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在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在新中国成立的第75周年之际,我们不能忘记为新中国建立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军人。
在衡水市故城县就有一位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中小李子原型人物,现已101岁高龄的从抗日战争走来的老八路李林昌老人,一位有着81年党龄的老党员。老人家虽年过百岁,但头脑清晰,身体硬朗。岁月悠悠,好多事情老人家已经记不清了,但提及80多年前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一次次冒死打入敌人内部,与敌人周旋锄奸和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杀敌的经历,依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李林昌1923年生于河北省高阳县张庄村。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到处烧杀抢掳。1938年,年仅15岁的李昌林带着对侵略者的家仇国恨加入任丘县抗日武装。1940年在安平博野根据地参加了由聂荣臻贺龙领导的晋察冀抗日武装部队。1942年,冀中九分区组建了敌后武工队,李林昌在任丘、高阳、安平、清苑、蠡县、博野、安国一带发动群众,深入敌后摸敌情,除汉奸,打游击战。
战争年代,李林昌参加大小战斗数十次,既有与敌人斗智斗勇,也有正面迎战杀敌,都能以其惊人的胆量和灵活机动战术完成任务,屡立战功,多次受到嘉奖。1943年李林昌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李林昌有三次英勇“牺牲”又神奇的活过来,可谓九死一生。
第一次是1942年,日寇集中兵力对冀中平原进行“五一大扫荡”,时任任丘县抗日游击大队班长的李林昌接到突围命令后,和战友突破敌人封锁线。在蠡县一个村庄通知百姓疏散转移,大部分群众转移后,他和两个战友被堵村中,藏进一村民地道,被狡猾的敌人发现,便往地道里扔毒瓦斯罐,李林昌被毒昏,后被村民救治苏醒过来。
第二次是1943年,李林昌在天津和北京之间南部的霸州胜芳镇小王庄攻打敌人四层的炮楼。李林昌身先士卒攀爬天梯攻打敌人炮楼时,天梯被炮楼上敌人掀翻。李林昌从十几米高处摔落地面,磕掉了三颗牙齿,不醒人事,战友们都认为他牺牲了,后经过抢救奇迹生还。
第三次是1947年,担任晋察冀第3纵队32团1营3连1排排长的李林昌随部队到望都县的刘家沟村执行任务。全营300多人深夜突击挖了一条长近400米坑道,国民党军从保定出动一个美式装备机械化师赶来,欲全歼我部。敌人8辆坦克车并行向我军轰碾压过来,我军在战壕里顽强迎击。李林昌带领1排战友向坦克投掷的手榴弹,战斗异常激烈,3连官兵牺牲巨大。战斗中,李林昌被坦克碾过头部,昏迷2天后又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李林昌常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我是幸存者,我的好多战友在一次次的战斗中牺牲了,他们好多才只有十五六岁。那段历史我永远难忘,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用无数先烈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啊。”

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抗日战争,1945年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石家庄解放后,李林昌被调入华北军政大学参加集训从事连以上战俘工作;北京解放后,又调入北京市防空司令部任管理员。全国解放后,1950年他被编入海军部队,调到青岛任观察通讯连连长。后历任团参谋长、团后勤处长、雷达汽车队主任等职。
1958年李林昌响应上级号召,带着妻子孩子转业来到山东省武城县(旧城)任武装部部长。1964年,山东与河北以运河为界划分省域,李林昌到河北省故城县建国供销社工作,后调任武官寨油棉厂。1966年调故城县郑口油棉厂,先后任保管员、运输科长、厂长等职。
李林昌作为屡立战功的军人,解放后,无论是在领导岗位上,还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从不以功自居,而是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秉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展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风范。他离休后,桑榆生辉,发挥余热,团结群众,助人为乐,帮助孤寡残疾弱势群体,深受人们敬重。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发展工业、农业、国防、科技,搞好四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全面脱贫,实现小康生活,人民过上了好日子,祖国越来越强大,我感到很欣慰很幸福。”李林昌深情地说。
李林昌个人信息
姓名:李林昌
出生日期:1923.03
入党时间:1943.02
参加工作时间:1938.08
工作单位:故城县供销社
离休时间:198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