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异】
□尚 善
楔子
明洪武二年,中原大地洪涝灾害频发,连年战争,蚂蚱满天飞,哀魂遍野,人烟稀少。时山西地狭人多,劳动力过剩,河南则人稀田荒急需恢复社会经济,明朝政府遂作出了迁移山西部分民众到河南、山东等地的决策。洪洞大迁徙开始。
当时襄垣县迭坡村有一魏姓人家,弟兄四个,老大魏椿,老二魏槐,老三魏杨,老四魏柳。面对朝庭下令,谁也不愿离开家乡故土,但皇命难违,弟兄四个拖家带口来到洪洞大槐树下,准备背井离乡。由于政府不允许一家人分在一块儿,于是老大被发配到江苏北部一带,老三被发配到山东荷泽一带,老四被发配到河北邯郸一带。老二则被发配到现在的河顺一带。
老二两口先寄宿在东曲阳村。当时他们还没有子女,身体又健壮。可人地两生无衣食和田地耕种,生存无望,渡日如年。后官府发来银两,二人来到现在的河顺地界,开荒垦田,建房栖身。日岀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劳作,繁衍生息,人口逐渐增多,到现在已有二十七世之多。
清朝末年,河顺集有一位名医,叫魏立儒,是魏氏第十九世孙,魏君昌,魏君茂的爷爷,也是咱们群里魏勤书笔名常乐的太爷爷。那时,他的家庭生活殷实,有田有地,庄院建的也不错,在河顺也算挂上号儿的小康人家。
魏立儒生性聪明好学,进过学堂,知书识理,后来剑走偏锋,看到世人多遭病痛折磨,苦不堪言,便心生杏林之志,以解民生之疾苦。后来他多方求教,勤研医著,对一些疑难杂症,土方,验方很有研究,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治病秘方。随着看病人数量的增多,名声也越来越大,并在河顺十里八村广为传颂!
有一回,魏君和患病,找医家开了一副草药,到李三羊的药铺取药,药方中有味乌头的草药,本来铺里应该将生乌头加工炮制成药,恰逢掌柜的不在,刚进的生乌头还未炮制。小伙计不知就里,误把生乌头抓到药里。结果魏君和喝了以后,翻肠刮肚,上吐下泻,躺在坑上不省人事,家人赶紧叫来魏立儒诊脉一番,后查看药渣,断定为乌头中毒。马上叫家人在家院南墙根阴凉处挖地三尺,取鲜土浸泡开水中过滤服下,一天三次,魏君和得以转危为安,有了气息,三日后身体恢复正常。
后来,魏君和只要生病,一提草药,就浑身多嗦,死活不肯吃药。这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这一来,魏立儒通过多次土方治验病,名声鹊起,找他看病的也越来越多了。
当时的社会,无论是学堂,还是生活习作,店铺记帐都是用毛笔来书写。魏立儒因为经常用毛笔写字,所以练就了一手好书法,他的字运笔自如,苍劲有力。同时文笔深厚,诗词习作老练。
有一年三月三,奶奶山庙大殿落成,三十六庄社头组织各庄秀才齐聚奶奶山,要为大殿门柱写两副对联。几十个秀才铺纸研墨,写出来的对联大家看着都不满意。魏立儒在一旁喝着茶水,一声不吭,在好几个秀才的一再请求下,想让老先生显露一手,魏立儒也没推让,挥毫而就,飞龙走凤,一气呵成!众人看后目瞪口呆,齐声喝彩。想不到魏家河还有如此才人。
紧接着东西配殿柱子及南影壁上的墨迹皆出自他手。天堂山重修碑记上记载有:业儒魏立儒书丹的字迹。可惜的是时间太长,后人没有留下真迹,甚是遗憾!
河顺玉帝庙南边有个古戏楼,是河顺三个古戏楼中最大的一个,(还有一个在东关帝庙内,是河顺唯一现存的古戏楼,不过也是年久失修,破烂不堪了。再有就是魏家祠堂内也有一个南戏楼,不过和玉帝庙南戏楼早已不复存在了。)戏楼前边四根六边型高约四米的石柱上有两副对联,据说也是出自魏立儒之手,分别是:
区区四十四个字,把古代戏班演出的场景描写的淋漓尽致,巧夺天工。再加之字走龙蛇,苍劲有力,撰刻入石三分,真乃佳作。如能留到今日,何不又是一处胜景!?
清朝末期,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西方列强,仗着坚船利炮,侵我国土,辱我民族,鸦片泛滥,弱我国人之躯,称我国民为:东亚病夫。幸有林则徐虎门销烟,武林志士号召国人强身健体,远离毒品,才为国家争得了一些希望。但鸦片毒害之深,并非一朝一夕能以清除。
魏立儒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不幸也染上了毒瘾。时间长了,花多少钱不说,光身体就承受不起,戒了多次也没戒掉。,家里人谁都反对,特别是老伴更是心急,看着他一天天消瘦的样子,就软硬兼施要他戒毒。
他说:“一定要让我戒掉,我开两味药,你去给我取吧。”
老伴跑了好几个药铺都没有买到,最后碰到老中医魏大尧,一看药方开的是“涵养“”志气”两味。对她说:
“根本就没有这二味药,是说自己強制自己,有志气的人才能戒掉。”
后来反反复复魏立儒靠自己的意志总算把毒瘾戒了,但经济上的耗费也让家境走上了没落,还落下个病秧秧的身体。看来毒品还真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笑面虎!
如今,国家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制毒贩毒吸毒,固国民根基,深得民心。让我们远离毒品,千万别知法犯法!
– 作 者 简 介–
魏存生 笔名尚善,林州市河顺村人,高中文化,爱好记录生活点滴,几十年如一日,擅长水电。
编 外 花 絮
第292期网友论坛
新 生:
河顺文艺今天改版了,
喜看雪莲花盛开,
炮仗花怒放,
带您回到故乡的旷野山峦,
亲亲地吸,
深深地嗅,
儿时的记忆上心头。
紫霞满天:
儿时随处可见熟视无睹的炮仗花,在田先生细腻的工笔下,真的被描成了“花儿”。
李明生:
读了田新法老师的又一力作散文《开在心里的“炮仗花”》,使我们回到了童年,仿佛也在拿着“炮仗花”在吸那甜甜的蜜汁,吸完蜜汁再放上一炮。这一炮,说不定还会迎来有滋有味的春节,传统文化再现,烟花爆竹,炮仗声声。
雪莲花的朗诵和旭日东升的制作为田老师的散文增光添彩;新生老师对河顺文艺的改版更加人性化。让河顺这朵文艺之花像既甜又响“炮仗花”一样,开在满山遍野,开在大江南北,开在人们的心里!
马章生:
乡愁是什么?各人有各人抹不掉的记忆。你看田先生的一株炮仗花竟写得难舍难忘、如痴如醉,可见故乡这片土地上有多少让人魂牵梦绕的宝贵资源。
-End-
版权声明:【河顺文艺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河顺文艺):【人物志异】杏林高手——魏立儒 | 尚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