,是否是林彪在东北战场上首提。这一提法在东北战场上有很强的针对性。
林彪不但是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也是一位富有实战经验的军事专家。专家治理军队,专家指挥打仗,这是规律也是常识。战争年代,一般都是军事指挥员为第一把手,这是打仗的需要。但是后来不知因何而生变化。
如果在这次抗疫中,林彪当湖北省委书记,我们肯定看到的是一位“总工程师”的忙碌身影,不是在会场,而是在战场。一般来说,官僚主义的帽子是很难戴到“总工程师”的头上的。
诸葛亮也好像“总工程师”呀!

(该系列文章为战疫时期有感而作。图片部分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作者简介:

吴东峰,兵头将尾一大校。大校者,大笑也。笑看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曾面对面采访过肖克、王震、许世友、陈士榘、陈锡联、张爱萍、王平、张震、李德生、刘华清、尤太忠等二百余名开国将军,著有《开国将军轶事》《寻访开国战将》《长征,细节决定历史》《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开国战将》《东野名将》《毛泽东麾下的将星》等,共计一百多万字,被称为“中国将帅纪实文学第一人”、“开国战将经典史记”。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军事书庐):吴东峰:战场上的“总工程师”|想起了林彪打仗的事(二)

(浏览 1,363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