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玲

2023年,红岗村一户村民盖房子挖地基的时候,挖出了一枚82迫击炮弹。在此之前,无论是红岗村的村民,还是牛分岭的村民,都曾在村外山洞里挖出过手榴弹,应该是兵工厂留下的。当年,由于条件有限,晋察冀军区工业部六连、七连就把村外的山洞当做仓库,盛放原材料和成品。


曾被七连用作仓库的山洞(牛分岭村)(张田喜拍摄)
七连有几十箱蚕丝,如此贵重,藏在哪合适呢?
经过勘察,七连决定存放在铜锣寨山上。
铜锣寨,海拔560米。巍峨耸立,傲视群山。站在山顶,月明山、凤凰山、葫芦汪东山(郎家庄南山)、(阶岸)鸡冠寨尽收眼底。山顶平坦如砥,便于盖房修屋。更奇妙的是接近山顶处有一石室,当地村民称之为石堂。高数米,空旷而干燥,能容百人,从山下望去,却是一道山缝,人在石室活动,不易被发现,因此,铜锣寨成了古代山贼占山为王的首选。山顶石头上至今留有竖过旗杆的孔洞和舂米用的碓臼窝。

石堂(王佳楠拍摄)

平坦如砥(张文玲拍摄)

山顶远眺(张文玲拍摄)

碓臼窝(张文玲拍摄)

孔洞(张文玲拍摄)

孔洞(张文玲拍摄)

石堂里的孔洞(张文玲拍摄)
山顶南侧留有古代山贼依山而建的堡垒,负责看守的八路军战士可以借此居高临下,打击敌人,正所谓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从牛分岭到铜锣寨,隔着几座山岭,一旦驻地被“扫荡”,储存在石堂里的物品丝毫不受影响,不会落入敌手。

通往山顶的第一道堡垒(张文玲拍摄)

通往山顶的第二道堡垒(张文玲拍摄)
于是,七连就把大量的硫磺和几十箱蚕丝搬到了石堂里,石堂成了藏兵洞。

在铜锣寨山上看鸡冠寨和三尖梁(张文玲拍摄)

在铜锣寨山上看鸡冠寨(张文玲拍摄)

石堂里的山洞(张文玲拍摄)

表盘(张文玲拍摄)
照片上方方正正的那块白石头,村民称之为表盘。晴天时,阴影把白石头都盖住时,正好中午十二点。过去,村民买不起手表,在地里干活时就依据表盘判断时间。
20世纪60年代,一位干部曾经跟着县极领导石彭寿来铜锣寨视察,触景生情,赋诗一首:“有块钟表挂山前,表盘白印在中间。阴影盖完十二点,十里八村看时间。”

节选自方敏撰写的《晋察冀军区工业部的材料供应工作》,文章选入《晋察冀边区军事工业》(1988.6)及《晋察冀根据地军工史料》(主编方敏)(1993.12)