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41年11月26日,对于日军来说是个倒霉的日子。为了马上就要打响的大东亚圣战,日本海军台南航空队的战斗机队从台湾出发飞向西贡,途中他们将在海南岛降落加油。井上七五三造(啥破名字啊)一飞曹驾驶的零式编号为“V-172”机体制造番号为“3372”(本为台南空战斗机分队长稻野菊一中尉座机,井上代为转场),他的僚机下东孝明二飞曹驾驶的零式编号为“V-174”。
当日凌晨,日本机群从台湾起飞。但在到达海南之前,可能是因为大雾的原因,这两架飞机与编队失散了。更为雪上加霜的是,为了增加续航力,他们在起飞前拆掉了机上的无线电设备。两名绝望的日军飞行员只能靠着最后的罗盘指向乱撞一气,当他们冲出雾区的时候,来到了广东省雷州半岛东南的前山村上空。
02
在鬼子的战报里,广东早就是日军占领区。因此两位鬼子驾驶员爬出飞机后,对群众的包围和簇拥完全不以为意。他们要求百姓们带他们到一个有电话的地方去,好给基地打个电话。刚好人群中有几位学生在,可以和他们交流。于是学生们说:太君,来我们学校吧,学校有电话。
鬼子们来到学校,然后就被当场拿下……真不好意思,中国太大了,鬼子地图上画的控制区里可不是只有鬼子的军队。
03
接下来接近一年的时间里,被细心分解开的“V-172”一直在藏藏走走。它被用牛车或人力搬运,昼伏夜出、沿着山林小道,成功穿越了日军战线并且一直没有被鬼子发现。当它再次出现的时候,已在广西省柳州市了。围绕着运送这架宝贵的飞机,那些不知名的士兵和百姓,付出了多少鲜血和汗水,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和危险,这一切都湮没在历史中了。
到达柳州后,中国技术人员立刻将零战重新拼装起来,并涂上民国空军的伪装色和机徽,在垂尾上涂上了中国空军编号P-5016。组装过程中,维修人员发现发动机罩后的一块蒙皮已在运输过程中遗失了,于是他们换上了一块带鱼鳃状散热孔的蒙皮(看外形似乎是霍克III的蒙皮?),这块蒙皮以后就是中国零战最明显的识别特征。
04
1943年3月16日,按美国陆航要求,中国零战从昆明起飞飞向印度卡拉奇。仍然是纽曼乘坐的B-25前飞导航,四架P-40团团护卫。在飞越驼峰的艰难旅程中,四架P-40陆续出现故障返航,而零战毫无问题,一帆风顺到达目的地。
中国零战在卡拉奇拆卸后,经澳大利亚中转,最后运往美国。这趟旅行也不平静,它的前机身和主翼在风暴中遭到了严重损坏,又有一说是在古巴装卸换船过程中遭到损伤。寇蒂斯公司自愿对其再次加以修复,其后这架命运多舛的零战涂上美军标志,尾部涂上EB-2编号进行了进一步测试,后来该机尾号又被改为EB-200。
因为条件限制,中国俘获的这架零式战斗机远没有美军在阿留申群岛俘获的那架那么有名。一方面中国战区的影响力和测试能力都远不如美国本土,另一方面这架零式生产比古贺的零式更早,不如古贺机那么典型,中间又受了些损害,肯定会对测试结果造成影响。而当它万里迢迢运回美国后,古贺机的测试早已完成,已错过了最佳的展示时间。
这就是盟军缴获的第一架零式战斗机的故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模型 Model):来自中国的礼物——盟军缴获的第一架零式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