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战役指导思想

联合作战学院副教授  袁  博

毛泽东战役指导思想,植根我军战役实践,是正确认识和指导战役的理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军事理论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战役指导思想,对我们研究联合战役,指导打赢未来信息化智能化战争,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战役指导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长远、普遍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战役指导思想蕴含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为我军研究和指导联合战役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长期战争实践中,毛泽东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武器,提出了研究和指导战役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方法。指出军事规律是客观实际对于人们头脑的反映;“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等等。这些思想观点和论断,以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客观性、规律性及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为前提,是把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虽然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的物质基础、制胜机理、战场空间等发生变化,但研究战役本质、战役矛盾运动深层规律的方法没有变化,毛泽东战役指导思想仍然是我军研究和指导联合战役必须遵循的思想方法。

毛泽东同志在作批注
毛泽东同志在作批注


毛泽东战役指导思想揭示的战役基本规律,为我军未来各战略方向实施联合战役提供了方法指南。革命战争实践中,毛泽东具体地分析战役自身的矛盾运动,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基本规律。指出战争是敌我双方综合的力量竞赛,双方力量的强弱、优劣,以及攻防、进退等表现,既是互相矛盾的,又是可以转化的;战争指导者不能超越既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去期求战争的胜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须在既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基础上能动地去争取战争的胜利;充分地动员和坚决地依靠人民群众,是可以打败任何强大敌人的等等。当前,我不同战略方向,面对不同的对手和战场环境,毛泽东战役指导思想所揭示的战役基本规律,为我们具体研究和解决各战略方向战役作战的作战指导、攻防矛盾、优劣转换等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观点和方法,是我们推进军事斗争准备,设计未来作战的方法指南。

毛泽东战役指导思想规定的战役基本原则和方法,对我军夺取联合战役胜利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毛泽东在指导战役作战的长期实践中,创造性地为我军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具有我军特色的、建立在人民战争基础之上的战役作战原则和方法,如关照全局,掌握关节;力争主动,力避被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慎重初战;灵活地使用兵力和变换战术等等。这些战役原则和方法的最显著特色就是灵活机动,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发展变化着的主客观条件,进行灵活机动的作战。它从不为教条、原则所束缚,不囿于成功的经验,而始终着眼其特点和发展,因敌制变。在任何情况下,只要结合实际运用这些原则和方法,就能改变局部战场上的力量对比,变被动为主动,就能确有把握地取得战役作战的胜利。未来信息化智能化联合战役,当然也不例外。

毛泽东战役指导思想是一个植根实践的理论体系,只有深刻把握其蕴含的方法原则,才能更好地继承与发展

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是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战役指导思想的基础。毛泽东在批评教条主义者时明确指出:马列主义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当今时代,推进军事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透过现象看本质,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遗产和理论成果,保持自己的特色,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注重实践,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让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1953年2月,毛泽东视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洛阳舰
1953年2月,毛泽东视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洛阳舰

坚持走群众路线,相信和依靠群众,是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战役指导思想的前提。毛泽东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军队的基础在士兵”“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等等。同时,毛泽东特别善于调动和发挥下级指挥员的积极性。他善于运用层次领导和委托式的指挥方法,给下级以应有的机断处置权,从不过多干预,真正使我军各级指挥员的聪明才智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当今时代,国际竞争力比拼的是国家综合实力,只有推动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转型升级,实现国家发展和安全统筹谋划、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整体推进、经济力量和国防力量一体运用,才能形成持久的竞争力。

坚持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是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战役指导思想的关键。毛泽东十分重视吸收和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但他的学习不是简单地移植和无批判地接受,而是具体地分析挑选,而且也从不被自身的成功经验所束缚。如我军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其显著效果曾为中国革命战争实践所证明。但抗美援朝战争中,由于武器装备的巨大差距,志愿军很难按战役意图包围和全歼敌军。毛泽东总结战役作战经验,提出了“零敲牛皮糖”打小歼灭战的思想,消耗敌力量,动摇敌信心,积小胜为大胜,完全符合当时的战场实际。当今时代,战争的高端性、混合性、复杂性日益凸显,战役指导上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说来容易,做到颇难。指挥员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负责的态度、洞察事物本质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以及不拘成法、活用原则、因时因地因敌制变的品格和素质,才能把积极主动、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变为赢得主动、克敌制胜的利器。

毛泽东战役指导思想是一个发展的理论体系,只有结合实际继承和发展,才能永葆强大活力

继承和发展歼灭战思想。歼灭战思想是毛泽东战役指导思想的核心。它是弱军逐步改变敌我力量对比、转换战场形势、夺取战役胜利的根本。我军未来信息化智能化联合战役,虽然作战的物质基础和客观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新域新质力量投入战场,引起作战方式的改变甚至变革。但这些改变或变革,没有改变战役的根本规律,没有改变我军积极防御战略,没有改变实行歼灭战的基础。信息化智能化歼灭战,特别是我军还要以弱势装备歼灭拥有武器优势之敌,将面临许多新问题。一方面,环境形势、战争思维发生了深刻变化,那种以扩充兵力规模换取作战效能提高,进而通过大量歼灭敌方重兵集团夺取战争胜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越来越小。另一方面,摧毁敌方战争关键支持要素,剥夺其持续作战的客观物质基础,瓦解其遂行战争的意志,既是歼灭战剥夺敌方战力、产生震慑效应的重要选项,也是歼灭战达成作战企图、战胜对手的必要途径。

继承和发展整体用兵思想。整体用兵思想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战役层面的直观表现,即在战役作战上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充分运用各种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我各种力量、各种战法的整体威力,对敌实施总体战,实现以我之长,击敌之短,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目的。当前以俄乌军事冲突为代表的混合战争,显现出现代战争对发挥整体威力的要求更高了。战役的胜利,不是单靠某个军种、某个战场、某个作战行动所能实现的,而是靠力量整体运用、行动整体协调、战场整体配合。继承和发展整体用兵思想,要注重发挥斗争方式和力量运用的整体性,战略博弈、军事斗争、战场行动一体设计,政治、军事、外交多领域一体配合,策略、方案、行动一体筹划,侦、控、打、防、保一体联动,实现整体制胜。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里,一张老照片还原了83年前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写《论持久战》的场景。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里,一张老照片还原了83年前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写《论持久战》的场景。

继承和发展重点打击思想。战略上以少胜多,战役上以多胜少是毛泽东重点打击思想在作战中的生动体现。中国革命战争的过程中,我军长期处于弱小劣势地位,面对装备精良的强敌,毛泽东很早就意识到集中力量、重点打击的重要性。从红军初创到解放战争,重点打击思想日臻成熟。他指挥三大战役时,通观战略全局,以集中对分散,以优势对弱点,运用多种作战形式和手段使敌“解体”“瘫痪”,各个击破。现代战争,破击体系成为共识,指挥机构、通信枢纽和后勤设施等目标成为双方打击的重点。继承和发展重点打击思想,要把战役打击对象作为一个整体系统,选择最能达成战略企图的目标作为战役打击的重点,集中优势兵力,不失时机重点打击敌要害,震慑调动敌人,占据主动态势,扭转被动形势,推动战局发展,夺取战役胜利。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研究掌握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特点规律,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我们要善于运用毛泽东关于研究和指导战役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辨识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进一步认清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准确把握新征程上担负的使命任务,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提供坚强支撑。

来源:袁 博 国防大学

(浏览 96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