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看过《甲午风云》、《地道战》等老电影,我曾幻想到这些曾经历了腥风血雨的历史遗迹去看看。现在退休了,我前后相距十日分别参观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陈列馆》和《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这两个展馆再现了两次中日战争的历史,前者是甲午战争时我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惨败,后者是二战时期我国乡村民兵以弱胜强的胜利。
甲午殇思警钟长鸣
我乘船登上山东省威海市的刘公岛,来到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陈列馆、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铁码头、炮台遗址等展区,第一次中日战争那一幕幕不堪回首的历史展现在眼前。陈列馆外观由代表北洋海军舰船的主体建筑、矗立的北洋海军将领塑像、象征沉舰残骸的废铜烂铁组成,虽然巍峨、难掩凄凉。展馆分为“序厅”、“甲午战前的中国和日本”、“甲午战争”、“深渊与抗争”、“尾厅”五个部分,大量的历史图片、复制的武器装备、真实人物的塑像场景展现了震撼人心的历史,国耻民辱的氛围压得参观者喘不过气来!
当时的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官场各派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从德国、英国等西方列强定制炮舰的北洋水师曾号称世界排名第九、亚洲排名第一。但其自建立到覆没的七年里,官员之间心不齐,组织纪律不严谨,整体装备不维护,武器弹药不更新,导致在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海战中元气大伤、损失四艘军舰,而敌方日军却未损一艘军舰。1895年的威海卫之战中,北洋水师困守刘公岛,终因孤立无援而全军覆没。
看着展区里陈列的曾威震东方的战舰变成了成堆的废铁,抗敌将士以死相拼的简介,以及被俘清军惨败的史料,令我寒彻心扉!在“曲氏井”实景再现的塑像前,我看见怀抱三名幼儿的七名曲氏寡妇、孤女们,在男人抗敌阵亡后,不甘日寇凌辱,十人同跳一井身亡,真是无比震撼!甲午战争的惨败带给中国的是割让领土、赔偿白银、开放口岸的耻辱,是百姓惨遭屠杀奸淫、民不聊生的凌辱!真是“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人民战争出奇制胜
我在北京市顺义区的《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情景。该馆以我国北方农村传统的四合院风格设计建立,门前青色塑像的基座上刻着毛主席的题词“兵民是胜利之本”。展室以图片、实物、沙盘、浮雕群等形式,再现了焦庄户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敌人进行英勇斗争的光荣历史,分为“冀东抗战燃烽火”、“人民战争建奇功”、“今日顺义更美好”三个部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长达650米长的地道遗址,地道里分布着单人掩体、陷阱以及碾盘、水缸、炕洞、墙柜、锅台、猪圈、柴棚、驴槽等隐蔽的出入口。
“七.七”事变后,日军在冀东平原惨绝人寰的烧杀奸掠,焦庄户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隶属于冀东抗日根据的焦庄户,1940年成立了共产党的基层组织,1942年成立了党支部,被称为“老统一”的马福同志任第一届党支部书记和焦庄户村民主政权第一届村长。1943年焦庄户成立了民兵中队、妇救会等抗日力量。村党支部发动群众一锨锨地挖地道,最初只是挖了几个隐蔽洞,只能藏几个人和少量食物,一旦被敌人发现只能束手就擒。为了跟敌人长期斗争,他们把单个隐蔽洞连接起来,在地道内安装了翻板、单人掩体和暗堡等战斗设施,以及数十个休息室和指挥所。到抗战胜利时,焦庄户已挖了长达11.5公里的地道,村内纵横交错并和邻村相连,形成了“能藏、能走、能防、能打”的战斗型地道网。在战争年代,焦庄户人民用土枪炮、红缨枪、钩杆子、大刀等落后武器与装备精良的敌人战斗了150余次,毙伤敌人130多人,俘虏敌人100多人,击毁敌军车一辆,缴获大量的武器弹药,为革命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个不同的展览带给我截然不同感受:二次中日战争的历史已经过去,曾经的国耻民辱一去不复返,知耻而后勇的中华民族早已令世界刮目相看!
此文刊登在2017年8月《红色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