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野战军红色公函惊现,革命密语待解

近日曲周博物馆征集到一份1946年9月由晋冀鲁豫野战军五十四团团长卢彦山、政委李少清等人写给涉县县长的公函,见下图:

公函原文如下:

涉县县长勋鉴:

迳(敬)启者,敝部此次陇海径数十天自卫反击战役,在政府与人民帮助之下,获得了辉煌胜利。山东菏泽大杨虎村,我部为扭转战局与保卫解放区一仗,我部干战负(付)牺牲代价。独贵县我清名字数二十五人,只将牺牲名单一并奉去,挂彩的不在其内。望贵县政府接函拆看后,给各区去示,对牺牲干战家属进行抚恤优待,对挂彩的干战家属进行安慰。除此之外,希贵政府严督各区府干部立即向家属劝解,暂不来冀鲁豫搬运尸首,以免路途遥远,耗费我民主根据地的财物。

专此致函,斯为至盼。

五十四团团长卢彦山、副团长余辅坤、政委李少清、参谋长颜乐兴、主任霍宗岳、副主任于新民(加盖印章)。

九月十二日。

这封公函大致意思是这样:我们离开涉县几十天,到山东菏泽大杨虎村(大杨湖)打了一个大仗,取得了辉煌胜利(史称定陶战役)。战斗中来自涉县的干部战士牺牲了25人,名单附后,要求涉县县政府进行抚恤安慰,不要让家属到这里搬运尸首。

1946年9月,菏泽大杨湖村是定陶战役(大杨湖战役)的主战场。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此与国民党军激战5天,卢彦山带领54团奋力拼杀,与兄弟部队一起共歼国民党军1个整编师师部、4个旅共1.7万余人,扭转了解放区南部战线的被动局面。

祝永兴(1917—1995) 曾用名卢彦山,湖北红安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参加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和直罗镇,榆林桥等战役战斗。抗日战争时期,任排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团长。参加“平型关大战”,“百团大战”,“五一反扫荡”,“反铁壁合围”以及“沙河伏击战”,“香城固战斗”等著名战役战斗。

开国大校卢彦山
开国大校卢彦山

1941年卢彦山受党派遣到冀豫接壤地区的磁县领导抗日工作,后任抗日义勇军第五团团长,该团曾一度驻扎在磁县白土镇大水头村。

2024年国庆节后,曲周博物馆馆长李治山应邀到磁县白土镇大水头三街进行实地采访,考察了义勇军五团团部旧址,时任团长的卢彦山在这里驻扎了一段时间,如今房屋和室内地道保存基本完好;李治山还考察了村里的烈士纪念亭,采访了卢彦山驻扎时房东的后人。

义勇军五团团部旧址
义勇军五团团部旧址

2024年春天,卢彦山子女到大水头三街五团旧址、烈士亭等处考察,追忆父亲。

卢彦山儿子卢中原、女儿卢京莉在大水头三街考察
卢彦山儿子卢中原、女儿卢京莉在大水头三街考察

卢彦山在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团长,副旅长,副师长等职。参加“上党战役”、“平汉战役”、“豫西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成都战役”和四川剿匪。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63军189师师长,唐山军分区司令员,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章荣誉章各一枚。1981年按正军职离休。1995年在北京逝世。

过封公函的发现,为我们研究邯郸革命史、研究定陶战役、研究卢彦山提供了重要文献资料!

(浏览 8 次, 今日访问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