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之初没有军服,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时,起义部队穿的国民革命军军服。
1929年我军才有了统一的服装。
90年过去了,到2007年人民解放军先后有九代军服,现行的是第九代07式军服。建军92年之际回顾九代军服,也是对人民军队艰难历程的回顾,从一代代沧桑军服的回眸,可以看到人民解放军历史性变化,历史性辉煌。
红军时期的军服(右)、博物馆中的红军军服(左)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但当时我军没有统一的军服,起义部队穿的是国民革命军的服装,为和旧军队进行区别,起义部队官兵每人系一条红领巾。
红军战士身着红军军服
同年的秋收起义中,由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安源路矿工人,平江、浏阳农民义勇军组成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穿着各式服装,但都佩戴着红布袖章。红领巾、红袖章,代表着与旧军队的决裂,象征着红色军队的诞生。
红军领袖身着红军军服
1929年红军解放长汀后,红四军前委决定用缴获的布匹赶制4000套军装。由于恰逢列宁逝世5周年,军服红领章上加缀黑边以示纪念,这是红军首次在一个军的范围内有了统一的服装。
美国著名记者斯诺为毛泽东主席拍摄的红军军服照
红军军装和八角帽的设计者是山西省榆次市西赫村人赵品三,他是榆次最早的党员之一。第3次反“围剿”后,赵品三调到中央红军学校任俱乐部主任,时任中革军委总参谋长、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的刘伯承,有感于红校学员着装的杂乱,把设计军服的任务交给了他。
红军战士(1936年陝北)
赵品三开始时仿照苏联红军军服样式进行设计,但苏军上衣是紧口套头的,很不适合南方的气候。后改为开襟敞口的,并缀上红领章,军帽用适合中国人脸型的“小八角”式列宁帽,帽中央缀一颗红五角星。
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女战士
赵品三设计的军服,得到了刘伯承的认可,并随之在红军进行了普及。
第一代红军军服的使用期从1929年到1937年。
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服装、标志基本与国民革命军相同,只是臂章上注明“八路军”和“新四军”。
周恩来身着的八路军军服
刘伯承、邓小平等129师领导身着的八路军军服
八路军、新四军军服与国民党军军服完全相同。但实际上,八路军军装色调极其混乱,骨干部队继承中央红军的草木灰色,早期少部分得到国军后勤供给的部队为仿德国灰色,后来军服均为根据地土法生产,山东、河北制成时通常为黄绿色,穿着后逐渐褪成黄灰或灰白色。陕北制成时多为灰色。
粟裕大将(左二)抗战时身着的新四军军服
新四军军服一般为较稳定的蓝灰色。
除极个别外事军官获授军衔外,两支军队均只有臂章标明自己的军级番号,并将姓名和部别写在上衣左胸内布片上,俗称“符号”。
1937年更换帽徽时八路军、新四军都完全佩戴“青天白日”帽徽。
八路军军服
帽徽是按照国共合作协议,由南京(重庆)方面提供的。1940年,由于发生了皖南事变,引起新四军全军极大愤怒,重建后的新四军基本不再使用此帽徽。与之不同,八路军由于1940年后兵员大幅扩充,远远超过3个师的协议规模,加上国共合作时好时坏,无法获得国统区提供的青天白日珐琅帽徽,便采用德国山地帽式纽扣取代。
身着八路军军服训练的八路军
1940年后的八路军军人是否佩戴帽徽相当自由,无任何规定或推荐,有的军人将青天白日帽徽一直戴到国共破裂的1948年。
1945.6郯城大捷领导奖励的合影,38军337团前身老四团六连全体排长副排长。
郯城大捷被授予八路军勇士服一套的战斗英雄成兴宝
第二代军服的使用期从1937年国共合作到1948年。
解放战争时期的军服样式以及胸章和帽徽
1948年12月23日,全军统一佩发“解放帽”,上缀“八一”红五星金属帽徽。标志符号由臂章改为胸前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白底黑字红边的布胸章。
解放战争时期铁道兵在抢修铁路
解放战争期间,各战略区军服开始逐渐向土黄色或草绿色统一。
解放战争后期,我军军需工厂已初具规模,为全军统一服装样式、统一生产、统一供应提供了物质条件。
身着解放军军服的军人家庭江潮、舒星和他们宝贝女儿江力群,他们的女儿长大后也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军人。
1949年2月,军委后勤部召开全军后勤会议,将军服确定为黄绿色棉平布中山装,标志符号由臂章改为胸前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黑字白底红边的布胸章。
38军南下年轻的指导员祝再馨和他的战友(华中南解放战役胜利怀着喜悦的心情留影纪念)。
1949年6月,帽子改为圆形短檐帽(即“解放帽”),佩戴“八一”红五星金属帽徽。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统一服装样式和色彩。
身着解放战争时期军服二兵团参观团
1949年10月参加开国典礼阅兵式的部队,穿的就是这种军服。
第三代军服使用期从1948年底到1950年。
1950年1月4日,全军实施新的军服样式,简称50式军服。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军第一次正式装备的军服,也是第一次按照级别、军种装备的服装。
身着50式军服海陆空女兵
空军英雄飞行员刘玉堤和夫人
1950年1月4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批准1950年军服装备部队。50式军服按陆、海、空军干部、战士和女军人区分,并有夏服和冬服之分,陆、海、空三军佩戴统一制式的帽徽和胸章,大檐帽。女军人配发裙服,连衣裙、立翻领、套头式、长袖、中腰有布制腰带、裙子下摆长及膝盖以下、双排十粒扣、紧袖口、西式裤,成为了我国女性最流行的服装样式。
朱德总司令与英模代表在一起,英模着装50服
1950年38军全体战斗英雄合影前排左三政治部主任吴岱、左四军长梁兴初,全体着装50式军服。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军服与解放军军服没有区别,只是胸章有区别,胸章的标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进行区别。
志愿军夫妻:徐炜、张毅
抗美援朝时任38军政委吴岱(左一)、志愿军战斗英雄郭忠田(左二)等
50式军服使用期从1950年1月到1955年。
1953年1月9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实施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的指示》,军衔服装参照了苏联和东欧国家军服样式,结合我国服装特点进行了设计。1955年10月1日起,开始在全军范围内配发55式军服。
彭德怀元帅(左二)身着55式军服
身着55式军服的开国将帅
55式军服首次突破了单一制式军服,分礼服和常服两类,礼服配发校官以上军官。
身着55式军服佩戴武装带的校官
55式军服结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该系列军服按照陆、海、空军依次分为常服、礼服、工作服,并根据相配套的服装发放常服肩章、礼服肩章和领章,使我军军服走向正规化。
将军合唱团身着55式军礼服
1958年和1964年,先后对55式军服用料、领章样式、冬服结构等作了一些变动和改进。
许世友上将(左三)下连当兵身着55式士兵服
主要有:1958年将士兵的船形帽改为解放帽,军官平时戴解放帽,佩带新式领章;各级军官的夏常服和尉官的冬常服用料,均改用棉平布。1964年,为部队配发了由罩衣、紧身棉衣、绒衣等构成的多层次冬服,取代了以往的棉袄。
55式军服使用期从1955年到1965年。
军委主席邓小平身着65式军服阅兵
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的决定》。24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我军新的帽徽、领章和部分军装样式的决定。
身穿65式军服参加作战的官兵
时代的烙印佩戴主席像章手握主席语录
1965年6月1日,全军换着65式军装。取消了大檐帽和女军人无檐帽,全军男女军人均戴解放帽。陆、海、空和公安部队一律佩戴全红五角星帽徽和全红领章,官兵戴解放帽。陆军军服为草绿色;空军上衣颜色与陆军相同,裤子为蓝色;海军军服为深灰色。
身着65式军服的战士在训练中
全军干部和战士,男、女军人军服衣料、式样基本相同,人们只能从上衣口袋区分干部和战士,干部四个兜,战士两个兜;以领子区分男服女服,女军服开领。
脱下心爱的65式军服前合影
71式军服质的飞跃。1971年,我军自行研制了涤纶、锦纶、棉花三元混纺府绸夏季单衣面料,总后勤部1971年6月4日批准采用这种合成纤维纺织品制作的军服定型和批量生产,定名为71式军服,军服颜色也由深棕绿改为草绿色。这期间,海军的灰色军服由于没批准,而恢复了1955年的服装样式。与棉布相比较,这种俗称“的确良”的三元混纺布新式面料,挺括、不缩水、洗后易干、颜色鲜艳、不易褪色,深受广大指战员的喜爱。
潜艇学院政委陈辉(左一)陪同时任海军司令员刘华清(左二)视察。
1974年又为女军人夏季配发了裙子,女军人着夏服时开始戴无檐帽。
身着65式军服的年轻海军战士
78式军服材料新革命。1978年我军服装在71式军服的基础上,以减轻重量为主要目的,进一步扩大化纤材料的使用,是我军军服使用材料上的一次革命。不仅为国家节省大量棉花,而且由于化学纤维机械性能优良、抗皱、抗霉蛀,使军服牢度好、挺括保型、易于储存,使冬夏服重量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储存安全性等有很大的改善。78式服装装备全军后,使单兵行军负荷得到较大幅度减少,寒区减轻15.6%、温区减轻12.6%、热区减轻19.2%;夏季行军负荷减轻了19.5%。
本文作者15岁身着65式军服
第六代军服装备的时间最长。从1965年至1985年,65式军服包括改良型71式军服、74式军服和78式军服,整整实行了20年。
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阅兵部队穿着85式军服亮相,拉开了我军官兵身着85式军服的序幕。
身着85式军服参加国庆阅兵的女兵
1984年1月,中央军委批准了军服改革方案,85式军服仍然沿用55式军服样式,干部、战士增发制式衬衣,增发大檐帽,解放帽作为工作帽予以保留;圆形“八一”徽和军种肩章、领章取代了全红五角星帽徽和全红领章。师、团职干部配发了混纺毛料夏服、冬服和大衣,军职以上则为纯毛料。营职以下干部和战士服装仍有涤棉织品。
身着85式军服的团级军官
85式军服用料、服饰方面虽有一定的改善,但它仍是单一的军服体系,只有常服,没有礼服和作训服,不能满足部队作战、训练等不同需要。
身穿85式军服的老兵
从1985年5月1日起全军换着85式军服。85式系列军服分为夏服、冬服、大衣、制式衬衣、军帽和标志符号。
本文作者身着85式军服
第七代军服使用期从1985年5月1日到1988年10月1日。
身着87式军服的国防部长秦基伟上将
1984年1月,中央军委确定我军服装应逐步实行礼服、常服、作训服系列化。1987年8月,87式军服定型投产。1988年7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
1988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再次实施军衔制。8月1日,全军开始穿着87式系列服装,分为礼服、常服、作训服三大系列,并重新设计了陆、海、空三军的标志服饰。
1997年香港回归仪式上的陆海空仪仗队
87式军服是在认真分析我军服装的历史和现状,借鉴外军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经济、适用、轻便、耐用、美观、配套、创新的原则,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常服、礼服、作训服系列,可以满足军人在平时、战时、礼仪等不同环境、不同场合的需要。
1997年6月30日晚,香港政权交接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入场。
87式军服除了三大类服装,还包括大衣、风雨衣、雨衣以及同上述服装所配套的针织衫、针织衬衣、衬裤、绒衣裤、棉衣裤、棉背心和各种特种服装等。它建立完善了我军军服系列,实现了军服装备配套化、品种和号型系列化。但由于受到国家经济等因素的制约,87式军服系列只向部队下发了常服和作训服,而礼服未能装备部队。
香港回归时任三军仪仗队领队的北京军区外事处处长侯海林身着97式驻港部队特有的军服
1997年5月1日,驻港部队开始试穿97式军服,为礼服、常服、作训服和工作服四大系列9个部分,为我军下一代军服设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00年5月1日,全军换发99式夏服,配发贝雷帽。
身着87式军服首任武警司令员李连秀中将
2004年底,全军士官、士兵更换仿毛料冬服。新式士兵常服采用全里、全衬的毛料服装制作工艺,衬料采用最新耐水洗粘合衬和增强造型的组合胸衬,这次换装同时为战士换发了采用新技术材料的仿牛皮皮鞋。
身着87式冬装军服的军官
2005年11月10日,空军军服颜色由原来的上棕绿、下藏青统一改为蓝灰色,制式、面料不变,被称为“05式常服”。这是为适应未来联合作战和大联勤的需要,统一空军常服颜色,十分有利于三军各自特点的展示和识别,有利于联合作战行动的实施,也有利于部队训练和管理。
本文作者身着87式军服
第八代军服使用期从1988年8月1日到2007年8月1日。
2007年8月1日,全军开始换发07式军服。07系列服装最初分为礼服、常服、作训服和服饰系列共四大类644个品种,这是我军军服史上一次全面系统的改革,也是我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换装,与国际军服样式接轨。
身着07式军礼服的陆海空军官
此次本军换装,陆军军服颜色调整为松枝绿,海军军服调整为深藏青色和白色,空军军服在深蓝灰色基础上作了适当加深。大檐帽调整了翘度,军官增加了帽檐(墙)花;夏常服为束腰式,陆、空军和海军白色春秋常服为猎装式,使体型更显修长;增加了级别资历章、国防服役章、臂章等,海军首次增加袖章,重新设计了三军统一的帽徽、领花,体现了军人荣誉,强化了军服美感。国旗、军旗、长城、天安门等象征中国国家形象和军队形象的传统重要标识,简洁地融入到了臂章、领花、胸标等标志服饰上。
身穿07式军服头戴贝雷帽的三军女兵
此次本军换装,全军从2007年7月1日起由驻京、驻港和驻澳部队先行装备,8月1日起全军军官开始穿着,在2009年前完成全军换装。
身着07式军礼服的陆军军官
身着07式武警礼服的大校军官
2015年12月31日,陆军领导机关、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全军于年初开始陆续换发15式臂章和胸标。2016年7月1日,火箭军官兵启用新式礼(常)服。
身着07式军服的女校官
身着07式军服的女尉官
本文作者身着07式军服
2017年8月1日,全军统一换发佩戴夏常服帽并取消贝雷帽,这是与夏常服配套的新式军帽品种,设计上突出中国元素和我军特色。
从第一代军服到第九代军服,整整90年。九代军服是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见证和历史缩影。(完)
本作品版权归“晨晖军事”所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晨晖点兵):八一建军节:漫话我军九代军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