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5月26日 王树声同志诞辰。王树声是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的10位大将之一,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他身经百战,视死如归,赤胆忠心,尤其是为了革命不讲情面,刻己自责,大公无私,显现出老一辈革命家崇高的品格风范。
大义灭亲
王树声1905年5月生于湖北省麻城县的一个贫苦家庭。上小学时曾因拒绝信仰天主教大闹教堂而被开除,后转入董必武开办的武昌高小补修学校读书,接受革命思想。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麻城县委委员、县防务委员会委员、县农民协会组织部部长。
1926年秋,在北伐军打下汉口、汉阳、武昌后,王树声积极创办农民协会。他在大会上说:“穷人翻身的日子来到啦!我们农民协会就是要为贫苦农民办事。贫苦的农民兄弟要团结起来,同土豪劣绅作斗争,把田地夺回来。”于是麻城乘马岗地区广大贫苦农民踊跃加入农民协会。地主恶霸丁枕鱼在当地占良田千亩,房屋几十套之多,乡民多为他雇佣的长、短工,平日横行乡里,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引起极大民愤。农民协会开展的农民运动,触及到了丁枕鱼的利益,他仗着自己是王树声的嫡亲舅爷,集结当地其他地主恶霸带头反对革命,组织起红枪会,多次打击破坏农民运动,殴打农会人员、撕毁农民协会张贴的告示、砸毁工作人员的办公室。
丁枕鱼恶行昭昭,激怒了农友们,但大家顾忌他与王树声的亲戚关系,对于如何处置犹疑不决。王树声听到此事,义愤填膺,他说:“大家都顾虑我和丁枕鱼的关系,但是要革命,亲戚情面就讲不得,谁反对农会,谁就是我们的敌人。”在王树声的带领下,大家一窝蜂冲向罗家河丁宅,活捉了丁枕鱼,并判他死刑。王树声大义灭亲之举激发了麻城长期被欺压的贫苦人民坚决斗争的决心,无数有志青年和觉悟的群众看到了希望,纷纷参加革命。
刻己自责
相比于他人,王树声最不留情面的还是自己,对自己要求极为严苛。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不久,王树声就接到中央命令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刚刚经历长征的王树声病痛缠身,但是他没有犹豫,时任教导团团长的他又随部队西征。
11月11日,中央军委命西路军西进打通新疆通道,王树声任西路军副总指挥,随第9军所在的第二纵队向古浪进发。部队在干柴洼地区与敌军3个骑兵旅交战,经过几个昼夜的拼杀,于15日才成功占领古浪城。敌军次日凌晨派重兵重炮立即反击,致使第9军损失惨重。王树声临危受命,兼任第9军军长。在部队向河西走廊转移途中又遭遇军阀马步芳的部队,面对敌强我弱的局势,王树声沉着应敌,多次杀退敌人的进攻,歼敌2000余人,然后撤退。
12月下旬,西路军继续西进,在次年元旦占领高台,打开接近新疆的通道。西路军被当地军阀疯狂打击,到1937年3月西路军仅剩3000余人,被迫转移到祁连山与敌人进行游击战。3月15日,在黄番寺地区与敌军再次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仅有百余人成功突围。自此之后3个多月,王树声带领百余人在祁连山打游击,常年积雪再加上物资极度匮乏,到突出祁连山时,剩余不足10人。他将剩余人员分为2组东返陕北,凭着一定要找到党组织的信念,沿路乞讨,历尽艰辛,最终返回陕北。
1937年8月,王树声终于回到延安见到了毛泽东。他不为自己推脱责任,不讲情有可原,不提网开一面,主动承担责任,表示“无论中央给我什么处分,我都接受!”毛泽东说:“你回来了就是胜利。”王树声把此次战败一直铭记于心,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时刻提醒自己,总结经验教训。
公私分明
新中国成立后,王树声相继出任总军械部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第二政委、国防部副部长等职。有些亲戚求王树声帮忙在城里找工作,他教育劝说道:“我的职权是党和人民给的,是用来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没有丝毫营私的权力。你们有困难,应该依靠当地政府解决,依靠自己努力生产。”于是,他的侄女等人一直在家务农,过着普通农民的生活。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国家物资供应比较紧张,粮、油、布等按人口凭票供应。王树声要求家人,按北京政府的规定,供应什么,吃什么;供应多少,买多少,不能多吃多占搞特殊。
按规定,他除专车外,还可以配一辆生活用车,但王树声却一再婉拒给他再配车。他说:“国家现在还有很大困难,我有辆车上下班用就可以了。”直到他去世,从未配过生活用车。而且王树声要求专车只许他本人办公使用,任何人都不能乘坐。王树声夫人杨炬,是一位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党员,上世纪50年代调回北京。从家到单位,坐公共汽车往返得2个多小时。酷暑严寒,她都坚持坐公共汽车上班下班,从没用丈夫的专车接送过。
1972年底,王树声的长子王鲁光要结婚了。王鲁光把室外的一个石头茶几搬到屋里,用桌布蒙上,并两把旧椅子放在两边。王树声的警卫员看不过去,自作主张地将单位休息室的两把金丝绒面椅子和一张大理石茶几,暂时借来布置新房,等婚后再归还。王树声看到后问:“你这是干什么?”警卫员忙说借给王鲁光结婚时用用,婚后还回来。王树声吼道:“你给我送回去,公家的东西不能动!”警卫员只好将东西放回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