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中的红飘带

? —— 《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观后感

擦拭着不停涌泪的眼眸,追怀着不断浮现的回忆,放开抑止不住的情思,我们这些参加林州“磁武涉林反顽战役旧址”挂牌仪式,刚返回北京的平均年龄大约近70岁的同志,有幸观看了北京首场《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电影。



这是一部由河南帝星影业出品的,根据王献青小说《大国工匠》改编,王献青编剧,李正伟导演,白志迪主演,刘庆峰作词作曲的主旋律热播影片。创作团队最突出的是小说作者、编剧、导演、作词作曲者全部都是林州人。由林州人写林州事,再由老戏骨主演自己亲身走过来的前后两个三十年的社会变迁,当然会把这部戏引入情感丰富、戏道深沉,精彩绝伦、妙不可言,具有大片完全无法比拟的生活韵律,精神情趣,文化内涵。

六十年了,红旗渠一直是一个非常大气响亮的符号,是《愚公移山》神话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巍然再现,许多外国人把红旗渠称为“世界上第八大奇迹”。我们这代人都在它的影响波澜中成长。



影片中不断出现的情节,从电影一开局的“隧洞塌方”,转瞬间切换的“国外美满之家”;从最原始的穿山凿洞诞生的“抢险队”,到知险而上的“铁姑娘队”;从吃水艰难的争斗,到爱情火花碰撞的“凌空除险”等当年老故事的再现;再到一听领导林县人民建设红旗渠的老书记杨贵逝世的消息,而大病一场后毅然回国;踏入林州后,第一眼即看到了那在满目绿水青山中,呼呼飘扬着的鲜艳的红色飘带——“红旗渠”;第一声问候,要的就是地地道道的林州家乡音;直到影片最后是台风骤雨泥石流滑坡的深夜抢修,是扑向太行高峰绝壁牵动多少人心的“决死救援”,把影片推向了余音不尽的迭起高潮!让人心潮澎拜,回想初心!

我们插过队,当过农民;我们抗过枪,保卫过人民;我们抢过险,惊雷黑夜;我们出过国,荡漾着踏进国门望见五星红旗的那份激情。

我们是修筑红旗渠时代的过来人,也是见证改革开放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人!



我们曾目睹铁姑娘队员们美丽坚强拼搏的身影;我们曾冒着影片那样的塌方,在几百米深的地下抢救因煤矿塌方而在巨石下掩埋的数十名矿工和女生;我们曾在大河支流,用自己的身躯阻隔上下游为争水而持械打成一团的数千村民;我们曾在乌黑滚雷的雨夜里,在狂泄千里的淮河大堤上抢险救坝……

我们是理解、学习、敬仰、传承红旗渠精神的一代人。

这部影片对我们来说,最突出的有三个亮点:

第一点,就是真实性。

这部片子虽说大体上是由虚构人物、虚构故事组成,但是红旗渠是真实事物,县委书记杨贵是真人真事,就把整部影片的故事讲活了,动真格了,让人一看就身入其境,把自己当成了剧中人,进入了真实氛围。

现代人们常喜欢寻找被“粉”上的影视剧里的原型人物。作为当年的修渠者,饰演主人公石天林和牛学文、宋福兴两位主要演员的白志迪、汪永贵、姜守志,饰演县委书记杨贵的张山,主要是由时代过来人饰演的,他们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烙上了前后三十年的烙印,焕发着永不褪色的文化价值观。他们的演技和内心感染,也给可能会被观众看成是“小鲜肉”的演员和外国演员吴迪、孙苏雅、恩美、阿斯卡、王冠淇、王宇晨、肖光旭等,焕发出了不同以往的惊喜。

影片将观众融入了那个艰苦朴素、公而忘私的真实的六十年代。也向观众展现了改革开放后新时代林州田园风光的崭新面貌。

第二点,影片自然而然地给观众带来了历史沧桑和民族复兴的厚重感。

影片直言不讳的道破红旗渠修建在太行山上,引自漳河水。爷孙二人的骑游探访追梦,为我们展现了山高林密、铜墙铁壁、绮丽险峻的太行胜景。

林州是著名的山地抗日游击战根据地。林州建有2200年以前逶迤太行峰岭的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赵南长城;自古上党地区三大源头形成经太行大峡谷西北来的浊漳河水(红旗渠水)穿林州往东去,至合漳村与从太行山左权县、涉县南下的清障河水汇流,再合流入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运河。这就把历史上的中华峰岭山水文化精神与中华民族神圣的全民抗日战争文化精神连在了一起。

抗日战争期间,长期居住于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和一二九师的将士们就为根据地的百姓们谋福祉,修建了多条引水干渠(如黎城漳河渠、涉县漳南大渠),有的桥梁被命名为“德怀桥”“伯承桥”“小平桥”,有的干渠被人们尊称为“将军渠”。

而开国将帅们大都是从长征路上走过来的,又有许许多多开国将士是在红旗渠地望战斗过的(如经过林县赴冀鲁豫皖开辟新的敌后根据地的,参加过磁武涉林反顽战役、林南战役的数不胜数),或者是林州豫北办事处沿路护送经林县奔赴延安的,直至国家主席等许多人,包括向往参加抗战的学生娃。

这样的一个直接将长城文化、大运河文化、长征文化、太行山抗战文化等多种精神文化汇聚于一地的林州,自然可以体现出中华人类史、中国地理形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集于一体的中华大文化架构。

这是非常难得的国歌精神文化高峰资源型文化聚集地,我们在林州看到的众多古文化建筑、太阳崇拜“十字纹”门楣符号、普通百姓家的祖先崇拜“天地圪窑”都能充分的体现这一切。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历史文化条件,才可能使积蓄于老书记杨贵和林县人民心中的战天斗地意识形态厚积薄发,开始了遍地英雄、大国工匠、锤凿建设红旗渠伟大“人工天河”的中华民族壮举,锻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谱写了人定胜天的辉煌历史篇章。

影片中,那一突然出现在归国老人石天林和孙子栓柱、孙女南希眼前的红色飘带,集中聚焦了这一青山绿水之中的历史人文的厚重和凝聚力。

第三点,为影片策划,为影片把关,为影片热播而造势的宣传力度,使我们感受到安阳市委、林州市委领导同志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念和行动上的一大创新。

他们不是单存的为影片而影片,而是毫不动摇地落实习主席的号召,攀登文化高峰。把影片放在精神文化高峰的层级,放在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精准扶贫、迈向小康,增强人民福祉的高峰文化导引位置上的。

影片在策划、创作、编导、关键题材、表演演技和音乐编排上充满了前后两个三十年文化和社会的朴实对比,通过这些比较文化,使观众感受到了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异曲同工,新中国建国70周年乃至永恒的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一个看似缺少明星阵容的乡土气息甚浓的时间并不长的影片,靠什么占领人心和市场?

这部影片的强大功力表现在年轻导演李正伟,从片头到片尾,反复通过先后时空的平行剪辑,穿插表现,实现了老传统与新时代的无缝链接。

红旗渠的指挥者杨贵书记展现了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在危难时刻,他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发挥群众力量,把普通民工和临近各县的力量都凝聚在一起,始终咬定一个坚定目标绝不放松。

大战红旗渠的时间段,正是国家大战“两弹一星”事业的初创期,没有了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没有了党的群众路线,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难以体现。

其实,中国“两弹一星”事业第一线的指挥员,有不少是在林县和林县地望战斗过的老红军、老八路。就在那个十年的艰苦征程,中国自己研制的导弹获得成功,中国自己研制的原子弹爆响了,星空传来中国第一颗卫星的东方红乐曲声。

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影片中林州市女副市长李红蕾的戏份并不多,但她在明知继续攀登鹰见愁已到了最凶险的时刻,面对峡谷一线天的特大风雨,她果断人性地说出:“生命无价,共产党员就意味着对百姓的奉献和牺牲”。正是为了人民的初心,让杨贵和李红蕾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为了人民的生命,甘愿承担责任,牺牲自己。杨书记和李副市长让我们看到了林州两代共产党员,对我们的民族与人民的大爱和政治站位!三位已是平民老人的老突击队员,在大风雨泥石流滑坡频发的危机中,不顾一切抢修红旗渠被堵时的搏争,让我们看到了红旗渠精神的永存永在。

影片最后,少年栓柱对三位老人的一句话“归来仍是少年!”,让三位老人都笑开怀了,因为他们知道后继有人了。这句话,也让我们理解了影片题目《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的正真寓意,那就是:“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显然,进入新时代,通过艺术手段拍一部红旗渠电影,对影片进行大力宣传,并不是安阳市和林州市市委领导们的主要目的。

他们深知:林州的发展需要每一位林州人出力流汗,林州的未来需要每一位林州人无私奉献。

通过拍摄这部电影,大力推进热播这部电影,他们是在努力创新坚持和完善本地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在践行本地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念,在用文化高峰引领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在围绕乡村振兴,在埋头苦干,在科学驱动地域性的文化经济转型的精准使命。

坚信他们在青山绿水中的红飘带这一势能上,一定会获得更大的丰收!

作者:漳同研

(浏览 863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