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苏联顾问一句话让10万女军官失去授衔机会,她们却把矛头指向彭老总

1955年,我军首次实施了军衔制,共有64.4万名军人参与了授衔,最后的结果总体上是圆满的,像李云龙那样嫌自己军衔低了的人也有,但毕竟是少数。只是有一个群体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那就是女军人群体。李云龙只是觉得自己军衔低了,而这些女军人根本就失去了授衔的资格,她们当中还有人原来曾是李云龙的上级。

1955年,苏联顾问一句话让10万女军官失去授衔机会,她们却把矛头指向彭老总

这一次的授衔是我军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其结果总体上是让人满意的。授衔后共产生了1048位将帅、32000名校级军官,498000名尉级军官。

但在这么多军官中,女性军官只有4665人,只占授衔总人数的0.8%,这个比例是非常低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只不过是因为苏联顾问的一句话而已。

1952年,我军启动授衔的准备工作,当时苏联顾问卡苏林说,按照苏军的标准,妇女不应该大量留在部队,留下来的人也应该和男军人一样,能随时调动,否则不予授衔。

1955年,苏联顾问一句话让10万女军官失去授衔机会,她们却把矛头指向彭老总

二战刚刚结束时,苏军中的女军人数量达到498000人,其中女军官的数量达到了70890人。然而到了1952年时,苏军中的女军官数量就只剩下20人了,军衔最高的也只是中校,这是苏联的观念和体制造成的。

当时我军有11万名女军人,卡苏林要求只保留一万人,其他10万人全部复员转业。这对于女军人们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她们当中的许多人,从红军时代就一直在军队中工作,有的还长期担任领导职务。

比如张琴秋。她本是富贵人家的千金小姐,却毅然与家庭决裂,参加了红军,后来成为四方面军的政治部主任。陈赓大将、徐海东大将、许世友上将、洪学智上将都是她的下级,她如果授衔,一个中将是少不了的,运气好的话,没准能授予上将。

1955年,苏联顾问一句话让10万女军官失去授衔机会,她们却把矛头指向彭老总

【陈赓见了都要敬礼的张琴秋】

但遗憾的是,在授衔之前,她被要求转业到地方工作,失去了授衔的机会。还有朱老总的妻子康克清大姐,她在红军时期就担任直属队指导员,多次指挥部队击退进犯的敌人,后来又参加了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辛,如果她参加授衔,至少也得是个少将。

还有诸如蔡畅、邓妈妈、陈少敏等一大批杰出的女性,都是红军的骨干,却都因为这个政策,不得不离开军队,失去了授衔的机会。

1955年,苏联顾问一句话让10万女军官失去授衔机会,她们却把矛头指向彭老总

【现场包扎的志愿军女军医】

她们还算好的,即使不能参加授衔,也还有退路可选择,而许多女军人就没有她们这么幸运。这些女军人把自己青春都献给了部队,和男军人一起并肩战斗,有的人留下了一身伤病,有的人离开军队就根本无家可归。

可在苏联顾问建议下出台的《关于处理妇女同志转业及调整妇女同志工作的补充指示》,首先让她们在感情上就难以接受。处理两个字是针对犯了错误的人,用于这些女军人身上太不合适了。

也难怪这些女军人第一反应在情感上就无法接受,她们的态度就是不理解、不情愿,想不通。

1955年,苏联顾问一句话让10万女军官失去授衔机会,她们却把矛头指向彭老总

【抢救伤员的志愿军女兵】

更加让女军人不能接受的是,《补充指示》中规定,对于应当予以转业复员处理的女同志,要在1955年底前处理完毕,逾期停发一切供给。对于无家可归的女同志,可暂由部队按老战士标准供给,最迟至1955年底,逾期将停发薪资和一切供给。

由于这份文件是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签发的,而在执行过程中,他又是个一切都不能违反原则的人,因此这些女军人都把矛头指向了他。彭老总在晚年回忆起这事也唏嘘不已,觉得对不起这些女军人。直到彭老总去世十多年后,这些女军人提到他仍然是耿耿于怀。

不得不说,这件事当时这样处理,是有其历史背景的,也有其局限性的。现在我们可以说一味的照搬别人的做法并不可取,但在当时,也许是真的没有其他选择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介甫相公):1955年,苏联顾问一句话让10万女军官失去授衔机会,她们却把矛头指向彭老总

(浏览 27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