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前,1998年9月14日,张宗逊同志逝世。
张宗逊,1908年2月7日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县西赤水镇(今临渭区向阳办)淹头村一个农民家庭。1922年9月,在赤水职业学校读书时,开始接受进步思想,追求革命真理,积极投身于反帝爱国运动。1924年5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2月,经党组织推荐,考入黄埔军校,被编入第五期入伍生第二团第二营第五连。同年9月,升入本科,编入第4期政治科第二队。同年12月,随黄埔军校入伍生队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4月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八军第三师第九团政治干事兼营政治指导员。同年7月,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他根据党组织安排,被分配到叶挺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任新兵训练处排长,不久在武汉被编入国民政府警卫团第三营任连长。大革命时期,张宗逊在环境极端险恶的情况下,经受住了艰难困苦的考验,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赤胆忠心。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宗逊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年9月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三营第十连连长,成为我军创始阶段的少数几个连长之一,参加了三湾改编,在毛泽东亲自领导下,首次实践了把党支部建在连上的主张,加强了党对军队的领导。部队在向井冈山挺进过程中,他带领特务连一个排,专门负责毛泽东的贴身警卫任务,成了毛泽东的首任卫士长。
1928年5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三十一团连长,参加了保卫井冈山的战斗,此后至1935年历任红四军第三纵队第九支队支队长、红一军团第十二军代参谋长、红十二军并任军长、红军中央纵队参谋长等职务。先后率部参加了攻打长沙、夺取吉安和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2月到达陕北后,任中央军委第一局局长兼富甘警备司令,直接负责中央警卫团。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9月,张宗逊任八路军一二零师三五八旅旅长,率部转战于晋冀察绥地区。1938年初,率部与日军顽强作战,收复了晋西北7座县城。1939年,参与指挥了陈庄歼灭战,全歼进犯晋察冀根据地之敌日军独立第八旅团1000余人,为巩固晋察冀根据地作出了贡献。1940年7月以后,他率部参加了百团大战,为粉碎日军围攻,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1942年4月,回延安参加延安整风运动。
1943年3月,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企图南北夹击陕甘宁边区,他奉命率部西渡黄河,参加了保卫和建设陕甘宁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5年7月,他率三五八旅东渡黄河,重返晋绥前线。同年8月任晋绥军区吕梁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协助司令员贺龙指挥部队对敌军发起大反攻,取得了晋绥地区对日作战的全面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2月,张宗逊任晋绥野战军代司令员,8月任大同战役野战指挥部司令员,同年11月任晋绥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为粉碎蒋介石对陕甘宁边区的进犯,奉命率部再次西渡黄河,赶赴延安地区,担负了保卫党中央的作战任务。
1947年2月任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司令员,同政治委员习仲勋一起,指挥了粉碎国民党军进犯延安的作战,同年11月任西北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1949年2月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同年11月,第一野战军与西北军区合并,他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在彭德怀赴朝鲜任志愿军司令员后,他代理西北军区司令员职务,主持西北军区的工作,指挥了西北五省、区剿匪肃特斗争,为解放大西北,巩固和发展大西北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10月,张宗逊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兼任军委军校部部长、总参军训部部长等职。从1952年起,他作为军委总参谋部的领导人之一,连续主持军事训练和军队院校工作长达15年之久,建树颇多,被公认为军事教育家。1973年6月,他被任命为总后勤部部长。
张宗逊是中共第七、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章等荣誉。1998年9月14日,张宗逊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张宗逊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献给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给了人民军队的建设事业。他的卓越功绩将永载史册,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永远值得后辈学习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