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册∣我们三兄妹名字的由来

作者:沈小林、沈白路、沈路平

纪念册∣我们三兄妹名字的由来
我的父亲母亲

父亲沈丁祥是革命战争时期第一批从上海奔赴延安的技术工人。

那时是1936年春天,上海党组织决定由徐承志组织带领。徐承志就是美国作家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提到的人物:“在吴起镇遇到一个电气工程师,一个名叫朱作其的很有才能但严肃认真的共产党员。他抛弃上海的高薪收入,丢下家庭,到陕北这荒凉的群山中为共产党服务,感到不可思议。”这个“朱作其”就是徐承志。徐承志率领的有我父亲在内的中华铁工厂的5位技术工人,秘密出发。

经过百般曲折终于到达陕北,受到热烈欢迎。第二天他们还荣幸地受到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亲切接见。毛主席说:“你们都是真正的产业无产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你们在红军部队一定可以大有作为的”。朱总司令说:“红军部队非常需要你们这样的技术骨干,欢迎你们加入红军”。

父亲出生在江苏省启东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2岁进入上海中华铁工厂学徒。深刻体会到资本家老板对工人的剥削和欺辱,热忱地接受了进步思想,积极参加工人运动,树立了投身革命事业的信念。来到陕北后他即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11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父亲先后在红军兵工厂、延安摩托学校、抗日军政大学工作。1940年初调八路军军工部参加黄崖洞兵工厂建设,1948年任炸弹总厂(兵工十一厂)厂长兼拉火管厂厂长,同年10月调山西阳泉任兵工六厂即晋东化工厂(特能集团晋东公司前身)厂长,是该厂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母亲李林一于1938年从河南温县参加抗日军政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组织分配到太行山八路军军工部工作。

他们就在太行山残酷而又光荣的抗战岁月里相识相恋,成为革命伴侣。他们从参加黄崖洞兵工厂建设起,从黎城到阳泉、长治,到北京、重庆,再返回北京过程中,以建设兵工为主线,参与创建了多座兵工厂,研制了多种武器弹药,把自己的青春智慧和毕生心血献给了党的兵工事业。

纪念册∣我们三兄妹名字的由来

我的父亲母亲
 
纪念册∣我们三兄妹名字的由来
老大小林

1940年初,父亲接受军工部的委派带了几十名工人,从延安来到太行山的黄崖洞兵工厂工作。他们一行数人克服了路途上种种困难才到达了目的地。一次在翻越山岭时,一匹驮运机器设备的牲口滑落到山涧里摔得粉身碎骨,幸好牵牲口的工人被大树挂住才保住了性命。

8月,父亲被军工部任命为子弹厂厂长,那时八路军除了与敌人作战的缴获外,武器弹药的主要生产基地就是太行山八路军兵工厂。当时条件十分简陋,设计和测量只有一把千分尺和一把游标卡尺,没有生产子弹的原材料,父亲他们就到老乡那里收集铜元、拆敌人铺设的铁轨,太行山根据地的老乡们纷纷把家里的铜制品捐给兵工厂,前线的八路军也把清扫战场收集的子弹壳等带回来用作造子弹的原料。同时父亲他们将能用的子弹壳再装上火药,叫“复装子弹”。

因为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子弹质量亟待提高,这需要反复进行实弹试射检验。父亲总是身先士卒,亲自参加危险性较大的工作。有一次试射时发生了枪管爆裂,把父亲的手掌炸裂,后来虽然伤口愈合,但这只手留下了终身残疾。那时,有多少位无名英雄在试验场因为实验而致残、而牺牲!

 

日军经常对我太行抗日根据地进行报复性“大扫荡”,越来越频繁,所到之处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并把摧毁我兵工厂作为重点目标。兵工厂坚壁清野、迅速撤退任务重、责任大,需穿林跨河、攀山越岭。他们在斗争中改变策略,一面坚持生产,一面派人随军复装子弹,还发明了专用小机器,辅之以专用工具,这样既能携带轻便,又便于坚壁清野和恢复生产,同时还能大量生产半成品。后来子弹厂的规模不断扩大,职工达100多人,月产子弹5、6万发,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

父母的长子就是1944年在黎城黄崖洞山林里出生的,当年是由父母的战友们在山林里轮流抱着长大,所以取名“小林”。

纪念册∣我们三兄妹名字的由来

当年八路军兵工厂生产的复装子弹(刘文山提供)

 

纪念册∣我们三兄妹名字的由来
老二白路

抗日战争胜利后,父母到达山西阳泉。在与国民党作战的战场上急需近距离作战的手榴弹,父亲带领兵工技能骨干,研制和生产了几百万发的各式手榴弹、手雷,支援前线。

在研制过程中,依然是充满坎坷和艰险,比如怎样将黑火药为炸药的低能手榴弹改造生产为用硝化甘油为炸药的高能手榴弹,他们做了很多尝试,甚至用尿来蘸火都试过。母亲李林一当时就负责这批引线和雷管的保管,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工作。当时大批雷管就存放在窑洞里的大土炕里面,她作为保管员兼出纳保护了解放战争时期兵工厂生产的大批雷管,没有发生过一枚雷管的丢失,也没有发生过一次事故。

纪念册∣我们三兄妹名字的由来

纪念册∣我们三兄妹名字的由来

自制的地雷、手榴弹(刘文山提供)

随着国民党节节败退,我军收编了大量国民党的兵工厂。父亲受组织的委托完成了对国民党兵工厂的改造和改编,并扩大了生产,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周恩来同志在一次讲话中对太行军工生产做了评价:“大规模的战争首先不能离开兵工生产,武器主要是敌人输送给我们的,但弹药还需要我们自己补充。我们已能生产出几千万的手榴弹几百万的迫炮弹,几十万的山野炮弹,我们的手榴弹、山野炮弹和炸药的生产数已超过了国民党反动派。”可以看出子弹和弹药的生产在取得战争胜利中的重要地位。

父母的次子1946年出生,虽依然硝烟弥漫,但不需要如在黎城抗日时期那样白天隐蔽蛰伏,夜里行动,我们的军工人可以在白天外出走路了,所以取名“白路。”

 

纪念册∣我们三兄妹名字的由来
老三路平

老三沈路平1948年出生,是个女儿,这时父母调到了山西长治的兵工厂,生产生活条件大有改善,更因为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胜利在望,取名“路平”寓意革命的道路越走越平坦。

1950年,父亲赴重庆任高炮厂厂长,正值抗美援朝期间,战场上美方坦克嚣张至极。高炮厂接受了负责研制打击敌坦克武器的紧急任务。

父亲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时我们就凭着国民党丢下的唯一一根57毫米无后座力炮筒,进行了全武器系统设计研制。不分昼夜,加班加点,仅用不到3个月时间就研制生产了300门炮和2万多发炮弹,并且派技术工人赶赴朝鲜战场在极短时间内教会志愿军战士使用。后来这些大炮在朝鲜战场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力摧毁敌人的坦克,减少了志愿军的伤亡,受到军委和兵器工业部的嘉奖。”

1969年中苏边界珍宝岛局势紧张,苏联大量坦克在珍宝岛一侧集结。周总理下达了生产反坦克导弹的指示。父亲用简短而平实的语言记录了这一填补我军武器空白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在部里主管导弹项目期间,在上级和部门的领导下,我主抓技术行政工作,组织仿制我国第一代具有世界水平反坦克导弹,名为红箭七三xx的工作。我们共用了5年多的时间,仿制试制了全武器定型,并同时组建了四个地区四套全武器系统的生产厂,每套厂能年产2万多发的规模。在1978年定型同时,随即进行批量生产,装备了部队,增强了战斗力,受到了部队和上级的嘉奖。”

1982年12月父亲离职,2009年11月离开了我们,享年93岁。母亲李林一先于父亲2004年辞世。遵照他们的遗愿,把骨灰撒到太行山黄崖洞,长眠在当年他们战斗、生活和贡献青春的地方,在遗址的山壁上镌刻着:“魂归黄崖洞,太行军工老战士沈丁祥、李林一之墓”。

毕生献兵工,魂归黄崖洞。这是我亲爱的父亲母亲人生的写照。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乐老汇):纪念册∣我们三兄妹名字的由来

(浏览 728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