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西北缅怀西路军

以往我对红军西路军经历的苦难辉煌并不明晓,片面地以为仅是长征时张国焘擅自命令红四方面军南下之后果。建国70周年邻近之际,我和老伴来到祖国大西北,参观了青海省西宁市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西宁市烈士陵园”和甘肃省兰州市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事迹展”、“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红军联络处旧址”(以下简称五处展馆)。



五处展馆的实物、图表、相片、复制品等大量史料与回京后查阅的相关资料,使我对西路军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深深地为西路军的英勇和营救者的执着而感动!



奉命西征 虽败犹荣

1936年9月,共产国际决定为中国工农红军提供急需的援助,包括相当数量的武器装备,将于年底经蒙古运往宁夏。

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完成万里长征之后,在甘肃省会宁胜利会师。

同月,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中央军委前身)命令:红四方面军担负打通国际援助路线、建立河西根据地、策应河东主力安全、准备宁夏战役的任务。占红军总数五分之二的红四方面军率红5军、红9军、红30军、直属队、教导团、妇女抗日先锋团、少年先锋团、骑兵师共21800余人奉命西渡黄河。



11月,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改为西路军总指挥部,总指挥徐向前、总政委陈昌浩、副总指挥王树声、参谋长李特、政治部主任李卓然。

蒋介石任命西北军阀马步芳为西北“剿匪”第二防区司令兼第5纵队司令官,急电令其以飞机、重炮、骑兵装备的“马家军”围剿红军西路军。

在茫茫戈壁的河西走廊、冰天雪地的祁连山麓,身穿单衣、脚踏草鞋的西路军孤军奋战、兵力悬殊、粮绝弹尽,在无救援、无后勤、无根据地、无群众基础的艰难条件下,与数倍之敌顽强战斗长达半年之久,歼敌5.5万人,为中国革命战争史写下了极为悲壮的篇章。



1937年3月,西路军终因寡不敌众以及其它原因而全军覆灭,7000余人牺牲,9000余人被俘(其中5600人被害),余者被打散。

坚持斗争 多方营救

在五处展馆,我看到了西路军英勇顽强、血战河西的多次战例:一条山战斗、古浪激战、血战高台、鏖战倪家营子、梨园口战斗等。我也看到了西路军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事迹:仅军、师级领导牺牲的就有董振堂、吴永康、郑义斋、孙玉清、陈海松、秦贤道、杨克明、李屏仁、刘培基、朱金畅、陈伯稚、曾日山、王海清、刘理运、陈佟矩、李德明、熊厚发、邵烈坤、张文德、陈增连、李春霖、刘雄武、李庆雍、董俊彦。我还看到了“马家军”对西路军被俘人员惨无绝伦、灭绝人性的残害:活埋、枪杀、火烧、扒心、刨腹、取胆、割舌等。




在五处展馆,我看到党中央、毛主席以及社会各界竭尽全力增援西路军、营救被俘人员的史料。仅展板展出党中央所发相关的往来电报就有60余份,如1937年2月27日当天,毛泽东在两份电报中要求紧急与“二马”(马步芳、马步青)交涉、以最快的速度筹款解救西路军。同日中革军委命令组建“援西军”救助,刘伯承任司令员、张浩任政治委员。




周恩来不顾个人安危、四处奔波,组织人员在西安、西宁等地全力营救西路军被俘人员,指示兰州成立红军联络处,就近开展救助。他在西安找到曾任马步青老师的回族爱国人士马德涵,经其介绍宴请国民党青海省主席马麟。席间,周恩来诚恳地做马麟工作,请其以叔侄关系制止“二马”对西路军被俘人员的迫害,得到马麟的认可。后经马麟的耐心劝说,马步青终于同意和红军代表会面,释放他那里的被俘西路军人员。



谢觉哉领导的“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在兰州营救了刘瑞龙、魏传统等西路军被俘干部。

林伯渠领导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营救了被“马家军”送往西安顶替青海省壮丁的1500名被俘西路军战士。

“援西军”的侦察人员化装赴陇东至河西地区进行搜救,在平凉地区营救了从兰州被押往西安的1300多名西路军被俘人员。

基督教人士高金城在张掖重开福音堂医院,营救了200余名西路军伤病员与失散人员住院治疗,并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李卓然、李先念经甘肃省安西(今瓜州)最后一战后,率领420余名西路军指战员经1500多里的艰苦跋涉,到达甘肃与新疆边界的星星峡。中共驻迪化(今乌鲁木齐)代表陈云、滕代远赶到星星峡,接应西路军指战员进入新疆,经修整后送往延安。
救助过西路军的民众还有爱国将领赵守钰、张掖富商刘芳、榆林窟道长郭元享、开明绅士孙振铎、郎中但复三和农民屈大成、王学文、秦福堂、秦学义……



从1937年5月至1938年8月,经多方努力营救,近5000名西路军指战员回到了革命队伍中。新中国成立后,从这些西路军指战员中走出了李先念、徐向前、秦基伟、黄火青4位国家领导人,陈昌浩、李卓然、张琴秋、苏井观、曾传六、宋侃夫、徐以新、王子纲、刘瑞龙、汪小川10位省、部级领导同志,王树声、许世友、朱良才、李聚奎、郭天民、程世才、徐立清、方强、郑维山、毕占云、李天煥、杜义德、吴先恩、欧阳毅、饶子健、温玉成、晏福生、彭嘉庆、饶子健等106位开国将军。



祁连山下 英名永驻

在庄严肃穆的西宁市烈士陵园,我在朱德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李先念题词“红军西路军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雕塑、徐向前题词“西路军牺牲烈士的精神永垂史册”纪念碑前肃立,向埋葬在这里的千余名西路军先烈致以崇高的军礼!



此时,我想起一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油画《祁连,祁连!》,这幅油画展现了西路军妇女抗日先锋团同敌人最后肉搏战的悲壮场面。这个团是红军第一支正规的妇女武装,由1300多名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女战士组成。她们在长征路上二翻雪山、三过草地,在祁连山下缺衣少粮、没有卫生用品,在西征战斗中以血肉之躯与敌人拼搏,在“马家军”淫威中九死一生,在身陷绝境中苦苦寻觅党的组织。



这幅油画的作者是我的好友、军旅画家李明峰,他将坚定的信仰和出众的才华凝聚在画笔上,创作了这幅震撼人心的画卷。为了体验西路军女战士的艰苦卓绝,他严冬深夜在祁连山零下20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坚守。为了理解西路军女战士的精神境界,他托人寻找健在的西路军女战士,终于与河西最后一位女红军在其临终前深情拥抱。女红军叫刘汉润(1917—2017),四川通江人,16岁参加红军,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西路军妇女抗日先锋团一营三连连长,西路军失败后流落到甘肃景泰县,解放后才重新回到党的怀抱,享年100岁。我看到李明峰发的刘汉润相片不禁热泪盈眶:老妈妈躺在病床上,举起微微弯曲的右手,致敬最后的军礼!




西路军出征至今已过去83年,像106岁的王定国老红军这样健在的西路军前辈早已为数不多。但是他们的革命精神、坚定信念、传奇故事将与巍峨千里的祁连山一样永恒!



此文刊登在2019年11月《红色太行》

(浏览 1,980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