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海,世事沧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团队,一个郡县,一方水土,一个单一的人,总会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过往。回顾自己的历史,自己的过往,总结经验也好,汲取教训也罢,总会使你有所得,有所失。得到的是精华,失去的是浮尘。前苏联革命导师列宁早就告诫人们:
这不是说一定要你去历史中去采摘耀眼的花朵,而是应该去获取熔岩一般运行奔腾的地火。
【文乐极境】
□ 文 | 田新法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全国各地叫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应当说,总路线是好的,它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是,在贯彻总路线、掀起大跃进高潮的过程中,人们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以至使运动出现了严重的左倾和偏差,“放卫星”就是其中的一种情况。
所谓“放卫星”的说法,其实是有来头的。1957年,尚与我国友好的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是人类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卫星上天,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巨大的优越性;“放卫星”便被用来形容社会主义建设和大跃进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1958年,国家计委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时脱离实际,提出当年粮食产量要比上年增产80%,由3900亿斤达到7000亿斤;下年要比当年增产50%,由7000亿斤达到10500亿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地便开始争先恐后地搞浮夸、虚报粮食产量。夏收期间,广西的一个生产队很快就实现了亩产水稻一万斤,《人民日报》对此加以报道和肯定,并称之为“放卫星”。6月8日,《人民日报》又登载河南遂平县卫星农业社5亩小麦平均亩产2105斤的消息,并将之称为“放出第一颗亩产卫星”。自此以后,全国各地就开始了持续将近一年的“放卫星”,其实就是一个全国性的“吹牛大赛”。
7月,又有报纸刊登了湖北省长风农业生产合作社放出“大卫星”的消息,早稻亩产达到了15361斤,全国各地主要媒体都先后转载。8月13日,新华社报道,湖北省麻城县溪建园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达到36900斤。国家农业部竟然也在当年夏收后宣布,全国夏粮产量同比增长69%,总量比美国还要多出40亿斤。
这些消息见报后,在全国引起极大轰动,真可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于是,全国各地都不甘落后,人人争相仿效。各级抓农业的领导干部,都亲自去抓自己的“试验田”,到了秋收时,亩产万斤粮的报道便接踵而来。
9月下旬,据报纸报道,小麦亩产最高的是青海柴达木盆地赛什克农场第一生产队8586斤;稻谷亩产最高的是广西环江县红旗人民公社130435斤。而河北徐水县“卫星”放得满天飞,一亩地产山药120万斤、小麦12万斤、皮棉5000斤,全县粮食亩产2000斤,并号称全年收获粮食12亿斤。
10月1日,《天津日报》登载该地东郊区新立村水稻试验田亩产达到12万斤的消息,报纸上还同时刊登出一个小姑娘坐在高产稻谷稍尖上的照片。高产原因据说是深耕、密植、多施肥料、白天鼓风机吹风、晚上进行人工光照等。虽有人对此质疑,但更多的人选择了相信。全国各地许多地方的代表竞相前往参观,就连伟人毛泽东主席,也亲往该村视察。领袖视察之后,这一消息传得更广,该村的名声就更大了。
在全国各地农业战线不断“放卫星”的形势氛围下,我的家乡也开始“放卫星”。家乡林县地处太行山腹地,是老解放区,群众觉悟比较高,相信党、拥护党,对党的政策毫不怀疑。虽然土地贫瘠且十年九旱,“吹牛”的资本不能与河北、天津等条件好的地方相比,但是,在一些干部的诱导下,粮食产量也是节节攀升。当时有一句很“牛”的顺口溜:
后来好像还上了小学课本。其实,林县人喊出的口号也非常激动人心,不输给这个顺口溜:
当年,据说林县有的土地亩产就创下了“双千斤”;至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家乡的土地好像也还没有达到这个产量。
当年夏秋季,有关部门还多次组织丰收成果展览,让社员群众前往参观。我们村附近新建的钢铁厂,就是一个重点展区,学校专门组织学生前往接受教育。
在展厅里,有从全县各地收集来的大红薯、大南瓜、大茄子等,摆得满地都是;有一捆一捆带着麦穗的麦秆,一串一串硕大的玉米棒子;还有用树枝搭起来几米高的“棉花树”,上面挂满了一坨一坨绑到一起像足球般大的棉花,说是什么什么地方棉花长得好,要搬着梯子摘花等。
展览厅里到处都是丰收的粮食、蔬菜和瓜果,看着叫人目不暇接、热血沸腾。大家都由衷地感叹“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现在回忆起来,这些东西大多都是在造假,但那时候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们,大都相信眼见的就是事实。
– 作 者 简 介–
田新法 男,古稀老汉。大学文化。籍贯河南林州。从戎23年,铁路工作近20年。出版文学作品集《春天过后不是秋》《文乐极境》等。
版权声明:【河顺文艺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河顺文艺):【“大跃进”记忆(2)】满天遍地“放卫星” | 田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