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稿件第一次上中央级报刊
1975年9月,由周仪生医生任队长、我任指导员的139医院赴边疆医疗队从麻木树公社、瑶区公社完成送医送药任务,回到医院解散后,我决心用医疗队的事迹撰写一篇长篇通讯。
当时政治处的同仁们
我把一年来医疗队在坝荷山为各族人民送医送药的事迹梳理一遍,并查看日记,认真思考,反复提炼主题,取名《山寨红医兵》。
《山寨红医兵》是我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以来,写得最长(有5000多字) 的通讯,也是写得最好的一篇报道。因为我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且绝大部份是我亲身经历,整个过程我都在其中,所以写起来顺心、顺手,激情滔滔,思潮滚滚。
《山寨红医兵》寄出不久,被新华社发了通稿。《中史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华语广播电台》《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健康报》《后勤通讯》《国防战士报》《云南日报》等14家报刊杂志登载。
这是我的稿件第一次被中央级报刊釆用,也是最为丰收的作品,也是我写作水平得到提高的得力之作。
《山寨红医兵》让我在22分部、在昆明军区后勤部享有了声誉,被昆明军区新闻界赞为:”张友谦式的新闻干事”。张友谦是靠自己的刻苦努力,从战士到干事到解放军报记者、编辑的。
我呢?也是靠自己的奋斗,从什么文章都不会写,到能够写出《山寨红医兵》登上各大报刊,让139名声响誉世界,这对于我走向文坛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飞跃。
在成就面前,我没有晕倒,头脑还是相当清醒:我离目标差距还很大,还需更艰苦地跋涉。
坝荷山爱伲寨
139自建院以来把绿化环境、美化环境与提高收治率同步进行。在建院之初,就在院部后山上种植了几十亩黄果,1967年开始挂果,1969年后进入丰产时段,每年可收上万斤黄果;1968年又在去红旗公社小道边种植了几十亩桔子,已开始挂果;各所生活区、病房周围都栽满了柑子、柚子、香蕉、木瓜、木薯等水果林。 每到果子成熟时,一片金黄。收果子时,先把大的和成熟的挑给伤病员,其余的由工作人员分享,一年一个人能分到二三十斤黄果。 我第一次听说芒果,是在1968年,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亲王送给毛主席两个芒果,毛主席转给了北京产业工人。到了西双版纳才知道这里也产芒果,而且味道很不错。1973年,老院长张民杰不知从何渠道搞来一批芒果苗、蛋黄果苗、番石榴苗,大约有几百棵。 老院长还亲自带领我们在院部机关房子前后,在山上栽上这些果树苗。每天老院长都要给果树苗浇水,还带着我们为这批果树施肥、锄草、除虫。 到1975年,老院长搞来的这批水果树开花、结果,第一年就收到一千多斤芒果和蛋黄果、番石榴,工、休人员每人分到一斤多。我也是在这一年才第一次吃到芒果。 139医院果树四季飘香,水果不断。我就在我的宿舍门前栽种了4棵香蕉树,两棵芒果树、两棵木瓜树,月月有丰收,日日可吃上新鲜水果。尤其是木瓜,一年四季都有,黄一个摘一个,成熟了摘了接着又开花又结果。 那香蕉也是结一株,成熟砍了一株,旁边的又开花结果,一茬接着一茬,刚吃完前面摘的,后面的又成熟了。西双版纳,得天独厚的水果王国。 在芒果树下,张民杰院长(前右1) 我宿舍门前就是一片瓜果园(左2是我)
我写完《山寨红医兵》之后,产生了写一篇139医院瓜果飘香、美丽家园的稿子。经过反复思考和提练,我取标题为《风景这边独好》。 那时峨山大地震,勐腊也有影响,所有人全部搬出砖瓦结构的房子,在外面搭临时棚办公和居住。 临时地震棚顶上盖的是油毛毡,棚内温度一般在三十八、九度。烈日一晒,那油一颗一颗滴下,如滴在人的皮肤上,就会起个水泡。 为了写出这篇文章,我不顾棚里气温高、毛毡滴油,坚持书写,一气呵成。 稿子写出139在极其艰苦条件下,把营区建成瓜果四季飘香的乐园,既改变了环境,又改善了工休人员的生活,促进了部队建设,使全院干战更爱边疆、更爱部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中去的精神面貌。 《风景这边独好》被解放军报载于文艺专篇,这已经不是一般新闻报道,而成了一篇名副其实的文学作品,这为我勇闯文学之路,开启了先河。 《边寨红医兵》被14家报刊、杂志、广播电台釆用后,我每年都被军区、军区后勤部、22分部点名参加新闻写作培训班,除当学员外,兼教员和带队。 我站在云头(藤篾山)山峰,瞭望下方就是澜沧江岸边的关累傣族寨
分部召开双学表彰大会,医院推荐一所作为先进集体出席。政治处要我到一所去了解双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撰写一所双学先进材料上报分部。 我来到一所,先找李大昌教导员,请他介绍双学情况。 李大昌,贵州福泉县人,按说咱们是苞谷老乡,他应该好好地支持我,帮助我完成任务吧?谁知李教导员不知怎么想,是看不起我,还是有意锻炼我?他一见我,第一句话就是:“你能写出来吗?”这句话真问住了我,说实在的,我心里真没底。 先进事迹材料又怎么写?大概和总结差不多?但是面对李教导员的质问,我只得说:“我也拿不准,试着学吧”。李大昌说:“既然拿不准,就别浪费我的时间了,我忙着呢”。 教导员是支部书记,是双学活动的策划者、召集者、推动者,他不支持不开口,我就无法完成任务。 我没有退却,天天到一所去,先找李广恩所长,再找干部战士了解情况。掌握了大量的素材后,我又找李教导员,先给他汇报了我了解到的情况,然后请他对我掌握的材料作评价和进一步补充。 李教导员被我的执着所感动,就将所里如何开展双学活动的情况向我作了详细介绍。我根据李教导员的叙述,用写总结的方法,写了草稿,杨主任看了,不置可否,对我说:“你把捜集到的材料和写的草稿一并带到分部,可以了就交给分部,不行的话,你就在分部写,写成功了再拿回来审核”。 我到了普洱,找到分部双学办公室。王永安、江明友、向永都抽到办公室做筹备双学大会的工作。 都是熟人,也没什么可回避的,我把草稿给了王永安。王干事看了,直揺头:“余泽江啊,这叫什么先进事迹材料?你写那么多形容词干啥?这不是写通讯”。 向干事更直接:“老余(向永和我是同县同年入伍的战友),写先进事迹材料,不是这样写”。 我说:“老师们,你们可没教过我怎样写先进事迹材料啊。我来不就是向您们学习的吗?” 江明友干事将汽车23团和109兵站的两份材料递给我:“你先休息一下,看一看这两份材料再说。” 医疗队在关累傣族寨体检 马利群(中)孙晓霞(右)在瑶寨抢救产妇
当晚,江明友把我叫到他宿舍,他对医院的情况很熟悉,情况也掌握。他拿我写的草稿一段一段的给我讲,为什么不能这样写,又要怎样写才行,从标题制作到每一段大意都给我顺了一遍。 我按江干事给我的提示,重新构思,重新提炼,重新取材,加了两个晚上的班,写出了第一稿。江明友看了,认为总骨架可以,内容上空话太多,不实在。因为先进事迹材料须用事实说理,而不是以理说事。 按照江干事指导,我又再行修改。 第二稿出来后,筹备组讨论了稿件,提了十多条意见。实际上是推倒重来。我把老师们的意见综合起来,大体意思是,这份材料要讲清:为什么要开展双学活动,怎样开展双学活动,学习中遇到些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学习中出现了哪些新面貌,有哪些典型事例?今后还有什么打算,怎样巩固成果?要用事实说清以上提问。 由于我釆访时掌握的情况较细致,所以按这个思路写起来,也不是太难。 我又日夜不停地苦战三天三夜,将稿子写了出来,筹备组再行讨论,只在一些细节上提了修改意见。我又作了修改,王永安作最后定稿,并要我回医院,请一所和院党委对这份材料审核、把关。 我回到医院,先把稿件交给李大昌教导员,他看了,笑了笑说:“你还真写出来了”。 李教导员召集干部会议讨论、审核稿子,大家都说稿件写得好,真实地反映了一所开展双学活动的情况。对一些情节叙述得不清楚,事例不准确的地方也提出了修改意见。 我按照一所提出的修改意见,再次对稿子进行修改,抄正后送给杨豫生政委。院党委召开会议,没提什么意见就通过了。这份材料后来被分部推荐给军区后勤部,编印在军区后勤单位双学活动集子。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杂志》刊登了一所这个先进事迹材料。 我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 一种体裁一种体裁的努力学习,在实践中自觉磨练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
作者简介:
余泽江,蒙古族,作家,笔名:詹育。大专文化,中共党员,贵州省毕节市人。1968年11月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卫生员、政治干事、指导员、师政治部战地新闻报道组长、昆明陆军学校政治教官。1985年4月转业地方,历任主任;局长、党组书记;秘书长。
一生以爬格子为己任,著有长篇小说《三节草》《惜别凤颈桥》《贤妻似镜》《情已了》;纪实文学:《淬炼年华》《山路弯弯》《有故事的人生》等;编著《七星关区史志人物选》《密林一三九》《七星闪耀》等大型文献;成书有《泽江获奖作品选》《泽江散文集》等作品。
2009年退休。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白浪情):【八一特稿】(十六)我军旅生涯中的“第一次”——献给建军97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