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中华第一联(附墨宝)–张振清
*小说 他下岗了–闫锦
说明:发表先后以当天发布为准。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 文| 黄会书
在我的故乡——河南省林州市河顺镇,曾坐落着一座历史悠久的九拱桥。那时,她宛如一颗璀璨明珠,照亮游子归乡的漫漫长路;又似一位坚毅卫士,承载着悠悠岁月里的浓浓乡愁。
九拱桥,在历史的长河中安然横跨于清澈的河道之上,历经近五百年的风雨沧桑,依旧顽强地矗立着。它见证了无数代人的成长与变迁,化作了我们心底永恒的珍藏。
立于九拱桥上,白昼可远眺太行云天,近赏天台胜景;子夜能仰望明月高悬,放眼璀璨星辰。阳春三月,伫立桥边,能体悟鸟语花香,近看垂柳轻柔拂过,仿若在低语古老的传奇。
盛夏的黄昏,余晖渐散,夜幕悄然降临。父老乡亲们三五成群地倚靠在九拱桥旁乘凉,享受着这难得的静谧与闲适。他们有的轻声细语,分享着生活的琐碎点滴;有的默默凝望远方,思绪飘向未知的天际。微风轻轻拂来,带来丝丝凉意,也拨动着人们的心弦。他们还能尽情领略“夕阳无限好”的美景!落日的余晖洒落在九拱桥上,河水波光粼粼,与桥身相互辉映,美轮美奂,如诗如画。
九拱桥的西边是声名远扬的中州名镇——河顺镇。四周环绕着宁静祥和的村庄,房屋错落有致,散发着淳朴的韵味。九拱桥的西头紧挨着一座古老的庙宇,虽香火不比往昔旺盛,但依旧承载着乡亲们的虔诚祈愿。九拱桥的北面,是河顺公社卫生院,如今已更名为河顺镇卫生院,始终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这座九拱桥东西走向,桥下曾有河流贯穿南北。在雨季时,潺潺的水流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之美。
九拱桥以其独特的九个石拱桥孔闻名遐迩。这九个桥孔并非简单的“一”字形排列,而是层次分明的精妙设计,仿佛出自艺术大师的精心雕琢。底层一孔,中间三孔,上层五孔,如此结构既稳固又令人赏心悦目。
在往昔缺乏现代科技设备的岁月里,先辈们凭借智慧和勤劳,构思出如此精妙绝伦的方案,其巧思与技艺令人赞叹不已。每当我凝视这些桥孔,都能看到祖辈们辛勤劳作的身影,那是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执着坚守。
九拱桥,不仅是故乡的一道亮丽风景,更是旧时“林州十二景”之一。每当提及它,乡亲们的脸上总会流露出骄傲与怀念之情。它见证了故乡的兴衰变迁,也伴随了我们的成长历程。那些熟悉的乡音,围绕九拱桥的回忆,都如同温暖的春风,轻拂着我们的心田,轻轻拨动着我心中乡愁的弦……
然而,时光匆匆,那座承载着无数珍贵记忆的九拱桥,已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之中。虽满心遗憾,但其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却永不磨灭。听父老乡亲们说,主要因为环境改造、绿化工程而导致了九拱桥渐渐消失。
九拱桥的智慧与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对先贤祖辈最美好的诠释,它永远激励着我们砥砺奋进。夜深人静时,每当回想起这座渐渐消逝的九拱桥,泪水总会模糊双眼,内心更是悲痛难抑。是啊,这毕竟是我对九拱桥深深的牵挂与怀念啊。
九拱桥啊,你是故乡璀璨的明珠,你是故乡坚毅的卫士。九拱桥啊,你是父老乡亲坚强的脊梁,你是父老乡亲的交通要道。有朝一日,我多么希望你能够重新展现在故乡、立足于华夏。为此,我询问了好多人,我问别人究竟怎样才能让你重新立足于故乡,才能重新出现在父老乡亲的眼前。然而,别人的回答让我充满了无尽的遗憾。因为好多人都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考虑到的就是主要河流改造和附近村民搬迁问题,这其中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及一大笔资金支持。我们个人力量单薄,政府相关部门也没有稳定收入,所以一直以来,这件事情也就无人问津、化为泡影了。面对如此现实,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尽的遗憾啊。
九拱桥,虽然已不复存在,但是我心中的敬畏与怀念之情从未消散。每一次重返故乡,我都会忆起那座雄伟而独特的九拱桥,忆起在那座桥上度过的往昔时光。每一次在家乡小镇组织聚会,我都会告诉别人集合地点就是九拱桥。虽然,截止今日,九拱桥的雄姿倩影在逐渐消逝。但是,关于九拱桥的美好回忆都被珍藏在人们心中,成为我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
回首往昔,在我的青壮年时期,每一次背起行囊、奔赴远方,每一次打工他乡、梦归故乡,九拱桥总是最先浮现在我的脑海。九拱桥,就像一个温馨而甜美的摇篮,在期盼着打工在外的我早日回到它的怀抱。啊!九拱桥,你是我内心角落永远的牵挂;你是我灵魂深处永远的怀念!
– 作 者 简 介–
黄会书 笔名太行春秋,河南省林州市人,林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太行文学》特约编辑。入职于安阳市某国企。业余闲暇,爱好文学,游历山水,喜与书页相伴,乐于摄下风物美景。
– 诵 读 者 简 介–
风 儿 性格开朗,遇事乐观,相信凡事没有迟到的开始,就怕“认真”二字。闲暇时诵读美文,陶冶自己的情操,积累文学的食粮。
版权声明:【河顺文艺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河顺文艺):【散 文】九拱桥,心中的桥| 黄会书(文)风儿(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