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8月16日 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由湖南株洲三三一厂试制成功


株洲三三一厂生产的M-11型航空发动机


自从莱特兄弟驾驶第一架由单台发动机链式传动为动力的飞机成功试飞后,航空发动机便带着人类的飞行梦想一飞冲天。

不过,在世界航空业不断前行的时候,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却还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增强国防实力,发展航空工业,开始引进苏联发动机制造技术。

20世纪50年代,为适应抗美援朝战争和空军建设的需要,党中央决定加快我国航空工业创建的步伐。其中,试制航空发动机的任务,就交给了刚刚成立不久的株洲三三一厂(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前身)。

三三一厂原为修理航空发动机任务而建,从修理到试制难度可想而知。M-11型航空发动机起飞功率为118千瓦(160马力),装用于军用教练机,光零件就有几百种、上千个,要在短时间研制出来难度非常大。试制任务的关键,是要生产出合格的曲轴、中机匣、主联杆、分气凸轮轴等117种新的零组件。

接到任务后,三三一厂迎难而上,成立了由总工程师领导下的“四师一长”(总设计师、总工艺师、总冶金师、总检验师、生产厂长)生产技术指挥中心,抽调技术骨干,相继建立各项管理制度,确立了“平行作业,分步实施,关键环节集中围歼”的攻关方略。抗战时期就是兵工战士的车间主任范学明、共产党员吴荣保等支援航空工业建设的老工人身先士卒,开展技术攻关,打响了一场啃“硬骨头”的战役。

工人、干部、技术人员不分彼此,大力合作,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先后突破了气缸散热片多刀切削、气缸筒搪磨、汽门导套锁孔等关键工序,试制成功了发动机上的第一个组件——气缸组合。从完成土建工程,到安装结束,只用了短短17天,新建成的工具车间就投入了生产。

攻克一道道难关后,终于在1954年7月26日,最后一批零部件加工完毕。装配工人奋战3昼夜,完成了总装任务。8月16日5时39分,发动机200小时长期运行试车考验结束。国家鉴定委员会审查相关资料和现场考察发动机运转情况并对发动机进行分解检查后,给出了“可作为空海军教练机之用,并批准工厂进行批量生产”的鉴定结论。

三三一厂全体职工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向毛主席写信报喜。10月25日,毛泽东亲笔签署给三三一厂全体职工的嘉勉信,祝贺试制成功第一台M-11型航空发动机,指出这是“建立中国的飞机制造业和增加中国国防力量的良好的开端”。

记者陈张书

【来源:潇湘晨报】

(浏览 199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