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

【军史】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


番号对于一支部队的意义不言而喻,番号不仅仅体现着一支部队的编制序列,番号还同战旗一样,是部队荣誉的象征,是军魂的延续传承。
一个番号便是一个部队的“名字”,更是一种无形的战斗力,每名士兵,都以所在部队的番号为荣耀。为了捍卫番号所承载的历史荣誉,士兵在战场上激发出来的战斗意志和能量是巨大的。多少部队几乎打光了却能够再次重建,就是凭着老番号来鼓舞士气、凝聚人心。
战时对一支部队最严厉的惩罚,就是撤销番号。
抗美援朝时,38军在第一次战役中失去战机,彭总怒斥梁兴初,甚至告诉他如果再贻误战机就要撤销38军番号。志愿军第九兵团26军最开始也没有打好,宋时轮要撤销26军番号,军长张仁初便跟宋时轮顶撞起来。在将军们心中,番号就是生命,部队要是在自己手里被撤销番号,那简直比杀了他们的头还要难受。
【军史】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
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正式发布四大野战军和军、师、团级部队番号,日后威风赫赫的15军、38军、39军等功勋部队,就是在这一时刻正式诞生的。
从那时起到2017年,我军番号虽然也曾经历过多次调整,不少军、师、团级部队也经历过撤编、重建、转隶,但军改前18个集团军的番号,仍然在大体上延续了老部队最初组建时的番号。
这些番号稳定地使用了近七十年,相当深入人心,特别是一些服役过的老兵和上了岁数的人,对那些耳熟能详的老番号充满了特殊感情。
【军史】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
但在2017年4月,国防部对外宣布,以陆军原18个集团军为基础调整组建13个集团军,这13个集团军的番号依次为第71集团军至第83集团军
东部战区陆军   第71集团军(原第12集团军);第72集团军(原第1集团军);第73集团军(原第31集团军)。
南部战区陆军  第74集团军(原第42集团军);第75集团军(原第41集团军);(第14集团军撤销)
西部战区陆军   第76集团军(原第21集团军);第77集团军(原第13集团军);(第47集团军撤销)
北部战区陆军   第78集团军(原第16集团军);第79集团军(原第39集团军);第80集团军(原第26集团军);(第40集团军撤销)。
中部战区陆军    第81集团军(原第65集团军);第82集团军(原第38集团军);第83集团军(原第54集团军)。(第20、第27集团军撤销)。
【军史】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
新组建的集团军全部启用新番号,这些番号全部都是解放军在历史上未曾使用过的,老番号全部弃用,同时对军以下建制部队进行了较大范围的合并重组和调整划转,一些老兵感叹说:“老部队没了。”
为何新组建13个集团军的番号从71至83?按照官方解读,有三点寓意:
一是,从71开始的番号,寓意着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二是,从71军开始既可回避保留哪个番号的问题,消除各集团军争相保留自己番号的想法;
三是,此前的18个集团军番号,是建军以来经过历次战争洗礼,战功赫赫的雄狮劲旅,如果重新组建,新番号只能从数字71以上开始排起,这就避免了与过去老番号的重叠。
其实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在保持旧有部队番号荣誉的基础上,开启全新的征程。
【军史】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
军改后,解放军陆军以原有的18个集团军为基础,调整组建了13个集团军。一个集团军约4.5万-5万人,作战单元均由原来的师改为旅,目前多数集团军下辖12个旅,其中6个合成旅,1个陆航旅、1个炮兵旅、1个防空旅、1个特战旅、1个工化旅(工兵和防化武)、1个勤务支援旅。
根据作战需求不同,部分集团军只有5个合成旅,但另有一个山地作战旅。部分集团军的陆航旅由空中突击旅取代,装备和作战用途都不一样。
一般而言,解放军陆军合成旅约5000余人,支援旅2000-3000人,编成规模与俄军相当,但比美军多 。火力方面,不会逊色于美军的旅级规模,且重装旅强于美军。
解放军陆军新组建的13个集团军,最大的变化是取消了师、团作战单位,其次是向合成化迈进。
旅下面直接到营,取消了团的作战单位,每一个旅下辖8个营。其中包括4个合成营和炮兵、防空、作战支援、作战保障营各一个。合成营为解放军陆军最小作战单元,每个合成营编制800人左右。
【军史】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
按照目前公布的情况来看,解放军陆军合计下辖了82个合成旅。82个合成旅,又分为了5个不同的类型,分别是:29个重型合成旅、25个中型合成旅、17个轻型合成旅、3个两栖合成旅、8个山地合成旅。
除却以上的82个合成旅之外,解放军还保留4个重装合成师:他们驻守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新疆军区,分别是赫赫有名的:
“天山铁骑”第4师;
“沙漠劲旅”第6师;
“南疆劲旅”第8师;
“昆仑雄师”第11师。
这些重装合成师,不仅保留了师级建制,而且装备了大量的主战坦克、重型步兵战车、大口径火炮等重型装备,火力之猛、装甲之厚、突击力之强,在解放军中都属于首屈一指。
【军史】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
【第72集团军】 军部驻浙江湖州,隶属东部战区。以原第1集团军为基础调整组建,兼有第12、31、42集团军的血统;下辖6个合成作战旅及特战、炮兵、陆航、防空、支援、工化6个支援旅。
第72集团军的老底子是军史悠久的第1集团军,可追溯至组建于1930年的红2军团
1930年7月,湘西红4军同鄂西红6军在湖北省公安县会师。尔后,红4军番号改称红2军,与红6军合编为红2军团,军团长贺龙、政委周逸群。
1937年8月,红2军团、红28军在陕西富平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下辖:
第715团(原红2军团第4师)团长王尚荣,政委朱辉照。
第716团(原红2军团第6师、红28军团长宋时轮,政委廖汉生。
八年浴血抗战,第358旅及其种子部队独1旅与敌作战1473次,毙、伤、俘敌33844人,集小胜为大胜,为抗战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1946年10月,中央军委将第358旅、独1旅合编为晋绥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张宗逊、政委廖汉生。
第1纵队的战略任务就是为了保卫延安。
1947年2月,第1纵队编入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先后参加西华池、延安保卫战、青化砭、羊马河等战役战斗;是年7月,该部改称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
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统一全军番号和序列的命令,西北野战军改称第一野战军,第1纵队亦改称第1军,军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下辖第1、2、3师及军直属团,各师前身:第1师(原第358旅);第2师(原独1旅);第3师(原晋绥军区独7旅)。
第1军编成之后,第3师暂留山西参加太原战役,军主力参加了陕中战役;6月,太原战役结束后,第3师归建第1军。随即,第1军投入到西北战场,参与解放青海;9月,第1军留驻青海,遂行剿匪作战任务。
1952年6月,第1、3军合编为重装军,第1军军部为重装军军部,仍沿用第1军番号,军长黄新廷、政委梁任芥;下辖第1师(原第1、3师);第2师(原第2、8师);第7师(原第7、9师)。
1953年1月,第1军正式入朝,划归第19兵团战斗序列;6月,第1军参加了夏季进攻战役;朝鲜停战后,第1军继续在朝担负防守任务,直至1958年10月回国。
第1军回国后,军部驻防河南开封,隶属于武汉军区战斗序列。
1969年12月,中央军委统一全军番号序列,第7师改称第3师。
1975年,第1军与南京军区第20军对调,移防浙江湖州。
1984年12月,时任第1军军长傅全有率部开抵南疆执行两山轮战任务。
1985年5月,第1军结束两山轮战任务;随即,百万大裁军拉开了序幕;9月,第60军撤编,其所属各部与第1军进行合成集团军整编,调整情况如下:
第1师执行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编制;
第2师执行北方乙种师编制;
第3师执行北方乙种师编制;
原第60军181师(即皮旅)执行北方乙种师编制;
原第60军坦克第10师调归第1集团军;
炮兵第66师编为第1集团军高炮旅;
炮兵第9师调归南京军区直属。
1992年11月,炮兵第9师由上海警备区转隶第1集团军。
1996年10月,中央军委将14个乙种师转隶武警部队,改编为武警机动师。在此背景下,第2、181师脱离第1集团军建制,分别被改编为武警机动第2、181师。
1998年,中央军委进行体制编制调整,核心工作是“师改旅”,第1集团军也进行了调整:
第3师改编为摩步第3旅;
第1师改编为两栖机械化第1师;
坦克第10师改称装甲第10师,此为长江以南唯一的装甲师。
高炮旅改称防空旅。
2011年10月,装甲第10师拆分为装甲第10旅、机步第178旅。
2016年2月,南京军区撤编,第1集团军转隶东部战区陆军。
2017年4月,第1集团军番号停用,启用新番号第72集团军;组建后首任军长为朱晓辉,首任政委为王文全。
军改后以第1集团军为核心组建的东部战区第72集团军,仍然担负对台作战任务,72集团军下辖合成第5、10、34、85、90、124作战旅;陆航第72旅、防空第72旅、炮兵第72旅、特战第72旅、工程防化第72旅、勤务支援第72旅。
其中合成第5旅和合成第124旅这两支是合成化两栖部队。
两栖部队是一种能够在水陆两栖作战的部队,可以从海上或空中登陆敌方岸上目标。72集团军的两栖部队可以从浙江沿海出发,直接登上台湾岛,与73集团军形成合力。
【军史】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
【合成第5旅】该旅前身为贺龙在湖北洪湖一带领导创建的洪湖赤卫队,后称红4军。
1930年7月,红4军与红6军在湖北公安县合并组成红2军团,军团总指挥贺龙。
19321年初,红2军团缩编为红3军,军长贺龙,政委邓中夏,参谋长孙德清;原红2军、红6军分别缩编为红7师,红8师;由洪湖苏区的部队编成红9师。
1933年初,红3军整编为第7师(师长汤福林)、第9师(师长段德昌)和一个教导团(团长卢冬升)。
1934年10月,红3军恢复红2军团番号,和红6军团会师后统一行动。红2军团长贺龙,政委任弼时,副政委关向应,参谋长李达,政治部主任张子意;辖第4师(师长卢冬升),第6师(师长钟炳然)。
1935年11月,红2军团增编由地方武装改编的第5师,师长贺炳炎,政委谭友林。
1936年6月30日,全军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7月,红2军团、红6军团和红32军合编成红二方面军;红2军团改称红2军,军长贺龙,政委关向应;第4师师长卢冬升,政委李井泉);第6师师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第5师划归第32军建制。
1937年,红2军团融入红28军一部改编为八路军120师358旅,旅长张宗逊,副旅长李井泉。
1945年11月,358旅整编为西北野战军第358旅。
1947年改编为西北野战军第1旅。
1949年2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第1师。
1952年7月,第1军第1师与第3师合编组建第1军第1师。
1960年1月整编为陆军第1师。
1961年1月成为全军首批10个战备值班师之一。
1964年1月,步兵第1师第1团第6连被国防部授予“硬骨头6连”荣誉称号。
【军史】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

1985年9月,第1师整编为陆军第1集团军步兵第1师,执行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编制,下辖第1、2、3团;炮兵团;坦克团;高炮团。

1998年8月,第1师改建为两栖机械化步兵师保留第2团,第1、3团合编为第1团,坦克团改称装甲团。经调整,两栖机步第1师下辖:机步第1团、第2团、炮兵团、防空团和装甲团。

两栖机步师主要通过两栖装甲输送车与步兵战斗车部队、分队与两栖坦克部队、分队混合编组的方式,进而打造出多个两栖混合装甲突击群。此类突击群内的两栖坦克主炮具备火力射程远、威力大的优势。不仅如此,师级建制内的装甲战斗车辆尤为重视机动能力。

最为关键的是,装甲输送车和步兵战斗车可以背靠背互相支援,形成了长短结合、快慢互补、轻重兼顾的火力打击体系,可最大程度释放多兵种协同作战的体制编制优势。

2017年,两栖机械化第1师拆分出一部组成合成第5旅,划归72集团军;余部改编成合成第1旅,划归74集团军。

【军史】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

【合成第10旅】其前身为1967年组建的坦克10师,当时隶属于南京军区装甲兵建制。

1967年7月,总参谋部在《关于陆军师属坦克团集中编组问题的通知》提出,拟在长江南北两岸组织各组建一个坦克师,以提升我军战役战略机动能力。

在此背景下,南京军区装甲兵坦克第10师成立,时辖师直通信连、警调连、工兵防化连、运输连、修理连、卫生所、储备库)、坦克独立第4团及坦克自行火炮第284、286团,师长马筠贞,政委范振春。

1969年8月,坦克10师坦克独立第4团及坦克自行火炮第284、286团依次改称第37、第38、第39团。
此后十数年间,坦克第10师编制序列变化情况,也是根据形势需要不断调整。
1976年7月,坦克第10师成为南京军区直属队。
1978年10月,坦克第10师复归南京军区装甲兵。
1983年1月,坦克第10师交由第60军代管。
1985年百万大裁军,坦克第10师因第60军撤编而转隶第1集团军。
1998年,第1集团军进行了体制编制调整,坦克第10师改编为装甲第10师,装甲步兵团撤销番号,被拆分成3个机械化步兵营分别编入各个坦克团,坦克团改称装甲团;装甲10师下辖:装甲第37团,装甲第38团,装甲第39团和炮兵团。
装甲第10师是当时长江以南唯一的装甲师,其建制内的装甲38团则是我军第一个全军首批改装为新式国产水陆坦克的坦克团。
2011年装甲10师番号撤销,部队一分为二:一部分分编为第1集团军装甲10旅;另一部接收并入原60集团军所部178师分编为12集团军178机步旅。
2017年新军改后,第1集团军装甲第10旅转隶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改编为合成第10旅。
【军史】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
【合成第124旅】1946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将原安东军区安东保安纵队、原辽南军分区所辖部队,合编为辽南军区独立师,师长吴瑞林、政委林一山。
1947年8月,辽南军区独立师改称辽东军区独立第1师。
1948年3月,辽东军区独立第1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13师;11月,东野5纵13师改称第42军第124师,师长徐国夫、政委李辉;下辖第370、371、372团。
1950年10月,第124师随军赴朝参战,参加了第一、二、三、四次战役,涌现出“黄草岭英雄连”第370团4连)、“三八线尖刀英雄连”第372团4连)等享誉全军的英模单位。
1952年11月,第124师载誉归国,后组建师战车团。
1960年,第124师离开广东花县,移防惠州罗浮山下,“岭南雄师”由此得名。
1961年1月,第124师被中央军委明确为为全军首批战备值班师。
1970年10月,第124师承担对外开放任务(止于1983年10月)。
1979年2月,第124师随军参加对越反击战,歼敌2991人。
1985年,第124师执行南方摩托化步兵师,下辖第370、371、372团、炮兵团、高炮团。
1994年7月,第124师被列入全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
2002年2月,摩歩第124师改建为两栖机步师。两栖机步第124师组建之后,师部驻地仍在惠州罗浮山。
2017年新一轮军改,两栖机步第124师的血脉拆分为两支两栖合成劲旅:一支千里北上转隶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改编为合成第124旅;另一支留在了南部战区陆军第74集团军建制内。
【军史】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
【合成第34旅】前身部队为1945年11月成立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第16旅。
1945年8月13日,太行军区决定组建第3、第4支队;17日,又以第1、第4、第5、第6、第7军分区部分部队为基础,分别组建:
第1支队(又称韦(杰)支队);第2支队(又称石(志本)支队)和第5支队(又称秦(基伟)向(守志)支队);同时,组建第6支队。
1945年11月5日,晋冀鲁豫军区宣告以所属太行军区韦杰支队石志本支队秦基伟向守志支队,分别改编为第16、第17、第18旅,连同太行军区第6军分区机关及直属队组建为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第6纵队。
第6纵队司令员王宏坤,政委段君毅,副军长王近山、韦杰,参谋长张廷发,政治部主任鲍先志。
第16旅,旅长韦杰,政委张国传,副旅长宗凤洲,参谋长邢荣杰,政治部主任冷裕光;下辖:
第46团由原秦基伟向守志支队第1团改编;团长吴凤高政委郝培苗;该团是红军团队,其前身是1932年11月于湖北黄安重新组建的红25军第74师第221团;1933年10月编为第75师第224团;1934年12月编入第225团;1936年2月,第225团扩编为红25军第75师;抗日战争爆发后,红25军75师奉命改编为八路军115师第344旅第688团;194年2月,第688团与晋豫边支队合编为新1旅,改番号为新1旅第1团,隶属第129师建制,作为主力团担负机动作战任务;1943年3月,新1旅第1团改编为太行军区第5军分区基干第1团;9月改为第7军分区基干第1团;1945年8月编为秦向支队第1团。
第47团,由原韦杰支队第41团改编;团长安仲琨政委张振兴;该团的前身为1939年11月20日成立的平汉抗日游击纵队
第48团,由原韦杰支队第48团改编,团长刘朝望,政委张志;该团前身为1945年3月由河北磁县、武安基干团合编组成的磁武独立团。
1949年2月,第二野战军6纵队16旅改称第12军34师,下辖第100、101、102团,师长尤太忠。
1950年,因第102团留守西南,第36师106团调入第34师。该部涌现出了享誉全军的英模单位“王克勤排”。
王克勤是安徽省阜阳县人, 被国民党抓了壮丁,1945年10月,在邯郸战役中被我军解放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18旅52团1营1连机枪射手。
【军史】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
王克勤总结练兵、行军作战和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创造性地开展了思想互助、生活互助、战斗互助的“三大互助”活动,有效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1946年12月,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称赞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创造了新的光荣的范例”,号召全军部队普遍开展向王克勤学习的运动。他的“三大互助”带兵经验迅速在全军推广。

1947年7月10日,在鲁西南战役中,王克勤率领全排奋勇登城,负伤后仍坚持指挥战斗,因流血过多,于11日凌晨英勇牺牲。

1951年3月,第34师随军参加抗美援朝。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尔后,第34师随军参加上甘岭战役下半场,打得极为艰苦。大战过后,第106团改称第102团。

1954年4月,第34师奉命回国,驻防浙江金华,并随军担负华东军区赋予的机动作战任务。

【军史】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

进入六十年代,第34师100团2连副连长郭兴福,摸索出了一套立足于实战的教学方法,在全军引起巨大反响。

1985年9月,第12军进行合成集团军整编,第34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第101团奉命撤编。彼时,第34师编制情况如下:第100团(红军团);第102团(“王克勤排”所在单位);调入第103团(原第35师“襄阳特功团”);炮兵团。

1988年10月,第34师奉命从苏北移防皖东。

1998年,中央军委以五十万大裁军为契机,推行体制编制调整,34师整编为摩步第34旅,取消了团一级编制:

第100团团部调出与36师坦克团合编为36师装甲团;

第102团团部调出改编为合肥陆军预备役高炮团;

第103团团部调出改编为常州陆军预备役通信团,炮兵团团部撤销。

2011年12月,摩步第34旅升级为机步第34旅,成为了南京军区一面鲜艳的旗帜。

2016年2月,摩步第34旅随部转隶东部战区陆军。

2017年4月,第12集团军改编为第71集团军,摩步第34旅则编入第72集团军改编为合成第34旅。

【军史】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

【合成第85旅】由原31集团军86师257团与炮兵团合并组建。

1945年8月,鲁中军区部队奉命进行整编,组建了山东军区第3、4师及警备第1、2、3、4旅。其中,山东军区第4师,师长廖容标,政委王一平;下辖:第10团(原鲁中军区第4团);第11团(原第1军分区第10团);第12团(原第1军分区特务营、泰北独立营、莱芜县大队合编而来)。
第4师组建之初,时属鲁中军区,后划归山东军区。
1946年9月,第12团改建为鲁中军区炮兵团,鲁中3分区第12团调入第4师。
1947年2月,鲁中4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22师,孙继先、政委王文轩;原辖各团改称第64、65、66团。
1948年11月,8纵24师70团调入第22师,成为华野为数不多的“四团制”师。
1949年2月,华野8纵24师改称第26军第76师,师长高文然、政委曹普南;原辖各团依次改称第226、227、228团;同期,第70团调归第77师改成第231团。
解放战争时期,第76师及其前身部队转战华东,在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中被野司当主力师来使用。整个解放战争,第76师歼敌6万余人。
1950年11月,第76师随军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隶属于第9兵团战斗序列。在朝期间,第76师先后参加第二、四、五次战役以及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和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
1952年6月,第76师奉命随军回国,驻防胶东半岛。
1961年1月,第76师迎来师史上的一大高光时刻:被中央军委确定为全军首批10个战备值班师之一
【军史】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
1964年,第76师参加全军大比武,第227团团部作训股参谋宋世哲,使用56式半自动步枪,40秒内打光40发子弹,应声击倒40个钢板胸靶。尔后,毛主席拿着宋世哲的56半瞄准了一番,这也是成为毛主席难得的持枪瞬间。
1969年10月,第76师奉命转隶福州军区,划归江西省军区建制;12月,第76师改番号为第88师。
1975年4月,福州军区为充实第29军战力,将第88师调入该军,并改称第86师。同期,第86师调离江西。
1985年9月,第29军奉命撤编,第86师转隶第31集团军,并执行南方甲种步兵师编制
进入九十年代,第86师再添殊荣,被中央军委确定为应急机动作战部队。
1998年,第86师经历体制编制调整之后,下辖第256团、第257团、炮兵团、高炮团、装甲团由第258团、第27集团军第79师坦克团合编而来)。
2016年2月,第86师随军转隶东部战区陆军。
2017年4月,第86师在新一轮的军改中拆分为两个合成旅,分属第72、73集团军;257团与炮兵团合编组建合成85旅划归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序列

【军史】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

【合成第90旅】第31集团军91师272团。其前身是组建于1940年11月山东纵队第2旅独立团。
八路军山东纵队是1938年12月,由山东各地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组建的游击队合编而成的,总 指 挥张经武,政委黎玉,参谋长王彬,政治部主任江华。
1940年11月,由原山东纵队第2、第9支队合编组成山东纵队第2旅,旅长孙继先,政委江华,副旅长刘海涛,参谋长刘国柱,政治部主任孔繁彬。
1942年,山东纵队第2旅独立团改编为滨海独立军分区独立团。
1943年3月,由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独立军分区和115师教导第2、第5旅组成滨海军区,司令员陈士榘任司令员,政委符竹庭;隶属八路军山东军区。下辖;
第4团,以教导第2旅第4团与教导第5旅第15团、滨海军分区第5团各一部合编。
第6团,以教导第2旅第6团与教导第5旅第15团一部、滨海军分区特务连合编。
第13团,以教导第5旅第13、第14团和旅直一部合编。
警备团,由原滨海军分区独立团与日照县大队合编。
1945年8月,滨海军区警备团改编为山东军区警备第10旅19团。
1946年7月,该团随所在分区划归胶东军区建制,随之改称胶东军区滨北军分区独立1团。
1947年2月,该团在山东掖县编为胶东军区第6师16团。
1947年8月,该团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37师110团。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13纵110团奉命改称第31军91师272团
1985年9月,第272团编为第31集团军步兵第91师272团。
2017年,第272团改编为第72集团军合成90旅。
【军史】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

【特战第72旅】2017年,中央军委将老牌特战旅和新编的一批特战旅,编入了新组建的13个集团军。新编特战旅的来源,主要是作风优良、训练扎实的传统步兵。

13个集团军编制序列中特战旅的代号情况,如下所示:

东部战区陆军

第71集团军“中野虎师”特战旅;

第72集团军“霹雳”特战旅;
第73集团军“东海飞龙”特战旅;
南部战区陆军
第74集团军“南国利剑”特战旅;
第75集团军“丛林猛虎”特战旅;
西部战区陆军
第76集团军“雪枫”特战旅;
第77集团军“西南猎豹”特战旅;
北部战区陆军
第78集团军“血狼”特战旅;
第79集团军“雄狮”特战旅;
第80集团军“雄鹰”特战旅;
中部战区陆军
第81集团军“猎豹”特战旅;
第82集团军“响箭”特战旅;
第 83集团军“猛虎”特战旅。
特种作战不同于其他作战方式,属于体系支撑下的精兵行动,受战略战役指挥员直接指挥,能够在非常规时空环境下,执行敌后渗透、侦察作战、斩首、夺控机场等任务,集侦察、突击、攻占于一体,以“四两拨千斤”的手段达成战略战役目。
特战旅的“特”,顾名思义体现在优势资源特别集中、训练方式特别苛刻、武器装备特别精良,具备强大的三栖作战能力。
特战旅健儿需要掌握多伞型空降、无引导机降、武装泅渡、蛙人渗透、全地形狙击、攀岩、捕俘、野战生存等科目训练,务必做到“空中鹰、陆地虎、水中龙”。
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特战第72旅,前身部队是“南京路上好八连”所在的上海警备区特务团。
【军史】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
南京路上好八连前身系1947年8月在山东莱阳成立的华东军区特务团四大队辎重连不久改番号为华东军区警卫旅特务团1营1连。
1949 年上海解放后,由于城市警卫工作的需要,连队被上级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调至上海繁华的南京路上,改编为华东军区警卫旅特务团3营8连,担任南京路上的巡逻执勤任务。
1955年4月,改番号为南京军区上海警备区特务团3营8连
【军史】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
1963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3营8连“南京路上好八连”称号;5月5日,“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大会在上海军人俱乐部大礼堂隆重举行。
这是新中国成立 14 年来,第一次给一个和平年代的连队命名
1982年1月4日,新组建的上海市武警总队一支队十中队奉命接替“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勤务,进驻南京路。
“南京路上好八连”奉命改编为上海警备区特务团8连。随着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务团又改编为特种警备团。
2017年初,特种警备团整体转隶原第1集团军改编为特战旅;随着原第1集团军的改编,特警团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第72集团军特战旅。
【军史】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
东部战区存在的一个主要任务实际上就是收复台湾,这一点从东部战区的海军配置中就能得到佐证。
东部战区舰队配备了2艘075型两栖攻击舰和3艘071型船坞登陆舰,是三大舰队里两栖攻击能力最强的一支,可以说是为夺岛作战量身打造的。
随着台海形势急转直下,台湾当局在谋独路线上已经无法回头,美国及其亚太军事盟友也有意利用台海问题遏制中国,和平统一的大门很可能已经关上,解放军必须做好武力解放台湾的准备,并在与美日台等假想敌的直接军事冲突中取得胜利。
一旦统一之战爆发,海军舰艇将迅速把三个集团军投入到两栖作战当中,尤其是72集团军和73集团军,这两支作战单位都是针对两栖作战特别强化过的力量,不但装备有大量的两栖作战装备,还有着和海军陆战队协同作战的丰富经验。
在72和73集团军成功建立滩头阵地以后,71集团军将作为夺岛作战主力被运送到陆地上。71集团军其任务将是撕开台军在岛上构筑的防线,因而拥有极为强大的攻防能力
当然收复台湾不会是东部战区的独角戏,南部战区就是我国为收复台湾准备的第二支夺岛力量,尤其是下辖的74集团军,同样也对部队的两栖作战能力进行了特别的优化。
由于台海作战主要依靠的是海空力量,地面作战靠东南两个战区的四个集团军已经完全能够胜任。即便情况出现意想不到变化,还有枕戈待旦的中部战区第83集团军作为预备力量,其设立的目的就是在特殊情况下支援东南西北四个战区的作战任务。
【军史】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息陬孔猛):【军史】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

(浏览 20 次, 今日访问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