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前,1992年4月22日,康克清同志因病逝世,终年81岁。
一、逝世与临终遗志
- 逝世背景:康克清晚年身患重病,但在弥留之际仍心系国家事业,尤其关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 临终遗嘱:据记载,她临终前留下“我什么都不要”的六字遗嘱,展现了一生清廉、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革命与建设事业贡献
- 革命生涯:
- 14岁投身革命,1928年加入红军并参与井冈山斗争,长征中三过草地、数跨雪山,以坚强意志克服极端困难。
- 长期担任妇女工作领导职务,提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妇女走上解放道路”的论断,并撰写相关理论文章。
- 建国后工作:
- 推动成立托儿所、开展妇幼卫生运动,降低儿童死亡率;1960年协调将2000多名孤儿送往内蒙古抚养,获周恩来高度评价。
- 1980年代表中国签署《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推动中国妇女事业国际化。
三、历史评价与精神传承
- 个人品质:被评价为“信念坚定、忠诚于党和人民”,无论身处战争逆境还是和平年代,始终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社会影响:作为新中国妇女儿童工作的开拓者,她提出的“四个现代化需要妇女,妇女需要四个现代化”等号召,至今仍具指导意义。
- 家庭风范:作为朱德夫人,她严格教育子女,拒绝为触犯法律的朱德孙子脱罪,体现原则性。
四、纪念与缅怀
康克清的逝世引发广泛悼念,其历史贡献被总结为“思想风范和道德情操永远值得学习”,她的形象至今仍被亲切铭记。
(浏览 6 次, 今日访问 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