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的中流砥柱部队:是四野的几个精锐军

全文1500字 作者:宇哥
来源 | 公众号:宇哥的读书笔记

个人微信:broyu2022

抗美援朝的中流砥柱部队:是四野的几个精锐军

抗美援朝初期阶段,志愿军各个部队战斗力差距很明显,但核心部队是四野那几个军(38、39、40、42)。
来自东北野战军的这几个军的发挥,对战役进程影响很大(我只说运动战阶段),甚至是决定性的。
抗美援朝的中流砥柱部队:是四野的几个精锐军
不夸张的说,抗美援朝前期,志愿军的发挥主要靠的13兵团那几个四野主力军,靠着这几个军的精彩发挥加上联合国军轻敌才打到三八线。(这里不包括改编的50军)没有东北野战军的这几个精锐军,前三次战役志愿军不一定取得那么大的战果。
三野的9兵团战斗力也很不错,但硬伤是对气候不适应、指挥也不得力,发挥不好被打残在了长津湖,没能发挥更大作用。
对比四野尤其是南满的三纵(后来的40军)四纵,在长白山区跟国民党作战两年多,对高寒冬季山地作战非常熟悉。三野的山地作战经验和高寒地带作战经验相比都很欠缺,战斗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华北部队二野部队,发挥明显更差一些。
华北部队本身在解放战争的局部战场,就基本没怎么占过优势,一野二野都是啃骨头的硬仗绝户仗打得多,正规阵地运动战反而不怎么擅长。抗美援朝中面对的敌人实力更强,这些部队的战斗力跟四野有差距、发挥不尽如人意也是不奇怪的。
我强调一下,气候和地形条件对部队作战影响很大,不仅仅是几件棉衣的问题。
山地部队打平原能适应,平原部队打山地战就非常别扭,同一支部队换防不同地区都要进行针对性作战训练,不然发挥不了正常水平。
不同气温条件作战特点差别也是很大的,部队新换防到一个地点都要进行适应性训练。
比如侵华日军第1师团常驻中国东北多年,部队适应寒带作战环境,突然换防到东南亚热带地区作战,由于适应性训练不够,部队战斗力发挥就很差。(蚊帐都不会用,蚊虫叮咬减员都很大)
虽然抗美援朝中二野和华北部队是第五次战役才登场作战的,部队火力有所增强,但总体表现却差强人意。
即使是第五次战役,总体上仍然还是四野的部队发挥得更好:毕竟部队战斗力强、正规化程度高、对气候更适应。
哪怕是后期入朝的47军(四野十纵),在阵地战的表现也是比较不错的,是跟南边硬碰硬第一次守住阵地的部队。

抗美援朝的中流砥柱部队:是四野的几个精锐军

辽沈战役油画:《攻克锦州》
其余的兵团都是打打酱油、防守作战堪堪够用,在运动战期间,则基本打不了硬仗。
只考虑运动战(前五次战役)阶段,我认为志愿军各兵团战斗力大体如下:
13兵团最强能攻能守、9兵团次之但攻击不利被打残降了一等、19兵团3兵团攻不动但勉强能守。
实力最强的第13兵团:以主力38、39、40、42四个军为最强,这几个军能攻能守,善于伪装渗透、穿插得心应手,第一-第四次战役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但个人觉得38军这种一流部队钉桩死守很可惜。。大量老兵被联合国军优势炮火消灭。不如做预备队。
66军在第四次战役中表现不错,击溃了当面韩国的师团。
50军(该军第三次战役口号是“见到敌人就是胜利”)第四次战役汉江南的防守也很出彩。
二等军:第9兵团三个军20、26、27军,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进攻效能不如13兵团的几个主力军。
尤其是长津湖一战几乎打残了20、27两个军,大量老兵战死,严重影响了后来发挥。(事实证明1个军加强到4个师不一定战斗力更好,尤其是进攻战斗,部队控制更难,新加强的师也不熟悉战术,协同困难。)
其余的部队发挥就一言难尽了,第五次战役中19兵团的64、65军在临津江突破受阻,被韩军第1师团压缩在南岸,5个师损失很大。
3兵团回撤被全歼一个180师,还丢了6000重伤员。
后期宣传的很厉害的铁原战役,阻击战虽然勉强算是赢了,但敌我的战斗交换比是很难看的。阵地战第一次低伤亡阻止联合国军的部队,应该是47军(四野十纵),还是四野部队。
随着战斗的不断进行,四野部队的伤亡也越来越大,很多一线营连老兵都打光了。。因此阵地战阶段各支部队的战斗力也在迅速拉平。。
志愿军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人力资源的优势,打阵地战人多就是任性:补充兵源源不断不怕跟对方兑子。人多的一方打山地阵地战很有优势的,因为耗得起,只要工事做好,战斗交换比别差太多,打阵地战往往南边先挺不住。

抗美援朝的中流砥柱部队:是四野的几个精锐军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宇哥的读书笔记):抗美援朝的中流砥柱部队:是四野的几个精锐军

(浏览 32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