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网
粟裕大将军旧照
一 、生平
粟裕(1907~1984),男,侗族,湖南会同人。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历任红军连长、营长、支队长、师长、军参谋长、师政委、军团参谋长。1935年2月,任挺进师师长,和政委刘英一起率部入浙开展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苏中军区、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华东军区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革军委副总参谋长,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84年2月,在北京逝世。
二、领袖赞语
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毛泽东
(出处:《粟裕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第779页)
粟裕除了是整个战役的主将之外,还是此次战役的最初提议者。是他向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展开淮海战役这一建设性意见,也是他提出整个战役的统一指挥体制。
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毛泽东
(张雄文的《名将粟裕珍闻录》, 北岳文艺出版社。)
1997年5月,原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中央书记处政治秘书室主任、毛泽东生前身边工作人员师哲在接受电影《佩剑将军》《张思德》的编剧石征先时说:“1961年9月,毛主席接见蒙哥马利元帅。蒙哥马利称赞毛主席是高明的军事家,用兵如神,特别是淮海战役不可思议。毛主席很谦虚,说‘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他也是我们湖南人’。”……十一年后,这个谈话的原始记录被资深研究人员发现在中央档案馆的外交类文件里。
三、在遂昌的活动过程
1935年3月,粟裕、刘英率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入浙江开展游击战争,策应长征。5月,进入遂昌活动。7月,师部进驻王村口,中共王村口区委建立。8月,王村口一带普遍建立苏维埃政府、游击队、农会、妇女会、儿童团等革命组织。挺进师将士的足迹踏遍遂昌大地,遂昌成为方圆百里的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1935年9月19日,国民党当局抽调以18军为主力的7万大军向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挺进师采取“敌进我进”方针,开展反“清剿”:第二、第五纵队和地方游击队在根据地内开展自卫战;其余各部跳出敌人包围圈,挺进敌后,吸引、调动、牵制敌人。但因兵力悬殊,革命根据地遭血洗,王村口失守。在反“清剿”斗争中,粟裕率部又创建了以遂昌县门阵为中心的遂(昌)宣(平)汤(溪)游击根据地,并成立中共宣(平)遂(昌)汤(溪)工作委员会。
1937年10月,挺进师在门阵与遂昌县当局举行合作抗日谈判,达成协议。挺进师三年游击战争结束。
四、在遂昌留下的主要故事
姚岭战斗
姚岭村位于遂昌县湖山乡与蔡源乡交界处,海拔730余米,东北面水路顺畅,西南面九龙山支脉重峦叠嶂,山高路陡,地势险要。
1935年5月24日,粟裕、刘英所率的挺进师主力和黄富武等所率的挺进师一部会合于该村。他们见该村的地形十分适宜红军机动迂回,便决定在此发动群众,并作短暂休整。
围追堵截挺进师的国民党武装,得知红军集结于姚岭,认为这是难得的机会,立即调集4个保安团、11个保安队、1个税警团,并集结当地地主武装,由蒋志英、陈式正统一指挥,分四路向挺进师包围“进剿”。
在国民党军向姚岭合围之时,挺进师的侦察员和朱宗洪、应子棠等当地交通向导,已迅速侦明国民党军的行动。挺进师总结了前一段时间对付保安团队的经验,决定兵分南北两路,趁国民党军尚在运动中,利用姚岭的有利地形,抢先一步跳出包围圈,黄富武部向南挺进,在中心区内开展活动,粟裕、刘英率主力向北挺进,转入国民党军后方,牵制和打击国民党军,直接威胁汤溪、金华等县,将国民党武装调出中心区。
24日夜,挺进师由朱宗洪、应子棠等带路,借助错综复杂的山路,分南、北两路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包围圈。同时,留下一个小分队,借助地形和夜幕,诱使国民党军自相展开火拼,然后迅速撤出,追赶主力部队。
葛程伏击战
1935年7月底,“浙南剿匪指挥部”调派浙江保安独立营驻扎在龙泉县上田村,其机枪连进驻到遂昌县坝头村(现属垵口乡),并纠集土豪劣绅、地痞流氓组织“剿共义勇队”,企图切断驻扎在葛程、林山头(现均属垵口乡)与驻扎在王村口、关塘、枫坪一带的红军之间的联系,伺机进攻红军和游击队,杀害游击队员和农民积极分子。
国民党军认为,红军能在葛程开展游击根据地建设,搞得那样红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葛程群众的支持。因此,一直想向葛程苏维埃政府和游击队开刀。8月初,该连田连长指派坝头村的谢某到葛程一带探听红军情况,欲趁红军主力不在进行偷袭。
谢某一到葛程,马上引起了葛程游击队的警觉。游击队员翁廷璋即以上山砍柴为掩护,赶往松阳县小吉村,向正在小吉开会的粟裕等报告了情况。粟裕等分析认为,国民党军确有偷袭葛程之企图,若抓住这一机会,狠狠打击国民党军,可有力地保障和推进根据地的建设工作。是夜,粟裕亲率红军挺进师第九、第十三支队和地方游击队,经龙虎坳迅速赶赴葛程,设下三面埋伏,等待国民党军偷袭。
驻坝头的国民党军得知葛程没有红军驻防,自以为得计。次日凌晨,国民党军及“剿共义勇队”百余人,兵分三路气势汹汹地扑向葛程。
当国民党武装进入葛程后,即陷入了红军和游击队的三面埋伏之中,遭到了迎头痛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红军和游击队打得国民党军狼狈逃窜,击毙击伤国民党军10多名,缴获机关枪一挺、步枪20多支。
接着红军和游击队又在村口独山殿召开群众大会,并处决了暗探谢某。一些不知内情、相信迷信的群众,开始还以为是村里的“华光大帝”显灵,才免除了一场大灾难,否则又不知有多少人要遭殃,多少人头要落地,多少房屋要被烧毁。事后才知道是军民一条心,才免除了这场灾难。
八一示威大行动
挺进师在浙西南创建游击根据地,等于在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后院修筑了革命堡垒,为此,国民党浙江省当局在遂昌设立了“浙南剿匪指挥部”,将浙江保安团队大部兵力部署在遂昌、松阳之西南及云和、龙泉之西北地区,“进剿”挺进师。
为了保障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工作,把国民党武装调出中心区域,粉碎国民党浙江省当局的“进剿”计划,1935年7月25日,挺进师政委会在王村口蔡相庙召开会议,决定主动出击,开展八一示威大行动。29日,挺进师在王村口天后宫举行八一誓师大会,刘英作动员报告,粟裕部署军事行动。会后,挺进师袭击了衢州、龙游等地的大小城镇19个,缴获长短枪100多支、轻机枪2挺,扩充红军新战士400余人,极大地推动了游击根据地建设和革命形势发展。
智取王村口
1936年6月,“两广事变”之后,蒋介石把原在浙江对付红军挺进师的第十八军调往湖南。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根据这一有利形势,决定恢复浙西南游击根据地。
粟裕率部首先消灭了驻龙泉住溪的敌军。随后,准备进占王村口。此时,王村口不仅有警察分局、地主武装,还驻有国民党军的一个连,在通往王村口的各交通要道都筑有碉堡,有驻军。当粟裕率部收复住溪后,王村口的国民党武装立即加强布防。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拿下王村口,真比虎口拔牙还要难!粟裕在综合分析各种情况后,决定智取王村口。
6月20日深夜,粟裕指挥大队红军避开王村口,绕道来到了龙洋乡独口村附近。在那里,红军缴获了国民党军哨兵的枪支,特意让哨兵发现了红军在向衢州方向开拔的“秘密”,又让哨兵逃回了王村口。王村口的国民党驻军得知红军已经开向衢州时,顿觉如释重负,各自逍遥去了。
按照粟裕的部署,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抄山间捷径,于21日黎明前又回到距离王村口只有十几公里的龙口村等待时机。天公作美,8点多钟,龙口和王村口一带天昏地暗,大雨即将来袭。红军趁此时机,按照计划分三路行动:一路夺取白鹤尖碉堡、步哨;一路由高山绕金岭山巅,抄出方家弄,控制咽喉地段宏济桥;另一路从白鹤尖直下包围王村口镇,夺取潘山头碉堡。倾盆大雨中,国民党武装还未弄清是怎么回事,就已经被红军打得溃不成军,红军却无一伤亡。
粟裕生平
门阵国共合作抗日和谈
1937年4月,粟裕率部活动到遂(昌)宣(平)汤(溪)边区,与谢文清率领先期活动至此的部队会合,建立了以门阵村为中心的根据地,开展反“清剿”斗争。
9月17日,闽浙边临时省委在浙南和国民党闽浙赣皖边区主任公署达成合作抗日协议。和闽浙边临时省委失去联系的粟裕部虽然不知道此情,但听到“共产党投降了,红军被收编了”之类的传闻,他结合中共一贯坚持的“团结抗日”的主张,敏锐地觉察到国共要开始第二次合作。
为此,他指派刘亨云率部调查。刘亨云率领数名指战员,穿上缴获的国民党军装,化装成在山区“剿共”的国民党军,大摇大摆地开到龙游县溪口镇,通过镇公所打电话询问县政府官员:报纸上说“朱、毛红军投降”了,现在要全力抗日,是真的还是假的?究竟是国共合作,还是“朱、毛投降”?部队要了解真实情况,以便向士兵进行教育。对方回答说:现在国共合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要开赴前线抗日了……
粟裕获知国共合作抗日后,迅速集中部队,进行动员教育。同时化名苏群致函国民党遂昌县当局,发出《国共合作抗日建议书》,要遂昌县当局派代表与红军举行合作抗日谈判。
9月18日,国民党遂昌县当局复函红军领导人,要求红军派全权代表到离县城5公里的金岸谈判。粟裕等识破对方欲收编红军的阴谋,与之针锋相对,坚持要遂昌县当局代表到门阵谈判。
10月14日8时,国民党遂昌县当局代表朱镇山抵达门阵。粟裕派谢文清、刘清扬与朱镇山在门阵村一农户家中举行谈判。朱镇山奉命要求红军下山进城,想对红军招抚收编。谢文清、刘清扬义正词严地表示,为了共同抗日,挽救国家、民族命运,红军既往不咎,愿意同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和平谈判;但是,合作不是投降,改编不是收编,双方是平等的合作,要保持红军的独立性,红军决不进城。同时向朱镇山提出,部队将到浙南根据地集中整编,然后开赴前线抗日,沿途不得为难;既是合作抗日,红军早已停止打土豪,当局应该为红军补充弹药、给养。在红军真诚抗日行动的感召下,经过谈判斗争,双方达成合作抗日协议。并商定红军赴浙南沿途,以上红下白二尺正方旗为识别旗帜。15日上午7时,朱镇山向红军指战员作临别赠言,共同高呼抗日口号,然后离开门阵返回县城。
至此,挺进师在浙江坚持三年之久的游击战争,终于以赢得合作抗日新局面而胜利结束。
两代将军33载接力为门阵开通致富路
20世纪80年代初,在粟裕大将的亲自过问下,门阵村至金华的公路修通。
2008年,门阵、岭根等村的几名村干部在北京拜见了粟裕的夫人楚青、儿子粟戎生(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反映了门阵、岭根老区群众要求通路的愿望。当年年底,粟戎生将军就给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赵洪祝写了信,希望地方政府能为门阵老区人民继续修路,这引起了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重视。
在多方的努力和支持下, 2011年1月,云峰街道墩头村至门阵公路开工。2013年9月,公路路基完成。2015年2月底,公路路面浇筑完成。2015年7月6日,公路试通车。新通车的公路全长25.75公里,按准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4.5米,路面宽4米,总投资3600万元。11月12日,门阵村通往遂昌县城的公路正式通车。粟裕大将之子粟戎生、粟寒生参加了通车典礼。粟寒生的女儿粟莉题写下“胜利之路”4个字赠送给门阵村。粟戎生将军在通车典礼上饱含深情说:“过去,老区人民对游击队的支援,让红军和浙西南地区人民建立起了血肉的联系,我和父亲一直珍视和怀念这份感情,一直想报答这里的人民,所以才一直多方呼吁帮助这里的人们修路。这次来,我来就是为父亲还愿。现在路通了,老区人民还要继续艰苦奋斗,才能真正走上这条富裕的胜利之路。”
亲属情况
夫人:楚青,原名詹永珠,出生于1923年3月,祖籍江苏省扬州市。父亲詹克明是一位银行家。1941年,18岁的楚青与34岁的粟裕在新四军司令部结为终身伴侣。2016年2月21日上午10时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其善于写诗。1985年4月5日,其赴遂昌王村口月光山奠扫粟裕同志英灵,成诗二首,以谢王村口父老乡亲。
(一)山色迷蒙云雾里,清溪曲折万松中。一村老幼扶携出,月光园内仰遗风。
(二)当年鏖战此山中,热血染得乌溪红。鱼水相依深情在,浩气长存月光峰。在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举办的纪念粟裕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她又赋诗5首。
长子:粟戎生,1942年出生,1961年参加解放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系学习。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99年晋升为中将军衔。1993年1月至1998年8月任第24集团军长。1998年8月至2006年1月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2006年1月退休。在45年的军旅生涯中,他从抗美援越的南疆到“反修”前哨的北疆,再到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他经历了和平时期战火的洗礼和考验,在工作中结合部队建设和作战训练实际,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并获得国家专利技术10余项。《沙场点兵》电视连续剧中,军区副司令员的原型就是粟戎生。
次子:粟寒生,1947年出生,1968年初参加解放军,从事海上舰艇作业,曾在海军服役多年,后转业至交通部、中国远洋公司,曾任远洋公司副经理。现任中国少数民族福利基金会监事会会长。近年来,多次来遂昌为其父扫墓。本次纪念活动其代表粟裕亲属参加。
女儿:粟慧宁,陈毅之媳,陈小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