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太平山

   作者:李国瑛

英雄的太平山

在毛泽东旗帜下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

英雄的太平山

海军高射炮第一团第一届军人代表大会留影纪念   1951年3月5日……

 

英雄的太平山

【老照片】前排右起:高一团团长兼政委胡棣)、高二团参谋长徐元通,后排站者为高一团参谋长丁汉史,1951年6月任参谋长,合影时,胡棣团长已调至高二团任团长,此时的高一团团长是胡广(老红军),此照片拍摄时间为:1951年10月,拍摄完照片后不久,丁汉史调北京海司防空处……

 

英雄的太平山

正训练的海军高射炮兵……

英雄的太平山

警惕地守卫着青岛的太平山之巅的海军高射炮一团一营三连……

英雄的太平山

正在对空射击的高射炮兵……

英雄的太平山

高一团一营营长刘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任高一团副团长……

英雄的太平山

爸爸和一营营长刘克绍合影……

英雄的太平山

这是爸爸(右)和刚上任指导员的叔叔合影……

英雄的太平山

爸爸和连部文书及通讯员合影……

英雄的太平山

高炮连的排长敬德刚(后中)和排里干部战士合影……

英雄的太平山

通讯员韩贻才……

英雄的太平山

英雄的太平山

这是三连战士留给爸爸的照片作为纪念,照片背后是战士赵登月写的字“留念连长,赵登月  山东省胶县1845部队”……

英雄的太平山

这是高炮三连战士杨贵林……

英雄的太平山

这是炊事班战士李继发……

英雄的太平山

这是高炮三连上士……

英雄的太平山

这是曾在三连任过文书,后任副指导员的甄金池叔叔,上世纪七十年代任海军褡裢场站卫生队教导员,场站政治处副主任……

英雄的太平山

每当我想起青岛太平山,我心中就有一股浓浓的思念之情,想到太平山,就使我想起我的母亲第一次去青岛的经历,也使我想起了我爸爸从陆军到海军的经历,也就使我想起了青岛太平山上的高炮连,更使我想起了太平山上的那场瞬间的短暂而激烈的炮战……

说起这些令人感慨的往事,我还要从爸爸从陆军调到海军说起……

那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我爸爸从遥远的云南西双版纳勐垅驻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13军39师117团2营5连连长位置上调青岛海军……

爸爸自从1946年9月参军离开家乡参加西北民主联军38军,直到去青岛海军,中间有七年多时间,这漫长的七年中,爸爸没有一封信,没有一点消息……

这七年多时间,爸爸赴马头参加了为国共军事调停小组担任警卫任务,参加汤阴作战及安阳战役,解放辉县、林县,挺进晋西南反攻作战,强渡黄河,解放陕州,豫西牵牛战、转战豫西,两次战洛阳,横渡长江,解放仙姑岭,两渡赣江,解放南昌,千里大追击,挺进云南,至到爸爸率领117团2营5连夜袭并攻克勐垅(彩色电影《勐垅沙》就是根据13军39师随军记者肖前的一篇报道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改编拍摄的,见《陆军39师戍边纪实》,此书是肖前老前辈的女儿肖岚从四川寄给我的),在勐垅,爸爸率领着5连与国民党军93师残部开始了两年多的拉锯战……

在河北老家解放区的爷爷、奶奶不知道爸爸去了哪儿?他究竟是死是活?奶奶依旧是每天顺着梯子站在房顶上向村子东边的小路上张望……

1952年秋的一天,爸爸的一封信寄回了老家,收到了信的爷爷奶奶很高兴,直到这时候,我的爷爷奶奶才知道了爸爸已到了山东青岛,至到此时,爷爷奶奶才知道他们养育的三个儿子中的一个儿子有了消息,可我的大伯、二伯还是没有一点音讯,直到许多年以后,我的爷爷奶奶相继离世后也没有一点消息,又过了好多年,我的父亲才从一位已退役多年的老兵那里才得知我的二伯早已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才知道二伯李贵山是6纵18旅53团3营的干部,在羊山湖战斗中英勇牺牲!只有爸爸一个人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爸爸调入的这支海军高射炮部队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据查史料:

青岛解放之初,为确保青岛市和海军诸设施的安全,1950年8月,中央军委决定将第四野战军高射炮一师2团2、3营由武汉调青岛担负防空作战任务,为日后海军高射炮一团的组建奠定了基础……

1950年12月26日,在青岛沙岭庄成立海军青岛基地髙射炮兵第一团;1952年9月16日,根据海军命令,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高射炮兵第一团”,该团辖3个营,1营由原中南军区高射炮一师2团3营改编,原4、5、6连改为1、2、3连,爸爸就是在这个3连任连长,团指挥机关驻沙岭庄,全团编制为:894人,团长兼政委胡棣,副参谋长丁汉史(任职时间: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6月任参谋长,10月调北京海司防空处)……

1951年3月6日,海军青岛基地配发高一团2、3营各连三七高射炮24门;因1营3连装备的高射炮为口径75高射炮,这在当时已经是大口径高射炮,1连、2连后也改为七五高射炮。

1951年4月,高射炮一团3、5、7连开赴葫芦岛,担负打捞重庆舰的对空掩护任务,重庆舰打捞出水后,7连高射炮移至重庆舰甲板上随舰掩护重庆舰驶往大连,3、5连归建返回青岛……

1952年6月,高一团隶属青岛基地防空司令部(后称:防空兵部)建制。

我的爷爷奶奶经商议后,爷爷带着我没过门的母亲,怀揣着几块大洋和爸爸的信及信封,从河北太行山脚下冀南平原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中途转换了两次火车,才抵达了青岛,我的爷爷没上过学不识字,这一路上对识不了几个大字的母亲来说不知有多难……

只在农村老家上了几天扫盲识字班的母亲,大字不识几个,在青岛一下火车,爷爷带着我的母亲忐忑不安地走出了青岛火车站,面对着光怪陆离的青岛的楼房、大海、街道弄得我爷爷和母亲是神魂颠倒,精神紧张,心中不知所措,就连东南西北也分不清了……

爷爷凭着爸爸的这封信和信封上的地址求助于在火车站附近拉洋车的车夫,拉洋车的车夫看了看爷爷手里的信封,就拉着爷爷和母亲上了太平山,那时候支付乘车费用还是可以用大洋的……

那时候的青岛,路上行人、车辆很少,街道上是静悄悄的,没有来往的车辆,在上太平山的路上楞是看不到一个人影,不要说住在这里的人寂静,母亲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寂静!

太平山,海拔高度仅150余米,海拔虽不高,但是青岛最高的山,而且地势险要,站在太平山顶看青岛那是一目瞭然,尽收眼帘……

太平山上松柏树漫山遍野,奇树繁多,山坡上长满了奇花异草,高高的松柏、橡树折射出太平山上是郁郁葱葱,一片深绿,那时候,太平山上还不是军事禁区,洋车夫拉着母亲一鼓气地上了太平山山顶,直接把我母亲送到了太平山顶上树着高射炮炮连阵地……

母亲这是第一次坐洋车,也是母亲唯一的一次坐洋车,所以说,每逢聊家常时,母亲也总是忘不了唠叼上几句,话里话外总流露出这在青岛第一次坐洋车的经历……

我问母亲,刚上太平山时您什么感受最深?

母亲说:“刚上山时,我感受最深的是高炮连炊事班的馒头最香!那个时候那炊事班蒸出的馒头可是味道纯正啊!”

爸爸率领的这支高射炮连,属于青岛海军防空司令部直属的高射炮一团一营三连,爸爸率领的这支高炮连,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防空部队中唯一的一支大口径高炮连……

据查阅《海军史》书中记载:在海军青岛基地,上海基地,广州基地,都没有大口径高射炮,多是装备三七高射炮和缴获的美蒋装备;2010年的一天,我百度查阅“海军高射炮一团史料”,一位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青岛海军炮校学习的学员李云翔在他的回忆映入了我的眼帘,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载: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美国发动了侵朝战争;我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进入朝鲜,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誓言下,直打的美军和美国拼凑的所谓的联合国军节节败退。

交战中得不到便宜的美帝,竟灭绝人性地想起了细菌战,他们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违反日内瓦协定,将携带鼠疫、伤寒、霍乱等病菌的虫子撒在了战场上,妄图引发大规模传染病,其罪恶目的目的昭然若揭;此举遭到世界人民的普遍反对,他们在道义上又输了一招;但是他们却不死心,又把罪恶的细菌战扩大到中国神圣的领土上。

1952年春天一个周末的晚上,青岛海军炮兵学校三大队二中队在一所大房子里开联欢会,大家兴高采烈玩兴正浓,忽听“轰!”“轰!”炮声大作,从战争中走过来的中队长悟到有情况,大声喊:“不要乱,关灯!快到各自的防空洞去!”

所谓的防空洞就是在土崖上挖一猫儿洞,深约半米多,可以在里面蹲或坐,抬头就可以看到满天星斗;原来炮声是学校后面太平山上发出的,那里的大口径高炮向空中目标开火;此时,若干个三七高炮连也陆续加入了战斗,大口径高炮的轰轰声和三七高炮连的咚咚声组成了高炮交响曲,天空则是五彩斑斓,大口径炮弹空中开花,三七炮打的全是曳光弹,一串串五彩的炮弹射向天空,此情此景煞是好看,堪比春节的焰火……

开始时我们还老老实实蹲在洞里向天上看,但视野有限,后来胆子大了,就站在外面看,这样的焰火盛会是过年放花、放炮无法比拟的;正看得入神,“嘭”的一声,不知啥东西落在了离我很近的草丛里,使我疑窦顿生,第二天找到了它,是鸡蛋大的一块金属,区队长告诉我这是三七高炮弹丸的尾部,这玩意儿若当时砸在我头上,大家就看不到这篇短文了。

上级通报,引发这场炮战是美国飞机来了,它在青岛市高空盘旋,扔下了带病菌的虫子,这些毒虫被包在纸里;细菌战犯们设想:这些纸包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到达地面会破碎,但海边的春天乍暖还寒,毒虫挤在一起,飞不起,跑不动;而有的纸包很完整没摔破;学校决定暂时停课,打虫子,消灭细菌!大家都领到了苍蝇拍和一盒火柴,分头搜索,歼灭带菌毒虫;我的战绩是零星打到几只苍蝇,这些苍蝇也许是土生土长的,它们成了细菌战的殉葬者;有的同志则战果辉煌,捉到了成包的蜘蛛或苍蝇等带病菌的虫子,破包的也容易被聚而歼之;烧!打!全市军民大会战,彻底杀灭了毒虫,投放者在青岛撒的病菌没起任何作用。

遗憾的是,当时我们的军事技术不过硬,雷达没有预先发现目标,因而没有发出空袭警报;而探照灯也只有一台发了光,宛如独眼龙在空中晃来晃去。没有照到目标,美国飞机无损的飞回去了。

这次战斗告诉我们,敌人背信弃义。他们不遵守国际条约,无所不用其极。我们必须掌握过硬的军事技术,保卫国家的安全。经过这次战斗,更坚定了大家努力学习军事技术、刻苦训练的决心,使自己早日成为人民海军中合格的战斗员!”

这就是李云翔前辈的原汁原味的回忆……

从李云翔的回忆中,我得知从南朝鲜飞临青岛上空轰炸青岛的美国飞机投下了细菌炸弹;也得知,太平山上高炮连是我人民海军唯一的大口径高炮;青岛其他防空阵地上的装备的是三七炮、高射机枪。

从李云翔的回忆中,我也知道了海军防空部队的探照灯营;在多年以后,我在海军褡裢场站遇到了当年在探照灯营担任过排长的江秀山副站长,他又给我讲述了“九个探照灯光柱也配合着高炮部队射向了夜空,由于这些探照灯大多是缴获的日本货,国民党军的美国货,而且老旧问题很多,射向夜空的九个巨大的光柱在闪硕了几下之后仅剩下一支光柱,犹如一个“独眼龙””的故事……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海军青岛防空司令部组建了青岛区域内也是后来的北海舰队航空兵唯一的探照灯营,营部设立在太平山上,和高炮连不远,但每一座探照灯分布在太平山、小鱼山及团岛一带,爸爸和探照灯营教导员王本夫(音)私交很深……

1957年2月下旬,青岛防空司令部评选了几位海军先进工作者赴北京海军总部开会,王本夫教导员同爸爸一同去北京开会,又一同于1957年3月6日进入中南海怀仁堂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由此,可以看出我人民解放军海军防空部队的装备还是极为落后的;虽说武器装备确实是有些落后,但每一位干部战士都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每个战士都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极高的军事素养,充分的表现出了这支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也证实了只有毛泽东思想教育和武装的队伍是不可战胜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爸爸在青岛太平山时,正处于新中国人民海军初创时期,山顶上没有营房,刚登上太平山的高炮三连将九门高炮阵地就设立在太平山顶端,而高炮连连部就设立在山顶西北边不远处一块相对平坦的区域,炮连驻地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7、80米,战士们用自己的双手建有瓦房一排,炊事班为独立的一处瓦房及食堂,这两处瓦房环绕着一个篮球场……

太平山上没有自来水,为了解决连队用水问题,爸爸叫战士们将不远处一个德军占领青岛时挖掘的一个山洞口处流出的山泉水垒筑了一个水池,使山泉水流入池中,保证了炮连官兵的用水,太平山上的泉水可以直接饮用,甘甜可口,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不远处,高炮三连河南籍战士李安民和战友们开垦了一片山地种有各种蔬菜,在菜地一侧建有猪圈一个,爸爸带着战士们去青岛的一个集市上买回几头小猪圈养着……

母亲说:那时候,高炮连有位通讯员叫韩贻才,他不仅是连部通讯员,还兼任司号员,他腰间总是挂着个金灿灿的军号,每天早晨、晚上,连队的官兵全都按他的军号声作息,东方日出,全连官兵在他的号声中出操,日落薛家岛,又听着他的号声而息,后来韩贻才复员了,他舍不得离连队,他抱着爸爸哭的很伤心,面对此情此景,爸爸无奈,互赠照片留念,母亲把韩贻才的照片一直保存了五十多年,我经常想,爸爸在太平山上当连长也不过24岁,全连的干部战士大多也都是18、9岁到20岁这个岁数,如果现在韩贻才还在的话也应该已经是90多岁的老人啦……

2022年2月10日,春节刚过,我百度“青岛太平山……”

突然,一篇刊登在《青岛老年生活报》属名“钟平”的《青岛对空作战第一炮》的回忆映入我的眼帘,我仔细认真的看完了“钟平”的回忆,他的回忆《青岛防空作战第一炮》的内容竟然与我撰写的《太平山上的高炮连》内容是高度的吻合!这又是一个惊人的发现……

我把“钟平”的回忆摘录如下:

“青岛对空作战第一炮

1950年9月9日,中央军委命令 “正式组建海军青岛基地”,同时,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同意,由军委、海司直接管辖青岛的海军建设。从此,海军在青岛的发展和建设进入了快车道。

此时,美帝在朝鲜发动侵略战争,国际形式十分紧张,敌人对战略要地青岛海军的建设是心怀忌惮、破坏袭击。

1951年军委从四野炮八师调来一支高炮营,该部队是参加过北京的防空守卫和开国大典阅兵任务的。基地将以此部队为基础,迅速扩建为两个高炮团,主要武备是有中、小高炮(没有探照灯部队),所有防空部队都是日复一日在练兵,每天都是八小时战斗值班,各连三班倒,值班连队人员全部守在炮位上,青岛十大山头和港口码头都布置了中、小高炮和观测哨,防空部队高度戒备。

1952年3月15日晚上九时许,敌机五架,趁着冬季日短夜长的晚上,从胶南海岸上空侵入我国,向青岛飞来,闯入“空中禁区”,我基地防空部队及时发现敌机,岛城市区也拉响了防空警报,我当时是在太平山顶高炮三连测高机1号手,站在山顶上,看着山下市区的灯光火海,瞬间漆黑一片,连小青岛的灯塔也停了旋转的亮光,当时沿海城市的战备纪律是十分严格的,全连干部战士都守在炮位和各个战位上,焦急地等待命令,老战士们心想整天备战备战,备而不战,今天得真干过过瘾了。

团指挥所通报了敌机的方位、高度,命令全团高炮对敌机的爆音方向,进行拦阻射击,连长站在连阵地指挥所掩体顶上,大嗓门高喊“装定诸元”,接着就是三发连射,四门七五高炮,群放群射,一时间阵地火光冲天,炮声震天动地。这时,青岛山上的徳20小高炮也开了火,五发曳光弹一梭,像一串串闪亮的红色灯笼,直刺夜空好看好亮,它还为各连高炮射击方向起到指向标作用。

顿时,岛城变成了万炮齐发的对空夜战场,美帝飞机驾驶员在黑夜中无法判断爆炸点在空中的位置,他更怕投照明弹会暴露自己,因此,五架敌机瞬间分成两批次,从崂山、大公岛方向逃窜,溜走了。

这次高炮对空作战只有2分钟,我连共发射炮弹24发,是为高炮“地”对“空”的夜战开了好头,锻炼和检测了部队的训练水平和战斗作风,这是68年前青岛的第一次对空作战。就是这只高炮部队,为海军各单位高炮部队的发展建设,输送和培养了众多的干部战士骨干力量,被誉为海军第一支高炮种子部队。

1966年,由团长带领青岛高炮部队一个营在抗美援越七个月的战斗中和兄弟部队一起先后进行23次战斗,共击落敌机29架,击伤28架。全营452人,无一人伤亡。受到中央军委海军的通令嘉奖,众多干部、战士立功受奖。钟平”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看完了“钟平”的回忆录,心情是久久不能平静感慨万千!我为父辈那场惊心动魄的炮战而深深地震憾……

通过“钟平”的这篇回忆,我又得到了一个信息,当年入侵青岛上空的美国飞机不是一架而是五架……

1953年初春,根据我国沿海军事防御斗争形势的需要,爸爸他们这支高炮连在一营营长刘克绍,教导员赵成书(赵成书,江苏省沭阳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去世)、副营长藤可然的率领下转移阵地去了胶县机场,抵达胶县后,父亲率领3连驻防杨戈庄村北,1连驻防刘家村,2连及营部驻防罗家村,围绕着胶县机场形成了一个三足鼎立的防空网,保卫着机场上那一排排银色的战鹰……

1953年3月6日,陆军410团、411团分别补充高一团、二团382人,其中一团分配219人,二团163人……

1954年6月10日,高射炮一团团部及2营转至威海,2营设阵地在刘公岛,3营于6月8日转至莱山机场,1营留守青岛,归高射炮3团指挥,建制仍归1团。

1954年9月6日,遵照中央军委命令,海军司令部于9月20日下达青岛地区高射炮部队组织调整命令:高1团1营调归高3团为1营。调整后的高射炮1营仍驻防胶县……

1954年的秋天,母亲抱着我也来到了胶县杨戈庄,至到1959年4月,母亲带着我随着爸爸离开了胶县去了烟台海军炮校……

1964年12月1日,爸爸又奉命离开了烟台海军炮校去了青岛太平山脚下的海军政治学校海军情报系,这时候,爸爸与他曾经的高炮阵地近在咫尺,他不止一次地登上了他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太平山上的高炮连阵地……

1970年10月,爸爸奉命去了国防部海军第七研究院参与核潜艇部分项目研究,至到1975年8月,爸爸又回了青岛,刚到青岛,爸爸又上了太平山,在太平山上爸爸又一次看了看他曾经战斗生活的炮连旧居,还意外地巧遇到了王本夫教导员,在王本夫教导员家中来了一顿土豆丁包饺子,老战友相互间感慨万千……

爸爸在太平山战斗生活的往昔岁月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十年了,昔日的高炮阵地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岁月中,可那支保卫青岛的英雄高炮连的故事永远的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2015年10月17日,我去青岛参加小学同学会之前,海军集邮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纪墨陪伴着我上了太平山,远远的望着太平山之巅,我仿佛又看到了爸爸他们那支高射炮三连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如今,已92岁的母亲,除了有些糊涂记忆力减退外,可这坐洋车上太平山,炊事班的馒头,通讯司号员韩贻才的军号声,当然,重要的是,那太平山上隆隆的炮声,她始终没忘……

(以此文纪念太平山上的高炮连)

人物简介:胡棣,原名胡海龙,山西定襄人,早在太原并州中学读中学时,他参加了薄一波领导的牺牲救国同盟会。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第三天,他同仇敌忾投笔从戎,参加了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开赴前线与日寇展开游击战。他勇猛善战,智勇双全,不久便调任八路军129师晋东南游击中队队长,后又赴延安抗大学习,毕业后任区队长,带领抗日战士与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残酷的抗日战争,磨炼了他坚定而顽强的革命意志,形成他爱憎分明、雷厉风行的个性特征。在著名的八路军115师任教导二旅四团连长时,打出了威风打出了名气,后又先后带领115师铁七连和钢八连驰骋疆场,晋鲁山川平原成为他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广阔战场。他身经百战,英勇顽强,六处负伤,多次立功,他的大名使日本鬼子闻风丧胆,称他为“黑老虎”。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调任山东滨海军区团参谋长、炮兵团长,在隆隆炮声中迎接新中国的伟大诞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解放后,调任海军青岛基地高炮一团团长,后又调南京军事学院海军系任教,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64年任海军学院航空兵研究室主任,被授予大校军衔,成为我国研究航空兵种的专家。可以说他的赫赫战功,他的卓越贡献,是一部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同步谱写的辉煌诗篇!

1969年,胡棣奉命调任陕西省水利厅厅长。

附:相关资料:

青岛海军高射炮一团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人民军队,写这支人民武装一般是不太好写的,一没有这个经历,二没有思想上的认识过程,怎么写???我爸爸又恰恰是高一团一营三连连长,再加上我对人民军队的感情极深,我又是当年少有的目睹者,我才想写写爸爸他们这支高炮部队,让这支久远的队伍再笔下再活一次。一营长刘克绍和夫人胡正杰,他们老俩口还是我爸爸在中间牵线搭桥而结为百年之好!刘营长的唯一的儿子刘海斌现在青岛,你们可以见见!他也许与您同岁或差不多!

写海军高射炮第一团,我早在39中上初一时,就想过:将来有可能的话我一定要写写这支人民武装,一直在为这件事搜集整理材料!有一天,母亲让我去疗供买些菜,我一个人下山去了,走到了海军疗养院附近,一个场景把我惊呆了,从八大关方向开过来一支高炮部队,而恰恰停在了从八大关到海军疗养院附近,长长的队伍,高射炮由汽车牵引着,干部战士都守在自己的炮车前,每一名战士精神抖擞,一片高昂的气势!我仔细一看几乎所有的干部战士身上的灰色海军军装全都是衣衫褴褛,有不少人身上的军装净是大洞小洞,记得一个战士背对着我,他背后衣服怎么还撕了个大口子,但每个人都很有气质!也许这就是毛主席教育的战士!我在路边也不顾母亲让我买菜的事了,我从队伍的前面一直看到队伍的后面,整整沿着公路一直到中山公园南面,我想:这可能是一次至少是两个团的武装大集结……

英雄的太平山

英雄的太平山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大院孩子):英雄的太平山

(浏览 56 次, 今日访问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