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无不胜的孙立人,为何到了东北战场独木难支,连续失败?朱德早在1945看就一语道破其中原由

在抗日战无不胜的孙立人,为何到了东北战场独木难支,连续失败?朱德早在1945看就一语道破其中原由

孙立人

在缅甸战场的中国远征军队伍中,孙立人的新一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1945年缅甸反攻的时候,孙立人打的日本人溃不成军,这时他的名声已经如日中天,达到了巅峰。

当时有记者采访远在延安的朱德,问他怎么样看待新一军的战绩?朱德是这样回答的:“是的,他们打的很好,但那是在异域,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有美国人的全力支持,如果他回到国内这个环境,我不认为他能够长期保持这种态势”

朱老总的分析一语中的,直接揭示了后来新一军的命运。在辽沈战役中,被改编成新七军的孙立人的这支部队走投无路选择了战场起义,投入到了东北野战军的怀抱。

新一军的前身是上海税警总团,这是宋子文在担任财政部长时组建出来的一支军队。因为宋子文毕业于美国名校,他就看中了从美国军校毕业出来的孙立人,并且给他们装备的都是当时全球比较领先的武器。

在抗日战无不胜的孙立人,为何到了东北战场独木难支,连续失败?朱德早在1945看就一语道破其中原由


税警总团是清一色的美式装备,就他们用的水壶和日常用品都是从美国购进的。士兵大部分都是有文化的学生兵,营长以上的军官基本上都是从英美军校毕业回来的。

这支部队的薪水很高,伙食也比国民党的中央军要好得多,再加上孙立人采用的是美国式的训练,让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明显高于其他军队。

原本蒋介石对这次部队也并不在意,但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淞沪会战爆发后,税警总团在战斗中大显神威,和日军激战了66天,歼灭日军数千人,并且和日军作战一对一明显不落下风。


在接下来的两年,宋子文对自己组建的这支部队也进行了多次扩建,到了1939年就下辖三个团,拥有自己独立的炮兵、通讯兵、工兵和辎重兵。

鉴于这支部队强悍的战斗力,蒋介石在1941年底组建远征军的时候,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38师,开赴缅甸战场。

当然蒋介石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美国人面前证明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让美国人对自己有信心,以争取更多的军事援助物资。

新三十八师退入印度后被编入了新一军,军长郑洞国,另外一个师是廖耀湘的新22师。新一军在印度接受了西点军校的军事训练,装备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

1943年底,新一军开缅甸战场展开反攻,他们面对的对手是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日军第十八师团。

但新一军用一个团教训了这个可怕的对手,击败了这个五倍于自己的敌人,实现了以少胜多,还歼灭了日军2000多人。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共消灭日军3万多人。

要知道当时国内的中央军只有总兵力达到日的3~5倍时,才能和日军打成平手。孙立人指挥的这支部队的强悍作战能力得到了国内外各方的肯定,被称为东方隆美尔。

在抗日战无不胜的孙立人,为何到了东北战场独木难支,连续失败?朱德早在1945看就一语道破其中原由


内战爆发后,开进东北的新一军就和东北野战军二纵的前身新四军3师打了一场遭遇战,当时我军的装备比较落后,没有和美军作战的经验,当时就吃了大亏。

在1946年的四平攻坚战中,新一军率先突破了东北民主联军的防线,林彪不得不放弃四平和长春,主力退到了松花江以北。

在随后的检讨工作中,林彪对新一军是这样评价的:“新一军在正规作战方面显示出较好的战术水平,他们善于步炮协同作战,战斗开始后,他们便利用各种口径的火炮向我军阵地轮番轰击,有的打到前沿让你抬不起头,有的打到纵深预备队的阵地上。国民党的炮兵听步兵信号,当步兵冲到我方前沿100米的时候才停止炮击,步兵冲锋时有机枪在侧面掩护,使我军不易进行反冲锋”。

刚开始的时候,进入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并不算太多,基本上的战术安排都是围绕着新一军展开的。也就是说只要东北民主联军向新一军包围过来,周边的国民党军队就迅速靠拢过来进行反包围。

国民党军的空军司令周至柔曾经这样下令:“告所有空军单位,一旦得知新一军各部驻地有战斗,无需参谋总部下令,可自行派遣战机前往支援”。

这里我们不能看出,东北内战刚刚爆发的时候,孙立人的部队地位还是很高的,作战基本上没有后顾之忧。

事实上,新一军在内战中刚开始的两年中作战确实比较强悍,但随后就开始直线下跌,被东北野战军不断的蚕食,今天吃掉一个团,明天打掉一个营,失去了往日的威风。

在抗日战无不胜的孙立人,为何到了东北战场独木难支,连续失败?朱德早在1945看就一语道破其中原由


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呢?

根本原因就在于新一军进入东北后,每次战斗都被顶在前方,从缅甸战场回来的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兵损失的太多,新补充进来的新兵作战经验太差。

还有一点就是,中央军一直在陆陆续续地扩军,新一军中间的骨干有不少被调到了其他部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新一军的战斗力。

当然这些因素都不是最关键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孙立人和杜聿明之间的关系不好。

杜聿明的后台就是蒋介石,杜聿明是蒋介石黄埔军校的得意门生,指挥作战能力强,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听话,这让蒋介石非常放心。

孙立人的后台是宋子文和史迪威将军,宋子文一直都在为蒋介石负责财政方面的工作,他的手很难插到军队里面去。

当孙立人被蒋介石从他的手下划出去的时候,宋子文已经无能为力了。军队里边的山头更复杂,重用的基本上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的。

像孙立人这样从美国军校毕业回来的基本上就是凤毛麟角,尽管能力强,但是不了解国情,融不进去各种小圈子,只能被别人排斥。

在抗日战无不胜的孙立人,为何到了东北战场独木难支,连续失败?朱德早在1945看就一语道破其中原由


以前还有宋子文罩着,在缅甸战场史迪威将军也比较看重他,对他比较欣赏,自然也会对他全力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孙立人就可以在前线奋勇杀敌,没有丝毫后顾之忧。

后来是是史迪威将军和蒋介石两个人闹翻了,被调回了国内。孙立人就没有了后台,幸亏抗战快要结束了,双方并没有闹出多大的乱子,合作还算愉快。

到了内战的时候,孙立人和杜聿明之间的矛盾就爆发了。因此在东北战场上就有孙立人三气杜聿明的说法,大部分应该是真的。

第一次是在四平战役结束后,杜聿明要求孙立人指挥新一军追击东北民主联军,孙立人认为自己的军队在战斗中损失比较大,需要休整需要修整。当然还有一个因素,他认为自己的部队应该去接收长春,不适宜连续作战。

但杜聿明就是想把他顶在枪口上,让自己的嫡系廖耀湘已接收长春。双方大吵一架,最后孙立人才不得不磨磨蹭蹭的率军出发了。

在抗日战无不胜的孙立人,为何到了东北战场独木难支,连续失败?朱德早在1945看就一语道破其中原由


第二次是在一九四六年十月的南满海城战役中,国民党军的184师已经被东北民主联军包围,杜聿明要求孙立人率新一军去支援。

孙立人再次以同样的理由拒绝,后来虽然去了,但因为心不甘情不愿,自然在路上耽误了不少时间。最后184师的师长潘朔端宣布起义,加入了东北民主联军。

这次的事件让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再一次升级,也让杜聿明颜面全失。一个是在战场上叛变投敌,杜聿明被蒋介石骂得一脸狗血,他只好把责任全推到孙立人身上。

第三次两个人再次发生争执的原因也差不多,杜聿明就是想把孙立人顶在战场的第一线,希望他被林彪打败,好磨一磨他的锐气。

孙立人对此心知肚明,况且他是美国军校毕业的高材生,过去在战场上有的战无不胜,自然心高气傲,不把杜聿明太当回事儿。

后来郑洞国被俘后,曾经写过一本回忆录,在这本书中曾经回忆道,两个人达到了势同水火的程度。

杜聿明和孙立人闹得这么僵,他们在战场上的配合自然就会出问题。这就给东北民主联军以报仇雪耻的机会,曾经被新一军战败的各个纵队都憋着一股劲,以能够战胜新一军为荣。

在抗日战无不胜的孙立人,为何到了东北战场独木难支,连续失败?朱德早在1945看就一语道破其中原由


东北民主联军编出了这样的一首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两句话:“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一军”。

一九四七年九月二十九日,这一天是中秋节。国民党部队都在庆祝节日,东北已经下起了鹅毛大雪。二纵的官兵悄悄地进入了攻击阵地,第五、第六师向昌图的新一军30师第1个团发起了猛攻,四师负责打援。

经过4个小时的激战,东北民主联军获得大胜,消灭了新一军的一个团,这个团是新一团的王牌军,团长王耀云也曾经是抗战中的英雄。

随后在大洼战役中,再次消灭了新一军的一个团。这时新一军已经损失了2/9的兵力,缴获了大批的美械装备。在东北民主联军收获信心的时候,新一军的信心开始下降了。

这时候和孙立人之间的矛盾爆发到了顶端,双方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都把战败的责任推到了对方身上。

在这个时候,蒋介石明白必须把两个人中的其中一个人换下来了。如果把杜聿明换下来的,让孙立人去指挥,其他的国民党军队大多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的,不会听孙立人的指挥。

最终蒋介石命令先把孙立人升为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实际上就是把他架空了,便于杜聿明统一指挥东北的军队。

后来蒋介石直接把孙立人派到了台湾凤山去训练新兵,东北战场就没他什么事儿了。

这个消息传到延安后,毛泽东在延安举办了一次特别的宴会,他风趣地说,我们要庆祝孙立人高升。

周围有很多人非常不理解,毛泽东笑着进一步解释:“我们唯一的对手被杜聿明赶走了,解放全东北指日可待了”

在抗日战无不胜的孙立人,为何到了东北战场独木难支,连续失败?朱德早在1945看就一语道破其中原由


从这里我们就能够看出孙立人新一军的战斗力强悍程度,在东北给林彪的东北民主联军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他的离开可以让林彪松一口气了,也正是东北反攻的开始。

在孙立人离开东北的这一年,新一军四处挨打,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兵力,军队的战斗力已经大大下滑。

孙立人离开东北后,新一军的军长由第五十师的师长潘裕昆接替。随后,因为国民党军损失严重,杜聿明和后来的陈诚就把新一军的部分主力调派到了其他军队,这次部队里的战斗力就进一步下滑。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接替孙立人的潘裕昆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军官,他和杜聿明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杜聿明信得过他,但新一军的其他军官和他之间的配合度就比较差,就会影响接下来的战斗力。

在一九四八年的辽沈战役中,蒋介石命令廖耀湘把第九兵团从沈阳城拉出来,全力增援锦州。

这时候的新一军战斗力还可以,在炮火的猛烈掩护下攻占了新立屯。但也就在这一天锦州被东北人民解放军攻克了,这让新立屯战役的胜利变得毫无意义。

新一军和梁兴初的十纵在黑山正面遭遇,这时梁兴初的身边一共有5个师的兵力,对面的廖耀湘有25个师的兵力。

尽管双方兵力悬殊,但梁兴初还是顶住了新一军和新六军的猛攻。十纵和国民党军队展开了5天的血浴血奋战,已伤亡4000人的代价,消灭国民党军1万多人。

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六日,主力部队赶到,最后的歼灭战打响了。新一军的38师在长春向解放军投诚,53师在沈阳战役也宣告投诚,曾经在抗日战争中享有盛名的新一军最终都加入了东北人民解放军。

后来有人这样评价道:孙立人的离开也保住了他的名声,对他来说是一种幸运,让他战神的名号没有受到所有丝毫损失,然而由他指挥十多年的新一军却从此消失了。

在抗日战无不胜的孙立人,为何到了东北战场独木难支,连续失败?朱德早在1945看就一语道破其中原由


当然这还不是孙立人命运的最悲惨时刻,后来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有人诬陷孙立人准备造反,蒋介石就把孙立人关入了监狱,几十年以后才被释放出来。

孙立人和他的新一军最终的命运被早在两三年前的朱德一语言中,在国内战场上,任何一支孤立的军队战斗力强都未必是好事,等待他们的命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战神也会变成衰神。

在缅甸战场上,孙立人有自己训练出来的全副装备的三十八师,上边有史迪威将军的支持,后勤保障由美国人提供,没有一点后顾之忧,自然能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回到内战战场上,像孙立人这样的从美国回来的军官自然会受到蒋介石嫡系的排斥,对他的关照不会多,但对他的迫害不会少,最后的命运也不会美妙。

不得不承认,朱德总司令确实料事如神,不愧是一代名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新知传习阁):在抗日战无不胜的孙立人,为何到了东北战场独木难支,连续失败?朱德早在1945看就一语道破其中原由

(浏览 270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